正文 第4章 挽救幹部是我們的天職(1 / 2)

懲處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教育和挽救幹部是我們的天職。這是王瑛在係統內部經常講的一句話。

3.24案件結束了,柳昆也因此又一次出了名。柳昆的第一次出名是在10前那次“打黑除惡”的“嚴打”鬥爭中。當年,柳昆剛剛加入公安隊伍,初生牛犢不畏虎,在“嚴打”鬥爭中他入龍潭,闖虎穴,屢見奇功,成功地端掉了南江人談虎色變的“黑幫”團夥,黑幫老大從監獄裏傳出話來:我出來的那一天,就是柳昆下地獄的那一天!

犯罪分子恨之入骨,人民群眾歡欣鼓舞。黑幫團夥滅亡那天,全城百姓奔走相告,彈冠相慶,在大街上燃放鞭炮,為英雄喝彩,為“魔鬼”送行。

打黑除惡,功不可沒,柳昆一時間成了南江人民崇拜的英雄。也是因為那次出色的表現,33歲的他被破格提升為縣公安局副局長——南江縣最年輕的副局長。英雄不提當年勇,柳昆的這一次出名遠比不上第一次那麼風光,而且是威名掃地。作為負有直接領導責任和弄虛作假執法犯法的局領導,柳昆被撤銷了副局長的行政職務。

柳昆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紀委調查組開始調查時,柳昆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架勢,根本沒把調查組放在眼裏。他心存僥幸,認為公安部門辦案嚴絲合縫,無懈可擊,自信能蒙混過關。柳昆的另外一個錯覺是,這起案子,涉及公、檢、法、司4個執法部門,已成鐵案,不可能翻案,紀檢部門隻不過是走走形式而已,不可能和政法部門對著幹。見紀檢部門較真了,柳昆又產生了較大的抵觸情緒,不停地製造障礙,使調查工作一次次陷入困境。

一場調查與反調查的鬥爭劍拔弩張地進行著,一場僥幸過關和抗拒從嚴的心理鬥爭激烈地衝撞著。

破案阻力越大,越說明3.24案後麵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王瑛頂著來自外界和內部的種種壓力,迎難而上,決定從當事人柳昆入手,各個擊破,沒有結果,決不收兵!

“柳昆,你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不是不犯錯誤的人,而是犯了錯誤能承認錯誤認識錯誤並改正錯誤的人。”

“柳昆,你年輕有為,也有過輝煌的業績,曾得到過組織的肯定和提拔重用,這是你的過去,可你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過日子,有功則獎,有過則罰,這就是我們的黨性原則。”

“柳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做對了的一定堅持,做錯了的一定改正。”

“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是一個講誠信的人,對黨要有誠信,對民要有誠信,對人對己都要講誠信。”

“所謂的講‘義氣’,不是共產黨人的品質,你的作為看上去是維護小集團利益,實際上是放大了的個人主義,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既破壞了黨紀黨規,又損害了執法機關的形象,要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