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戰國史之智計天下36(2 / 3)

李倩進宮的日子終於到了,當晚,除了柳下拓外,徹夜無眠的不知有幾人,知道第二日中午,楚王的賞賜到了春申君府,眾人才齊齊鬆了一口氣。

事情至此,算是告一段落,柳下拓知道,該是為春申君提出下一步計劃的時候了,如果這麼做,春申君暗中奪位的事情,能用上他的地方並不多,等待李倩誕兒的時間還很長,春申君未必就容許他在世上活這麼久了。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乃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到得第三日,柳下拓收到諜報,那日前李倩進宮前,為她驗身的穩婆,今早已經暴病身亡,柳下拓暗中心驚,這春申君下手也未免太快了些,由此,其在楚國的權勢遮天肆無忌憚更可見一斑。柳下拓知道不能再拖,當日下午,便去求見春申君。

春申君在後花園跟他見麵,才自坐下,柳下拓便單刀直入,說道:“恭喜君上,事情已然成功一半,看來年底之時,可收全功。”

春申君微微一笑,說道:“希望如此吧,此事得成,總還是先生功勞。”

柳下拓謙虛幾句,話鋒一轉,微笑道:“君上想來總不願等待太久才是,太子誕下,楚王讓位的時候,也就該到了。”

春申君目光一冷,嘿嘿笑了兩聲,卻不回答。

柳下拓接道:“不知君上可曾想過,假若他日楚王辭世,太子登位時,應該還在繈褓之中,楚國必然動蕩,難免不為他國所乘,到時候,即便大楚洪福齊天,能擊退敵人,總還是兵災一場,對新王不利。”

春申君得他提醒,眉頭皺起,說道:“先生說得對,周邊鄰國雖然此刻滿口仁義,卻都是最喜歡乘人之危者,到時倒不可不防!”

柳下拓微笑道:“請試為君上分析,此刻,楚魏齊趙還是盟國,其中魏國直麵秦國,秦國數次東侵,他所受的壓力最大,勢力也最為弱小,而趙國不但地處中央,與數國接連,這十數年來,不但受到秦國威脅,且燕國與北疆胡人對其國土也是虎視眈眈,雖然士兵精良,名將無數,可隻是自保有餘,卻無力進取,此二國,在尋常情況下,對我大楚的威脅都是不大,諒其也不敢輕易來犯。”

“而齊國不同,地處東海富饒之地,國力又雄厚,比起我大楚不遑多讓,又無強敵窺伺,假如改日趁我國君年幼,新王上台之時,糾合魏趙兩國來犯,才是真的麻煩。且即使齊國並無來犯心思,但秦國卻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秦國假如肯與魏趙和談,甚至可以用歸還一些以前侵略兩國得來的土地為誘餌,魏趙自然願意答應,三國來攻,齊國隻需作壁上觀,到最後再來分一杯羹,我大楚的形勢也是不容樂觀,不知君上認為如何?”

春申君額頭見汗,“先生說的有道理,這倒是個棘手問題!先生必有良策,請快快說出!”

柳下拓一笑,說道:“要避免此事發生,唯一的辦法,就是與齊國加固聯盟,我大楚還有一名公主未嫁,不妨與齊國結成姻親,再訂立盟約,世世代代結為兄弟之國,如此,楚國自然不會乘我之危,我兩國盟約穩固,魏趙自然不敢有二心,即便秦國如何誘惑,魏趙怕楚國在他們出兵之時,攻其後方,必然不敢輕易出重兵,而秦國想要憑一已之力擊敗我大楚,無疑是癡心妄想,到時候,魏趙權衡利弊,自然可以猜到跟我們維持盟約,進攻秦國才是上策,即便不能擊潰秦國,保我大楚安然無憂總是綽綽有餘。”

春申君點頭,接著又疑慮道:“但日前因為昭明王子事,齊國早與我國暗中結怨,又怎麼願意和我們締結姻親?”

柳下拓微笑道:“齊國政事,皆決於孟嚐君,拓來大楚之前,與孟嚐君倒有舊。拓敢擔保,必定可以說服孟嚐君答應與我大楚聯姻。”

春申君哈哈一笑,手掌搭上柳下拓肩膀,說道:“本君得先生相助,真是天助,有先生在,何事不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