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公司準備給他升職,並明確表示不讓他再少拿一份薪水,還允諾給他相當誘人的獎金。麵對如此優厚的待遇,他沒有受寵若驚,反而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辭呈,轉而加盟了各方麵條件均很一般的另一家公司。
很快,他就憑著自己非凡的經營才幹,贏得了新加盟的公司上下一致信賴,被推選為公司總經理,當之無愧地拿到一份遠遠高於那家合資公司許諾的報酬。
一位記者追問他當年為何堅持少拿一半的薪水,他微笑道:“其實我並沒有少拿一分的薪水,我隻不過是先付了一點兒學費而己,我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那家公司裏學到的經驗……”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個人的起點比他人低,隻有比別人付出更多,才有出人頭地的希望,如果為了日後更大的收獲,果斷地舍棄眼前的一些小利,不失為明智的舉措。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個環境裏,一個人麵對變化速度和複雜性成幾何級數增長,麵對種種突如其來的挑戰,我們唯有具有自我實現的強烈願望,並通過在個人努力與環境、實力之間進行匹配,才能夠贏得未來!
我有一個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拚搏與進取,被上級領導提為企業的一把手,進入領導崗位後,由於與一位老資格副職的經營觀念及管理方法不同,相互都不太買賬,這樣使企業的工作開展帶來很大的阻力。該同學多次向上級領導放映,請求上級出麵解決,但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這位同學心裏想若與其在矛盾中相互不讓,不如主動退出,於是一封辭職報告遞上去,辭去一把手的職務,安安心心做原來的副職,以減少不必要的內耗而使單位免受更大的損失。我的這位同學放棄了一把手的職位後,經常與我們閑談,他現在心裏沒有一點負擔,一不當心與別人去爭什麼經營理念之得當,二不憂慮去與別人爭什麼管理方法之正確。他的這件事,讓我總在想,我們該放棄的東西,不及時放棄,有時反而是一種負累,也許你及時放棄了,心理反而更顯輕鬆了,心情也更舒暢了。
麵對生活,許多人從不習慣放低姿態,麵對眼前五光十色、流金淌銀的社會,我們認為索取是最重要的,於是,我們越是不滿足,越是得不到想要的林林總總。其實,海納百川,成汪洋之勢,是因為它處身的位置底。
拿得起固然可喜,放得下更令人欽敬。我們要學會理性地對待這種變化,心境才會豁然開朗。
古今中外,能夠成就事業的人都不計較一時之得失,他們知道如何放棄,何時放棄,放棄什麼。昨天的輝煌不能代表今天,更不代表明天,過去的就隻能讓他過去,毫不痛惜的放棄,那你的明天或許得到更多你所更需要的。
做一個樂觀主義者
生活因熱愛與付出而美好,人生因進取與舍得而精彩。每個人都無法每次都能拿到一副“好牌”,隻有在拿到一手“壞牌”時,還能夠心存樂觀、奮發圖強,把“壞牌”打得讓人刮目相看,才能成為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某位青年因作奸犯科,被法官判處了死刑。罪犯聽到判決後,大聲喊冤,並氣憤的怒吼:“我不服氣!這太不公平了!我是個從小被人遺棄的孤兒,在貧民窟裏長大,老師、同學都瞧不起我,沒有人願意接納我,才逼得我走上絕路!老天太不公平了,我不服氣、我死不瞑目!”
法官聽了,要罪犯冷靜下來、抬起頭來看著他,法官以平穩的口吻說:“我也是個孤兒,我小時候也是在貧民窟裏長大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我們是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製機遇,卻可以控製自己,最重要的是別丟掉了樂觀,要積極地做一個樂觀主義者。
對於那些曾經或者現在放棄了身邊的機會、到他處尋覓良機而悲觀失望的人而言,把握好身邊平凡的機會,你一樣也可以變得不平凡,身邊的機會同樣能幫你獲得一切。
在荷蘭,一個剛初中畢業的青年農民來到一個小鎮,找到了一份替鎮政府看門的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一生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鎮。也許是工作太清閑,他又太年輕,他得打發時間。他選擇了又費時又費工的打磨鏡片當自己的業餘愛好。就這樣,他磨呀磨,一磨就是一輩子。他是那樣的專注和細致,鍥而不舍,他的技術已經超過專業技師了,他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他們的都要高。借著他研磨的鏡片,他終於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從此,他聲名大振,被授予了他看來是高深莫測的巴黎科學遼院院士的頭銜。這就是科學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歲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就連英國女王都到小鎮拜會過他。
大多數人總是埋怨外部環境,覺得成功者僅僅是生活中的幸運兒。其實,許多成功者和失敗者站在同一起跑線,隻是失敗者總是半途而廢,最終喪失良機!生活中總是有好的一麵和壞的一麵,就看你如何去對待它,許多人把失敗歸於能力沒有發揮出來,或者沒有找到發揮的空間,最終耽誤了一生。
其實,生命的意義在於幸福地活著。我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首先就要做一個樂觀的人。因為我們尋找幸福,幸福卻離不開我們的最佳情感狀態,我們隻有找準情感的航標,才能順利駛向幸福的彼岸。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相信自己,相信未來,相信天永遠不會塌下,相信地球不會停止轉動,大膽朝前,無人能擋住你的奮鬥,你一定會擁有一片希望的天地。
從前,有一位老婦人,她每天都皺著眉頭,不見笑容,有好事者打聽,原來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傘的,小女兒是賣布的。
每當晴天的時候,老婦人就愁她大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每當陰天下雨的時候,老婦人又愁她小女兒的布賣不出去。這樣,日子長了,大家就把她稱作“愁婆婆”。
一天,一個老和尚知道了這件事,就想幫一下愁婆婆。他問愁婆婆說:“老婆婆,你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晴天,你小女兒的布店前門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兒的傘鋪裏跑。這樣不是就不愁了嗎?”
老婆婆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樣想啊!於是便接著老和尚說的去做了。從此,她天天笑得合不攏嘴,愁婆婆變成了喜婆婆了。
每個人都在走著自己的人生道路,未來總會有著未知的驚喜等著你。世上有千條路萬條路,隻一條道走到黑是幸福的傻子。
一個人如果讓腦子鑽進了牛角尖,就會迷失方向,其實,一個人看問題角度變了,觀念就會改變,觀念改變了,世界就變了。
這個世界上,一個人隻要精神不滅,一息尚存,就會有無窮的創造力。生命中有太多的忙碌與負荷,但是,隻要我們將腳步暫停,換一個角度,不難擁有新的發現:一個人敢於迎接挑戰,他的生命是生動的、質感的、張揚的,沒有辜負造物主。
一位年輕人住單身宿舍那會兒,左鄰是個孤寡老人。這位老人一生相當坎坷,多種不幸都降臨到他的頭上:年輕時由於戰亂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一條腿也丟在空襲中;妻子經受不了無休止的病痛折磨,最終離他而去;不久,和他相依為命的兒子又喪生於車禍。
可是在這位年輕人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鑠爽朗而又隨和。於是,他終於不揣冒昧地問:“您經受了那麼多苦難和不幸,可是為什麼看不出您有傷悲呢?”老人無言地將他看了很久,然後,將一片樹葉舉到他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麼?你能說它不像一顆心嗎?或者說就是一顆心?”
這是真的,它酷似一顆心髒的形狀。這位年輕人的心為之輕輕一顫。
“再看看它上麵都有些什麼?”老人將樹葉更近地向這位年輕人湊湊。這位年輕人清楚地看到,那上麵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裏的星月一樣。
老人收回樹葉,放到手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緩的聲音說:“它在春風中綻出,陽光中長大。從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過了自己的一生。這期間,它經受了蟲咬石擊,以致千瘡百孔,可是它並沒有凋零。它之所以享盡天年,完全是因為對陽光、泥土、雨露充滿了熱愛。對自己的生命充滿了熱愛,相比之下,那些打擊又算得了什麼呢?”
一個人不論在怎樣的艱難之中,都要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偉大的心靈征服不幸,渺小的心靈被不幸吞沒。我們還可以看到,樂觀的人總是積極調整自己的位置,客觀評價自己的價值,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努力成為一個“專家”,這樣就不會為自己無一技之長而苦惱、自卑,自信心也就不斷成長!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生活是一朵花,隻有用勤奮去澆灌,才能盛開。人生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擁有什麼信念,以及為此付出多少努力。每個人如果能夠把成功的渴望與信心緊緊地握在手中,並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相信好運終有一天會降臨。
永遠有顆感恩的心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與社會,所以我們要感謝父母,感謝師長,感謝大眾。沒有父母的養育,沒有師長的教誨,沒有大眾的幫助,我們又怎能生存在天地之間?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動物尚且感恩,何況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人生天地間,重要的是要有顆感恩的心。
人來到這個世界真的不易:母親經過怎樣的痛苦十月懷胎、分娩,把我們帶到了這裏,然後含辛茹苦把我們撫育成人,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短暫,活著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珍惜生命的美好,珍惜生活的每一天,要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報答生養我們的父母,回報我們生存的社會。
萬物有情人有意。我們不但要感恩我們的父母,對給自己有恩惠的人,對他們也要抱有感恩之情,這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素養。作為一名員工,你應該感謝老板對你的信任和對你提供的機會。你要當著老板的麵說:謝謝您給了我機會和信任,有了機會和信任我會擁有一切,我衷心地感謝您!
與別人交往更離不開感恩,我們要懂得報答別人的滴水之恩,這會讓你深受別人的歡迎和尊重。也許別人隻是在你囊中羞澀時,幫你解圍付了一元的車費;也許別人隻是在你跌入人生的低穀時,輕輕地拍拍你疲憊的雙肩;也許別人隻是當你身處異地時為你端上一碗再普通不過的清水;也許別人隻是在你迷茫時無意為你點撥了久陷其中的迷津……但是不要把這當成是微不足道的舉手之勞,因為等到你失去了,才明白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微不足道,任何一件事都至關重要;更不要認為這是別人應該做的,請記住,別人不欠你的,從別人幫助你的那一刻起,你已經欠下了別人的情分。也許你貧困,也許你落魄,也許你痛苦,也許你不幸,但這不代表每個人都要理解並對你施以同情,我們不乞求同情,更不應埋怨不被同情。所以即使別人對你的一點點的恩情,也要謹記在心,並時常想以回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會助你在人際交往中立於不敗之地。
幸福是自己的感覺,需要自己細細去體會。幸福的距離,有時近,有時遠,本以為就在咫尺,轉眼卻還在天涯。有時候,我們一度迷惘,但如果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用這顆感恩的心維係著自己飄搖的靈魂,就一定會找到靈魂的歸宿。其實,每一個生命都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會讓自己變得寬容成熟,睿智大度。
每個人都經曆過這樣的事情,或者說,我們每個人都看到過這樣一個令人感動的場麵:婚禮上,當新郎和新娘將要離開彼此家庭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的時候,當他們在婚禮上敬拜自己父母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緊接著就會有淚水從他們眼中奪眶而出,而這個時候的父母也和他們一樣,禁不住的流下了眼淚。
我們試想一下,父母為什麼也會流下眼淚呢?其實我們知道,每一個做兒女的,一定會知道在父母的心中有一種強烈的感情湧動著。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女長大了,開始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了;因為他們終於看到了自己多年愛情的果實。另一方麵,兒女從他們的感情裏,也體會到自己之所以能成為今天這個人,在自己背後確實曾經有許多人愛過我們,也確實有很多人被我們愛著,才有自己幸福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由此可見,每個人應該明白,如果我們不懂得存著感恩的心,不懂得向別人、不懂得向社會表達感謝,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會變得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一個不能服侍他人的人,一個不承認自己是由別人栽培而成的人,一個更不會懂得如何地去謙虛服侍他人的人。反過來一個人隻有承認自己是由別人栽培、服侍而成長的,他才會懂得謙虛、懂得為社會服務。
在生活中,許多人總是盯著自己沒有擁有的,自然體驗不到快樂。假如你看到自己擁有的和別人不曾擁有的,你也就打開了快樂之門。不是來自滿足於你想要的,而是了解到你所擁有的是那麼多。
一個殘疾人來到天堂找到上帝,抱怨上帝沒給他一副健全的體格,上帝什麼也沒說,就給殘疾人介紹了一位朋友,這個人因剛剛死去不久才升入天堂,他感慨地對殘疾人說:“珍惜吧朋友,至少你還活著。”
一個官場失意被排擠下來的人找到上帝,抱怨上帝沒給他高官厚祿,上帝就把那位殘疾人介紹給他,殘疾人對他說:“珍惜吧,至少你的身體還是健全的。”
一個年輕人找到上帝,抱怨上帝沒讓自己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尊敬,上帝就把那位官場失意的人介紹給他,那人於是便對年輕人說:“珍惜吧,至少你還年輕,前麵的路還很長。”
人生道路上,風和日麗的日子會有,風風雨雨的日子同樣也會有。隻要能學會發現、學會珍惜,美好的生活就在身邊。如果把自己的心靈一味地沉浸在鬱悶中,不但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更是對生命的一種摧殘。何不把心靈的門窗全部推開,靜靜心,理一理心頭的思緒,白天多讓陽光照在心上,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夜晚仰望一下滿天繁星的夜空,聆聽山間流泉的脆響,讓心靈得到及時的嗬護和保養,就會感到生活的美好快樂。
音樂大師莫紮特的一生十分不幸。他一輩子都在為生活發愁,為疾病所苦。在他9年的婚姻生活中,就得去麵對6個孩子的出生和其中4個的不斷死去;在開口借錢這個問題上,他所花費的心思恐怕不少於一部交響曲所耗費的精力。
生活如此淒慘,但他卻在信中說道:“我每天都在感謝造物主。”
我們許多人總是陷於情感的惡性循環中,讓自己對這個世界失去了感恩的心。其實,我們就是浩瀚無邊宇宙中的一顆有生命的塵埃,如果能夠放出異彩,那是造物主的眷顧!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世界,感謝生活,花開花落,依然感恩一切!
感恩常常是與寬容不可分的。
在印度北部有一個極為偏僻貧困的小村莊,村民常常可以看到車輛攜貨物過往。偶然的一次,一輛拉罐頭的貨車壞在路上,村民們趁司機出去找修車師傅時將貨車上的罐頭一搶而空。從此,這個村子搶劫成風,而政府卻苦於對這種集體搶劫沒什麼對策。直到有一天,一輛拉著工業澱粉的貨車又在此遭遇了如此情況。年輕的司機怕無知的村民們把這些工業澱粉錯當成麵粉,開始挨家挨戶的去告知他們。司機告訴大家澱粉沒有了不重要,但是如果人吃了會有生命危險。人們起初不信,有幾個聰明的村民拿澱粉讓貓吃了,果然貓中毒死去了。這件事給了村民很大的觸動,他們退回了澱粉,並打心裏感激那位善良的小夥子。因為對於搶東西的村民,他不僅沒有憤恨,而且還擔心他們的安全,他的行為不是以德報怨又是什麼?
一個人的心裏裝滿了陽光,也樂意把陽光灑到每一個人身上,最終會照亮村民們心底那個陰暗的角落。因為,從此村民們再也沒有搶劫過來往的車輛。他們把對小夥子的感恩無限拉長了。
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憂慮,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寧靜和美麗。朋友們,此刻,你的心中是否正有一顆感恩的種子在悄然生長呢?如果它正在靜靜地萌芽,那麼請對它悉心嗬護,為它施肥澆水,相信它一定會開出世間最美麗的人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