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在探監時淚流滿麵,他握著弟弟的手說:當年,隻怪我沒有下狠心來勸導你。
由此可見,在人生的長河中,誘惑人的東西太多!大概我們都知道走進森林的猴子,撿起西瓜又想拾起所有的芝麻,最後,什麼也得不到,你隻有戰勝外界環境的諸般誘惑,才能更快地抵達成功。
其實,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的社會背景、才智資本、機遇是不平等的,人生成功不可能以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成功不過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超越,從人生階段看,一個人隻要盡心盡力、嚴肅認真地朝前走,每一步都是成功的腳步。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大學畢業生,到處求職無果,十分沮喪,感到懷才不遇。苦悶之中,他不禁走進一座大山,山中溪水在嘩嘩地流淌,那溪水全是從高向低處流去。
看到溪水,他頓時開悟:高職不好求,不妨放下架子,求些低職。
於是,他來到一家飯店去洗盤子。
洗了幾天,老板見他談吐不凡,便讓他在大堂裏當領班。
當了半年領班,老板見他素質很高,便讓他當經理助理。
當了一年經理助理,老板見他才華出眾,比自己還強,不僅僅是當助理的料,便又讓他當了經理,自己願意屈尊在大學生麾下當副經理。
這時候,他將大學文憑拿出來,老板才得知:原來,他是一個學企業管理專業的某名牌大學的高材生!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成敗取決於兩種能力,一是認識問題的能力,一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者都不能離開思考的能力。因此,成功往往並非因為你是什麼人,或你擁有什麼,左右你一生的往往是你的思想和隨之而來的行動。
有一個年輕人,手拿竹竿進城門,橫著、豎著、斜著在城門口比試著,卻怎麼也進不去,一位老人在旁邊說:“退一步,把竹竿平行拿,就可以啦。”
年輕人聽了後,恍然大悟,把竹竿由垂直到平行順過來,輕鬆地通過了城門。
對於一個人來說,成功和失敗總是在變化,有人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率先搶占了先機謀得了成功,也有人卻因種種失誤經受著失敗的痛苦,但是,沒有人沒有出路,你麵對的究竟是失敗還是成功,就看你是如何把握自己。
沒有主見與原則的人往往禁不住他人的誘惑,自己的意誌比較薄弱,什麼事情,最初還能遵循自己的原則,但一經別人三言兩語一勸,防線馬上就崩潰了。舉個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普通的小例子:拿喝酒來講,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常常要推杯換盞,邊喝邊聊。幾杯酒下肚之後,本來規定自己隻喝三杯,而且開始時方能堅持,但經不住多久,在朋友的再三勸說之下,腦袋一熱,什麼三杯原則,五杯又能怎麼樣?
於是,原則丟在了腦後,放開肚子喝了起來。其結果常常是酩酊大醉,誤了其他的事不說,對自己的身體損害極大。這是多麼不合算的事啊!
因此,為人處世,一定要保持獨立的人格,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獨立的人格不僅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更是一個人的修養與智慧的體現。
一個急需工作的年輕人去一家雜貨店應聘。老板問他:“假如我雇用了你,你能保證完全聽從我的吩咐嗎?當然,我是指在做生意方麵。”
年輕人回答:“我非常樂意聽從你的吩咐,老板!我保證我會是一個好店員。”
老板又問:“如果我告訴你白糖的質量上乘,而它實際上卻含有雜質,你會怎樣對顧客說?”
“我會告訴顧客白糖質量上乘,並勸他們放心購買。”
“很好!如果我告訴你咖啡是純淨的,而裏麵卻摻了大豆,你又怎樣向顧客推銷呢?”
“很簡單,”年輕人微笑著說,“我會告訴他們,本店一向重譽守信,絕對不可能賣摻了大豆的咖啡。”
“好極了!如果我告訴你黃油是新鮮的,而它們事實上已經存放了一個月之久,你又怎樣把它們推銷出去呢?”
“我會說這批黃油是昨天剛進的貨,可以放心食用。”
老板滿意地點點頭,拍拍年輕人的肩,笑容滿麵地說:“你真是個聰明的小夥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店員。說吧,你希望得到多少薪水?”
年輕人對老板說:“我不是一個很貪心的人。你隻要每周付給我一萬美元,我就感到相當滿意了。”
“什麼?每周?一萬美元?”老板大吃一驚,“你沒說錯吧?難道你認為我會付給你這麼高的薪水嗎?”
年輕人冷冷地說:“一流的騙子就要有一流的待遇。假如你是想雇我在這裏當騙子,你就得付每周一萬美元。否則,我隻要每周一百美元就夠了。”
在這個正直的年輕人麵前,老板感到十分慚愧。他說:“小夥子,我不想改變你的思考方式。你就在這裏幹吧!每周給你一百美元。真見鬼,因為你這個壞蛋,我也許得改變做生意的方式。”
這個故事中的年輕人是一個獨立的人,是一個正直的人,是一個能夠自覺抵禦誘惑的人。正因為他堅持了自己的主見,才讓貪婪的老板改變了經營方式,並且自己也得到了一份工作,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最大的絆腳石
我們擁有的不是太少,而是欲望太多,因而欲望成為我們發展的最大的絆腳石。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去朝聖。兩人背上行囊,風塵仆仆地上路,他們發誓不到達聖山朝拜,絕不返家。
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聖者,這聖者看到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要前往聖山朝聖,就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裏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什麼禮物呢?就是你們當中一個人先許願,他的願望一定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就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此時,其中一教徒心裏一想:“這太棒了,我已經知道我想要許什麼願,但我不要先講,因為如果我先許願,我就吃虧了,他就可以有雙倍的禮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麼可以先講,讓我的朋友獲得加倍的禮物呢?”於是,兩位教徒就開始客氣起來,“你先講吧!”“你比較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位教徒彼此推來讓去,“客套地”推讓一番後,兩人就開始不耐煩起來,氣氛也變了:“你幹嗎!你先講啊!”
“為什麼我先講?我才不要呢!”
兩人推到最後,其中一人生氣了,大聲說道:“喂,你真是個不識相、不知好歹的人耶,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斷、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聽,沒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變臉,竟然來恐嚇自己!於是想,你這麼無情無意,我也不必對你太有情有義!我沒辦法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這一教徒幹脆把心一橫,狠心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個眼睛馬上瞎掉,而與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兩個眼睛都瞎掉!
這原本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禮物,可以使兩位好朋友互相共享,但是人的“貪念”與“嫉妒”,左右了心中的情緒,所以使得“祝福”變成“詛咒”、使“好友”變成“仇敵”,更是讓原來可以“雙贏”的事,變成兩人瞎眼的“雙輸”!
晉代陸機《猛虎行》有雲:“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則。”講的就是在誘惑麵前的一種放棄、一種清醒。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種放棄的清醒。其實,在物欲橫流、燈紅酒綠的今天,擺在每個人麵前的誘惑實在太多,特別是對有權者來說,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勇於放棄。如果抓住想要的東西不放,甚至貪得無厭,就會帶來無盡的壓力、痛苦不安,甚至毀滅自己。
人生是複雜的,有時又很簡單,甚至簡單到隻有取得和放棄。應該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氣壯,不該取得的則應當毅然放棄。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棄則需要巨大的勇氣。若想駕馭好生命之舟,每個人都麵臨著一個永恒的課題:學會放棄!
事實上,我們所擁有的,並不是太少,而是欲望太多;欲望太多的結果,是使自己不滿足、不知足,甚至憎恨別人所擁有的、或嫉妒別人比我們更多,以致心裏產生憂愁、憤怒和不平衡;欲望太多,就成了絆腳石!
人都有欲望,也有善良的本心,引導自己的欲望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地滿足別人基本的欲望,而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可是人們常常害怕失去眼前的小利益,而對他人的內心需求卻漠然不知,結果因此失去了更多的東西。
自私總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裏,隻是或多或少的問題。自私心理不是很嚴重的人,通常情況下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生活,而有的人卻因為自私心理過重而影響到自己的事業甚至人生,這樣是不可取的。自私是人生的絆腳石,當你的自私心理過於膨脹時,它就變成了你人生的攔路虎。
剛剛大學畢業的小林到一家跨國集團公司麵試,經過一輪複一輪的重重篩選後,包括小林在內的五個來自不同地方的應聘者,終於從數百名競爭對手中像大浪淘沙一般脫穎而出,成為進入最後一輪企業麵試的佼佼者。
可以說這五個人都是精英,彼此各有所長、勢均力敵,誰都可以勝任所要應聘的職務。換句話說,就是誰都有可能被錄用,同時又都有可能被淘汰。正是如此,使得最後一輪的麵試更具有懸念,愈發顯得激烈和殘酷。
小林雖然身居眾高手當中,但心裏相對還是比較踏實的,憑借他有初試、複試、再複試中過關斬將那種所向披靡的勢頭,成功獲勝對他而言似乎完全沒有問題。於是勝利的自信和喜悅提前寫在小林的臉上。
按照招聘公司的規定,所有麵試者要在那天上午九點鍾準時到達麵試現場。麵對如此重要的機遇,所有應聘人員當中不僅沒有人遲到,還都不約而同提前半小時就趕到了現場。距麵試時間還早,為了打破沉寂的僵局,這五個人還是勉強聚在了一起閑聊起來。麵對眼前!這些隨時會威脅自己命運的對手,在交談中彼此都顯得矜持和保守,甚至夾雜著一點冷漠……
就這樣大家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忽然,一個青年男子急急忙忙趕來了,青年男子的到來成了小林等五個人毫無內容的話題的借口,小林他們納悶並驚奇地看著這個前幾輪麵試中都不曾見過的青年男子。男子似乎覺得有些尷尬,主動迎上前自我介紹說,他也是前來參加最後的麵試,由於太粗心忘記帶筆了。於是問小林等幾人是否有,想借用填寫一份表格。
本來競爭就夠激烈了,半道又殺出一位“程咬金”。小林等人相視無言,要是不借給青年男子筆不就可以少個對手嗎,從而加大了這五個人成功的幾率。於是小林等五人有心靈感應似的相互對視,最終沒人出聲,盡管大家都帶有鋼筆……
稍後那個青年男子看見小林的口袋裏別著一支鋼筆,眼前立時掠過一絲驚喜:“先生,可以借你的筆用用嗎?”小林顯得手足無措,於是心虛地說:“先生,對不起,我的筆壞了。”
就在此時,這五個人中一直沉默寡言的“眼鏡”走過來遞給那個青年男子一支鋼筆,並禮貌地說:“不好意思,剛才我的筆沒墨水了,我摻了點自來水勉強可以寫,你拿去用吧,可能字跡會淡一些。”
青年男子接過筆,十分感激地握著“眼鏡”的手,弄得“眼鏡”覺得不自在。見到這一情景,小林等其餘四個人輪番用白眼對“眼鏡”施以“注目禮”,不同的眼神傳遞著相同的意思——埋怨,大家都怪“眼鏡”的一番義舉讓他們增加了一個對手。那個青年男子後來在紙上寫了些什麼,隨即轉身離去……
轉眼間,約定的麵試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分鍾,麵試接待室卻絲毫不見動靜。小林等人終於按捺不住了,就去找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誰料到從經理室裏走出來的竟然是那位後來的青年男子:“麵試結果已見分曉,這位先生被聘用了。”那位青年男子搭著“眼鏡”的肩膀微笑著對小林等人說,接著他又不無遺憾地補充了幾句:“本來,你們能過五關斬六將來參加最後的麵試,已經很是難能可貴了。但是很遺憾,是你們不給自己機會啊!”
小林等人這才如夢初醒,可惜已經太遲了。自私的他們因為小小的私心,斷送了本可屬於自己的機會,“眼鏡”卻由於他的無私成了這次應聘中唯一的幸運兒。自私是和我們的思想成為一體的。隻要有欲有求,就不可能沒有自私的念頭萌生。可是當自私心理過重時,它可能成為你人生當中的絆腳石。
屬於你的機會隻有一次,如果這一次機會因為你的自私或者是貪欲而沒有把握住,那麼它可能會影響到你的一生。所以冷靜和理智是自私的殺手,隻要把握住自己的私欲,避免將自私行為與貪欲思想付諸行動,那麼每個人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