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3 / 3)

那是她8歲時的某天傍晚。一家人正在吃飯,媽媽發現她的喉結好大,雖說女生也有喉結,但這個看似喉結的東西卻異常的硬,又有點偏,因為怕是腫瘤,便決定就診。

到了醫院,主治醫生判斷這是纖維瘤,可開刀也可不開,但不保證是良性的。因為擔心,家人便決定不惜花費讓她去手術,還左挑右選了一家專業醫院。

父母原以為這隻是小手術,填寫同意單時,輕易地就簽名了。結果,手術完成後,她竟發不出聲音,任憑怎麼用力,就像倒嗓似的,詢問過醫生原因後,他說得等一個禮拜使傷口複原。

但一個月過去,嗓子並沒有多大的進展,說話像機器人,一點輕重緩急也沒有,常使聽她說話的人會錯意,和她通電話的人經常說的一句就是“可不可以再大聲點?”

由於稍一用力,嗓子都覺得不舒服,幹脆她就少說話,少與人來往,活動也不愛參加。

越來越孤僻的她,其實心裏也很渴望與人說說笑笑,但是,沒了嗓子,實在讓她痛苦,尤其報了音樂班的她,唱的聲音沒了,原定她是歌唱比賽小指揮的位置又被撤換,多重的打擊,讓自信的她變得自卑。

家人為這事心煩不已,因此調查到幫她開刀的人,竟是實習醫生,院方為化解這場醫療糾紛,免費又為她動了一次手術。但是,手術結果並未獲得多大的改善,便又安排進行下一次的手術。而她對手術已不抱有什麼希望。

父母帶著她走出醫院時,四周都是傷殘病人,有人拄著拐杖,有人坐著輪椅,有人躺著被推著,也有人頭包著、手包著,比較之下,她才知道,其實自己仍是幸福的,她的喉嚨又不是衣服,豈能隨意拆拆補補,於是居然拒絕了父母好不容易爭取來的第三次手術。

不料,由於她的心情越來越好,嗓子居然也受了感動似的,一天天地聽話了。一年半之後,竟然痊愈了。

巧用自我暗示

社會猶如一條大船,人人都應該準備好自己去掌舵。如果我們能夠經常自我暗示說自己是一個事業有成的人,那麼或許我們的命運就會改寫。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家公開宣稱,他們發明了一種絕對正確的智能測驗方式。

為了證實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兩人選擇了一所小學的一個班級,幫全班的小學生做了一次測驗,並於隔日批改試卷後,公布了該班五位天才兒童的姓名。

經過20年之後,追蹤研究的學者專家發現,這五名天才兒童長大後,在社會上都有極為卓越的成就。這項發現馬上引起教育界的重視,他們請求那兩位心理學家公布當年測驗的試卷,弄清其中的奧秘所在。

那兩位已是滿頭白發的心理學家,在眾人麵前取出一隻布滿塵埃、封條完整的箱子,打開箱蓋後,告訴在場的專家及記者:

“當年的試卷就在這裏,我們完全沒有批改,隻不過是隨便抽出了五個名字,將名字公布不是我們的測驗準確,而是這五個孩子的心意正確,再加上父母、師長、社會大眾給予他們的協助,使得他們成為真正的天才。”

有人曾經告訴過你,你是一位天才嗎?

如果你在幼年時,也像那五名幸運的學童一樣,被告知自己是一位傑出的天才兒童。那麼,你今天的成就會有什麼不同?

或許你對自己的期望與要求會更高:或許你每天願意多花一個鍾頭去看書,而不是看電視;或許你會更賣力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以獲得更佳的成果。這一切都是你自願的,因為你是一位天才。

而你的父母、老師又將如何看待你呢?或許他們會更用心、更努力地來教導你;而你周圍的朋友、同學、同事們,也將提供你更多協助,充分地幫助你。這一切也是他們自願的,因為你是一位天才;而他們也有這份使命感來協助你,幫你完成天才與生俱來的責任。

當你知道自己是天才人物之後,自己、父母、老師、親友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非得將你推上天才的巔峰不可,未達目的誓不罷休。

那年,她從家鄉離開丈夫和孩子獨自走在外鄉燈火輝煌的大街上才發覺,她感到很苦,也很孤單。

那時,電話幾乎成了與丈夫和孩子唯一的聯係方式。本以為自己是堅強的,不會在電話中哭泣,但接通的一瞬間,她竟然泣不成聲,失落無助的她提出了許多無理的要求,丈夫隻平平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幫不了你,你出去後真的脆弱了許多,請試著找回我眼中永不服輸的你!”

她的心被刺痛了,自尊被刺傷了,生硬的說了一句:“誰都可以瞧不起我,唯有你不可以!”說完掛上了電話。

接下來的日子,她早出晚歸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她知道任何輝煌都要靠代價來獲取,隻要比別人多付出一份汗水,命運之神就會多給一次機遇。

她不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地從頭做起。

每當她心灰意冷的時候,他的話就回響在耳邊,強烈地震撼著她的心靈,刺激著內心深處那根敏感的神經,激起她骨子裏不斷上進的信念,後來,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社會是個結構非常複雜的大熔爐,如何去適應沒有成規可循。各人有各人的招數,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每一個人必須正視現實。任何人都對生活有一套理想設計,可是到了現實環境中,就會發覺這一套理想如果不被現實接納,很難真正行得通。何況改變現實,也需要建立在對現實清醒認識的基礎上,不然就會碰壁,甚至掉入現實中的各種陷阱中。

或許在過去的歲月中,你並未被告知是一位天才,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何在。但就在此刻,在看完這個故事之後,相信你已清楚地明了,自己將是一位大師,一位頂尖的大師,你已被確切地通知了。

所以,不妨放下書來,仔細深思,上天所賦予你的重大使命究竟是什麼?

如果通過自己的深思,猶未能有所得,不妨謙卑地祈禱,來了解自己所負的使命,然後站起身來,勇敢地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永遠不要聽信那些習慣消極悲觀看問題的人,因為他們隻會粉碎你內心最美好的夢想與希望!永遠記住你聽到的充滿力量的話語,因為所有你聽到的或讀到的話語都會影響你的行為。

美國杜魯門總統上高中的時候,有一位教英文的布朗小姐,長得非常漂亮迷人。1901年,在杜魯門這屆學生的畢業典禮上,布朗小姐吻了查理的額頭,以示祝福。這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了幾個男生的不滿。其中有一位男生問布朗小姐:“為什麼隻吻查理而不吻其他學生?”

布朗小姐說:“查理比較優秀,是一個出色的學生。”

為了能得到布朗小姐的吻,此後,這個發問的男孩開始努力拚搏。幾十年過去了,這個發問的男生也沒有得到布朗小姐的吻,可是在44年後,他當選為美國第33任總統,任命被布朗小姐吻過的查理為負責出版事務的首席秘書。

杜魯門讓查理轉達他對布朗小姐的感激,當年就是為得到布朗小姐一吻這一目的,使他入主白宮。

世界本來就是複雜的;我們的頭腦不能太簡單。但是,世界有時又是簡單的,我們的頭腦有時又不能太複雜。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信:我們未來的生活可能會取決於我們今天的一種自我心理暗示。

為自己撐起一片晴空

一個人隻有對今天負責,才擁有真正的未來。假如一個人想有所成就,想幹一番大事業,如果現在沒有把握,莫急躁,不妨寄希望於未來,先為自己撐起一片晴空。

生活就是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沒有人說自己就是對的,因為角度不同,心態不同,看法自然不同。其實,靜下心來,有時不同的同時卻是相同,隻是同一事物的正反兩方麵的不同反映。一個人隻要懂得尊重自己,任何人也不能阻擋他的前進。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當時不可信的事情,後來人們才相信。當初許多人認為,人怎麼能夠飛起來,可是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坐著飛機就可以飛起來。於是人們說:“我看到了、我摸到了、我感覺到了,我親身經曆到了,我相信了。”但有的人當初說,想要到外太空經曆一下,人們會說這個人根本是癡人說夢,可是今天隨著科技的發達,這一切都已成為現實。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是追求生活的人,無論你願不願意,永遠不要忘記:一個人活著,就是要以一種積極的人世態度去挑戰生命、挑戰自我!這是一個競爭時代,無論哪一個人,都要努力進取,不要停滯不前,未來才能不斷延伸,延伸!

人生是一種過程,事情的結果盡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為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

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很多人誤以為堅持自己的偏見,就是對未來最好的抉擇。

這是一位著名音樂家的親身經曆:他是一個喜歡拉琴的年輕人,不過,他剛到美國時,卻必須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來賺錢糊口。

十分幸運,他與一位認識的黑人琴手一起,搶到了一個最能賺錢的好地盤,即一家商業銀行的門口。

過了一段時間,他掙到了一些賣藝的錢後,就和那位黑人琴手道別,因為他想進入大學進修,同琴藝高超的同學進行切磋,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提高音樂素養和琴技之中。

10年後,有一次,他路過那家商業銀行,發現昔日的老友——那位黑人琴手,仍在那“最賺錢的地盤”拉琴。

當那個黑人琴手看見他出現的時候,很高興地說道:“兄弟啊,你現在到了哪裏拉琴啊?”

他回答了一個很有名的音樂廳的名字,但是,那個黑人琴手卻反問道:“那家音樂廳的門前也是個好地盤,也很賺錢嗎?”

黑人琴手哪裏知道,10年後的他,已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家,經常應邀在著名的音樂廳中登台獻藝,而不是在門口拉琴賣藝。

生活中,人們每天都在作出自己的選擇,選擇前進就是走向輝煌,選擇停滯就是走向滅亡。

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人死守著“最賺錢的地盤”不放,甚至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卻讓才華、潛力、前程白白地斷送得一幹二淨。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無人幫你,是公正的命運;沒有人該為你做什麼,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為自己負責。相信自己,相信未來,天不會塌下來,地球不會不轉,大膽朝前,無人擋住你的努力,你一定擁有希望的天地。你必須永遠不斷鞭策自己,隻有不斷前進,才有真正的前途!任何時候,你比別人多一份行動,就多一份勝利砝碼。樂觀地麵對世界,是一種睿智的表現。你懷一顆平常心,才能將世上的風光盡收眼底;你普通,才能將更多的養分吸收攝取。每個人不是自己的裁判,隻有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這是一位著名企業家的切身經曆:那一年他6歲,母親領著他去鄰居家串門。適逢鄰居家正在進餐,因家境貧困,很久沒吃過肉的他忍不住對母親說:“娘,我要吃肉。”

鄰居聞言立即請他入席,並熱情地招待他直到滿意為止。

回到家,母親關上門,便狠狠地給了他兩記耳光。

他號啕大哭,稚嫩的心怎麼也想不通一向溫和慈祥的母親,何以對自己大打出手。等他終於停止住哭聲,母親卻開始大顆大顆地掉眼淚,邊哭邊對他說:“孩子,以後不能再要別人的東西吃,那樣別人會看不起咱們,咱們雖然窮,但不能沒有誌氣,你懂嗎?”

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為母親擦去淚水說:“娘,您別哭了,我再也不向別人要東西吃!”

不久以後他上學了,同學們送他零食他從來不要,沒錢買,他就遠遠地躲開。他時刻記著母親的話:一定要做一個人窮誌不窮的人!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他發現自己是同齡夥伴中獨立能力最強的,他從來不想依靠誰,更不想去找誰要什麼,沒有的就自己去爭取、去創造。

26歲那年,他開辦了自己的廣告公司,成為當地最年輕的老板。

母親很為他的成就欣慰,說:“孩子,你是娘的驕傲!”他卻莊重地對母親說:“不,這一切都要感謝您當年那兩記耳光”。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這個世界,誰也不能憑借別人的今天決定別人的未來。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接受生活最大的回報。馮玉祥將軍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除卻煩惱須無我,曆經磨難好做人。”無論是誰,隻有敢於接受生活的磨難,才會讓自己更加堅強。

人生征程,除了付出努力,還要運用智慧,否則,盲從或盲動,都將把自己帶進死胡同。世界不斷在前進,我們不僅需要知道自己置身何處,還要知道如何前往何處,除了智慧的行動,別無出路!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前,如果能夠充分肯定自我,因為多一點積極、肯定的思維,少一些消極、內心世界和外麵世界,就都會越變越好。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要想在這大千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學會靠自己成功。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無論路有多險,無論山有多高,我們都要充滿自信,不斷地為自己加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