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蔣介石的真麵目(22)(3 / 3)

三、去年12月28日,貴報登載不實消息,捏造我與外省大員“親切擁抱”,經我要求依法登出辯駁書,貴報不肯,我乃投訴新聞評議會,該會以評六字第7903號發出裁定文,裁定貴報“誠意不足”、“做法難免予人缺乏誠意,但求敷衍之印象”。旋我到法院控告貴報,至今猶在審理之中。而老包者,並非普通作者,而是貴報職員,負責主編副刊,其言行自亦非普通作者,如今所謂“公開道歉”,意在刊出我辯駁書同時,缺乏誠意,以專文“頂牛”其下,節外生枝,混淆是非,加重對我誣毀,殊為不夠磊落。貴報作風,且於《中國新聞記者信條》第1條、第2條、第4條、第5條、第8條、第10條、第11條有虧;亦與《中華民國報業道德規範》第2項、第4項不合,令人厭惡。特寫此辯駁書,請即按《出版法》第15條“於接到要求後三日內……登載辯駁書”之規定,一字不改,刊出全文,並按同條“……辯駁書之登載,其版麵應與原文所載者相同”處理。

李敖1990年10月2日

宋美齡出洋相

國民黨前新聞局長董顯光《蔣總統傳》中,第三十三章寫《東北與華北的崩潰》,最後有這麼幾段,寫1948年:

由於軍事與經濟相繼慘敗後,全國人民多感灰心,蔣總統認為須有一種心理上的特殊變動,始足以加強抵抗共匪的意誌。

此種心理上的刺激,莫如有一支持中國政府的宣言來自美國。此一宣言從未能立即補充以物質上的援助,已足挽回動搖的心理,而製止日益增加之失敗主義者。它又可作為對共匪之一種警告,使此時尚留在長江以北之共匪,暫止於華北的收獲,以免冒對美衝突之危險。一個國家處於水深火烈之境,隻能寄托於一種希望。這樣一種的美國宣言,如能發布於這個時日,定然給予中國人民一種振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