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蔣介石的真麵目(12)(2 / 3)

這批黃金的主要來源,是從大陸同胞手中巧取豪奪來的。而巧取豪奪的主角,不是別人,就是蔣經國。當時國民黨發行金圓券作為巧取豪奪工具,人民凡藏有黃金者,必須交出兌換金圓券,否則查出,黃金沒收,人送法辦。雷厲風行之下,人民怕了,隻好紛紛交出兌換。可是黃金一出手、金圓券一到手,就貨幣大貶值,金圓券高速成為廢紙,一切都太遲了。王升在《經國先生無私無畏的人格》中說:“有一件事必須要大家了解的,就是一直到今天,我們的台幣為什麼這麼值錢?因為中央銀行裏麵有大批的黃金,在那裏作準備,那些黃金從哪裏來的?是蔣經國先生,用他的人格,取得上海的老百姓的信任,願意把黃金、美鈔,自動送到中央銀行換取金圓券,所以經國先生永遠不忘記上海的老百姓。”王升所說老百姓“自動”送黃金上門,固是虛語,但黃金來自老百姓,卻是實情。

再據黃元彬《金圓券的發行和它的崩潰》中回憶,說上海銀行董事長陳光甫告訴他:“明知金圓券就要崩潰,上海銀行所存黃金也要送往中央銀行。”“吳鐵城也說黃金送到中央銀行就等於沒收,可是不送恐怕要受徒刑。”可見大陸同胞的黃金,縱使在金圓券崩潰之日,也要被蔣介石硬吃到底,蔣介石是一不做二不休的!

蔣介石到了台灣,想在台灣建立小朝廷,但因金圓券導致幣製信用破產,不能發行新鈔,乃拿出黃金展示,取信於人,作為保證金,發行今天的新台幣。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銀行發行的紙幣,是與日圓聯係的台幣。在1937年6月中日戰爭以前,台幣的發行額為七千五百四十九萬元,一場仗打下來,到1945年年底,已增加到二十三億一千一百七十五萬元,共計膨脹了三十倍。在民窮財盡之下,台灣銀行的庫存黃金已不足道,換句話說,日本人並未為台灣留下什麼黃金,台灣之有黃金,是大陸同胞的血汗。1949年6月發行新台幣的基金黃金八十萬兩,以及進口貿易運用資金美金一千萬元,都取之於此。說國民黨政府政治腐敗、信用掃地,導致金融崩潰、不能維護在大陸的幣值,是絕對對的;但說新台幣發行,有賴於黃金重建信用,卻否定黃金是從大陸來的、否定是大陸同胞的血汗財產,就對大陸同胞忘恩負義了。這筆黃金,是台灣同胞的“繁榮基金”,台灣的實利,有賴於大陸國庫的空虛,才有今日。台灣人盡可以恨國民黨,但是必須感念大陸同胞,由於他們的一窮二白,你們才能腰纏萬貫!黃金本身,並沒有省籍,但它的確有所有權,台灣憑空來了九十二萬兩黃金,的確是蔣介石劫貧濟富之“功”。過去強盜搶了錢,都藏在“窩主”家,“窩主”雖不是強盜,但卻是不義之財的受益人。蔣介石陰錯陽差給趕到台灣,舉一國之黃金以建一省,難怪台灣今天能夠闊得向大陸神氣。但是再神氣,也是強盜嘴臉的神氣,倘有絲毫良知與是非,都應慚愧,更應向大陸回饋!

上麵寫的,是一篇“黃金葛”的故事。真的“黃金葛”是一種常青的綠葉植物,生命力極強,令人充滿希望。我們在蔣介石死後十六年,應當像“黃金葛”一樣常青,在希望中,揮鞭前進,揮鞭前進——蔣氏已死,蔣家政權必亡,國民黨必亡,我們指日可待可也。

1991年4月3日

誰是支持西藏獨立的元凶?

中國笑話書《破涕錄》裏有一則笑話,說“清乾隆時,西藏活佛來朝,供設極盛,住雍和宮,遠近僧徒參謁者,日以千計。活佛盤膝高坐不少動。未幾,出痘死。有好事者挽以聯雲:‘渺渺三魂,活佛竟成死鬼;迢迢萬裏,東來不見西歸。’一時傳為笑柄。”看了目前西藏活佛達賴“迢迢萬裏”“東來”阿美利加,受美國總統布什以下的接見、歡迎,西藏獨立之說,又風起雲湧了。

西藏自古就是中國領土,古稱三危,漢稱發羌、禿發,唐稱吐蕃、西蕃,元稱土波、禿八,明清之際又稱朵甘、烏斯藏、圖伯特、西藏。“西藏”一詞乃是漢藏兩種語文的合稱。“西”是漢語,指方位而言;“藏”是藏語,即衛藏(亦即烏斯藏、烏思藏)之簡稱。“西藏”一詞在官文書中出現較晚,公元1721年於清聖祖康熙六十年時《禦製平定西藏碑》文中首先使用,公元1727年,清世宗雍正五年設置總理西藏事務大臣,任命正黃旗護軍統領、都統馬拉為總理大臣,正式使用“西藏”一詞,從此遂為法定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