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蔣介石的真麵目(4)(2 / 3)

蔣介石又進一步說:“至於總理所說:‘國家經營之企業,凡有獨占性及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鐵道、航路、礦產等,當由國家經營管理之。’又說:‘要發達大實業,照我們中國資本、學問和經驗,是做不到的,便不能不靠外國已成資本。我們要拿外國資本,來造成我們民生社會主義。’由這段話來看,就可知道總理所說的節製資本,其目的乃在發達國家資本,並非是限製私人資本,而不許人民參加國家經營之企業。我以為總理之意,不但是獎勵人民私人資本投資於國家企業,而且要獎勵外國資本來投資於我們國家的企業,以發達國家資本。不過私人資本應由政府負責調節與管製,而防止其過分地畸形地發展,以免產生大富階級的不平均而已,此意原甚明顯,我故曰節製資本,並非限製私人資本,乃將私人資本由政府予以調節管製,使之有計劃地發展,而且獎勵私人投資於國家企業。如此隻要國家資本發達,則私人資本亦必經過節製階段,而更可使之發展,不過始終要由政府加以調節管製。因之亦就可知總理的節製私人資本之本意,不僅是加以調節管製,而且寓有保護之意。”

蔣介石又說:“此實為節製資本之真諦,而於今日我國經濟之發展更為重要。因為國家所經營的大企業,除了極少數具有國家特別需要性質,必須由政府單純出資經營以外,其他大多數企業,皆可組織股份公司,讓民股參加,而由國家經營(甚至也可以容納外國資本在內,那對於國內私人資本,自然更無排除之理)。當時總理所指如鐵路、航業、礦產皆由國家經營,我以為今後時代變遷,而且我國人民的經驗學問,現在亦並不比外國人為差,故這種國家企業,一麵自可組織公私合營的公司來興辦,一麵還可運用我國人民自己所有經驗學問來管理公司,以發達國家資本,乃為合理合時之舉,我們不能將總理的良法美意,以膠柱鼓瑟、執一不化的心理來誤解,使革命建國的事業,遭受阻滯,以至於如過去那樣挫敗。”

我不惜以大量篇幅,全部錄入蔣介石這一“機密”文件,目的就在證明: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其實早被他的信徒給“修正主義”了,蔣介石以為“節製資本”中的節製,乃是“調節之節”、“管製之製”,其實孫中山的原意,絕非如此!由此而下的所有演繹與解釋,除利用外資一點外,也全部與“總理遺教”不合,這豈不太有趣了嗎?

當年孫中山公開說:“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義者,非反對資本,反對資本家耳!”如今蔣介石卻暗中說“今後時代變遷”,不可以“以膠柱鼓瑟、執一不化的心理來誤解”“總理的良法美意”,因而別立新法、別創新意,反師孫中山“節製資本”之名而羊頭狗肉之。雖迫於時勢,而不得不來個“修正主義”,但修正到麵目全非卻還掛三民主義的招牌、還以總理信徒自居,則就是大笑話了。

1989年9月9日

蔣介石與“西藏獨立”

三十年前,1959年3月10日,西藏發生武裝行動,上萬的西藏人,包圍中國西藏軍區司令部和駐藏機關,大喊“西藏獨立”和“驅逐漢人”口號,惹毛了中央政府,派兵進藏,達賴喇嘛在七天後出亡。同月26日,蔣介石在台灣這邊發表《告西藏同胞書》,其中竟有支持西藏獨立的言論,令人震驚。

蔣介石說:“我中華民國政府,一向尊重西藏固有的政治、社會組織,保障西藏人民宗教信仰,和傳統生活的自由。我現在更鄭重聲明,西藏未來的政治製度與政治地位,一俟摧毀匪偽政權之後,西藏人民能自由表示其意誌之時,我政府當本民族自決的原則,達成你們的願望。”

這一段話可來得怪!字裏行間也好,言外之意也罷,這顯然是告訴西藏人,你們可以走“外蒙獨立”的老路——為了打擊共產黨,蔣介石不擇手段,已經把外蒙古慷慨了,如今又要慷西藏之慨了,這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