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作弄李宗仁(3)(3 / 3)

法幣政策是蔣介石印一紙鈔票騙中國人民手中的白銀,把白銀收歸政府所有,其實這還不算最精彩的,最精彩的還在後麵的金圓券政策。蔣介石又印一紙鈔票騙中國人民手中的黃金。

1948年8月19日,蔣介石政府突然公布了《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了金圓券,規定金圓券一元,折合舊法幣三百萬元。相當於美金零點二五元,同時限期收兌金、銀、法幣。老百姓不準私存黃金,抓到了會要命,於是全國黃金盡入公有。中國老百姓真好欺負,1935年,實行法幣那一次,首先領教了國民黨政府的厲害。抗戰以後,政府不能保護人民,老百姓淪為敵偽遺民,日本鬼子為貶低幣值,將法幣兌換日本軍用票或偽鈔,兌換率從軍用票一比法幣二點一滾成一比十點四,最後禁用法幣,全用偽鈔。不料抗戰勝利後,政府又將偽鈔以偽鈔二百比法幣一的顯然不公道的兌換率,回吃老百姓一口。到了金圓券一元比法幣三百萬元出現,前後幾年,老百姓的私有積蓄全給一一兌光。金圓券最初發行的四十天內,政府以紙易金,兌換到黃金美鈔逾三億美金,這是全國老百姓多年戰亂的最後劫餘,等於大家掏空腰包,都愛國了。

金圓券發行同時,又實行限價,物價限以8月19日為準,為保限價成功,蔣介石分別在上海、天津、廣州派經濟管製大員督導,檢舉或查抄投機居奇,扣押或槍決奸商巨賈,雷厲風行,聳動中外。但是,正如當時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所說的,在“以警察國家的方法來壓製經濟定律”(an attempt to repress economic laws by police state methods)。經濟定律豈是警察壓製得了的?

蔣介石以金圓券政策巧取中國人民手中的黃金,首要都市是上海,派出去的經濟管製督導員是他的賬房,即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事實上是由副督導員蔣經國一手包辦。蔣經國在上海代他老子演了一出“打虎戲”,據當時上海聯合銀行總經理戴立庵《金圓券發行後蔣介石在上海勒逼金銀外彙的回憶》,他早就看出“蔣介石在南京紀念周上的威嚇和蔣經國在上海樂義飯店形同強盜綁票的脅迫”,方法是“父子串雙簧”,口氣就是向他們認定的有錢老虎示威:“你們究竟要命還是要錢!”但是,一方麵警察力量壓製不了經濟定律,他方麵老虎原來他們蔣家集團自己也有份。自己既然也是虎虎虎,又何能打得下去?壽充一《蔣經國上海“打虎”記》提到:

孔祥熙的兒子孔令侃拔槍拒檢,與蔣經國鬧僵,孔令侃便去南京向姨媽求援,宋美齡專程到滬,曾約蔣經國到永嘉路孔宅談判,表兄弟相持不下,鬧得很僵。宋氏姐妹沒法,施出最後的撒手鐧,由宋美齡拍一急電給在北平的蔣介石,叫他立即乘專機南下,處理上海發生的緊急大事。蔣南來當天,宋美齡向蔣多方說明原委,誼屬姻親的事,兩家有共同利害,家醜不宜外揚等,得蔣首肯。第二天蔣召蔣經國晉見,訓了一頓,叫他打消查抄之事,蔣經國無可奈何,隻有讓這隻天字第一號的“大老虎”逍遙法外,一天風雲也就煙消雲散了。

周一誌《上海金圓券案之一幕》中更記錄了蔣介石訓子的細節:

經過宋美齡一夜的“攻勢”,次晨蔣經國進入蔣介石臥室,大約半小時出來,即現出垂頭喪氣的表情。接著蔣介石出來接見文武大員,說:“人人都有親戚,叫親戚大大丟臉的事情,請你們各位想一想,誰又能夠真正鐵麵無私呢?我看這個案子打消了吧!”大家一聽此言,隻得諾諾而退。這次勝利屬於宋美齡。蔣經國經過這件事的打擊,仰天長歎道:“我隻有先在家盡孝,爾後對國盡忠了!”小蔣因此辭職,上海人從此看不起他,金圓券更一跌再跌,市場出現搶購貨物高潮。結果搞得死了人買棺材也得由棺材店派夥計去“驗明正身”,以免有人囤積棺材。小花園一帶的女鞋,連清朝以來幾十年最老式的不論大腳小腳穿的各種鞋,都被搶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