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結核病防治的獻身者——朱宗堯(5)(2 / 2)

人們在向朱宗堯祝賀的同時,不停地問他:“這50年,你給孩子們留下了什麼?買了多少房子,存了多少款?”

朱宗堯欣然地笑著回答:“我沒給他們積攢下家產,也沒有錢。可是,我教育了孩子們自強自立。五個孩子都已大學畢業,都當上了醫生,都有自己追求的事業。”人們聽著朱宗堯娓娓道來,無不為之而感慨:“這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朱宗堯的夫人王光純回憶道:朱宗堯由於工作十分繁忙,經常很晚才回到家裏,而孩子們已進入了夢鄉。因此,孩子們常常為見不到父親而抱怨 。特別是每年的年三十晚上,他總是留在醫院值班,而讓其他人回家過團圓年。她與孩子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盡管工作很忙,但朱宗堯對孩子們的教育和成長卻絲毫沒有放鬆,他教育子女要有健康的身體,隻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工作。他要 求孩子們要刻苦讀書,但不要讀死書,死讀書,要活學活用;要 學好專業知識,學好外語,掌握真才實學。努力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對父親的諄諄教誨,朱宗堯的子女們時刻銘記在心裏。

現如今,朱宗堯的五個子女都已秉承父業,學有所成。他的大女兒現在天津中醫學院教授統計學。二女兒現擔任天津傳染病院院長,她秉承了父親“防大於治”的治學理念,在阻斷傳染源,加強對傳染病人動態監測方麵取得了新的成果。三女兒曾是一名內科醫生,現已退休。大兒子現在天津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任普外科主任醫師。小兒子現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從事抗腫瘤藥物研究工作。

朱宗堯的夫人王光純做了36年幼兒教育工作,並曾擔任園主任。在她做幼教期間,受到領導的關懷和重視。50年代初期,天津市市長婁凝先曾到王光純所在的市婦聯幼兒園視察工作,與王光純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大公報》對此給予了報道。王光純曾被國家衛生部、教育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女聯合會聯合授予“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的榮譽稱號,曆任和平區第一屆至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和平區政協常委及天津基督教女青年會副董事長。1980年王光純退休後,積植參加社會活動,致力於公益事業。1984年根據社會的需要,在天津市婦聯的領導下,在一元人員、二元房屋、三元資金的艱難條件下,與天津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鄭汝銓及幾位熱心的董事共同創辦了“幼光幼兒園”,王光純擔任了名譽園主任。現如今,王光純與她的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含怡弄孫,幸福地安度晚年。

1998年中國發生了曆史上罕見的大洪水,全國人民齊動員抗洪救災,此時的朱宗堯已重病在身。在治療期間,朱宗堯時刻關心災區人民,每天都要讓家人讀報了解抗洪救災的消息。同年的8月31日,朱宗堯因病醫治無效在津病逝,享年86歲。在他彌留之際,仍心係災區,他對前來看望他的領導同誌說,如果身體好,他 一定會隨醫療隊去災區為那裏的人民解除病痛的!現在恐怕沒有這個機會了!為了表達自己對災區人民的一片情意,朱宗堯囑咐夫人王光純一定要將他當月的工資捐獻給災區人民,為災區的重建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人們為老院長朱宗堯“響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精神所感動,稱讚他:高尚醫德流芳千古,精湛醫術傳世人間。

今天的天津市結核病醫院已經發展成為占地麵積9.2萬平方米,建築麵積2.9萬平方米,綠化麵積4.8萬平方米的綜合醫院。醫院為仿古建築群,院內宮廷式的亭台樓閣掩映在綠樹叢中,如果不是穿著白衣的大夫、護士進進出出,人們會以為這裏是一座美麗的大觀園。醫院編製床位600張,設有結核內科、結核外科、胸外科、腫瘤科、呼吸內科、中西醫結合科、急診科、麻醉科、預防保健科、物理治療中心及老年護理中心。結核內科擁有國內一流的著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主要收治各型肺結核、複治疑難重症肺結核及多種肺結核並發症的患者。醫院在全國率先引進了電視胸腔鏡,開展了微創外科的研究與治療。

今天,曾經朱宗堯設計、規劃的天津結核病醫院,正以精湛的醫術,高水平的醫護質量,竭誠為廣大患者服務,為人民的健康事業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朱宗堯在九泉之下,當可圓其攻克肺哥哥疾病之夢。

參考資料:

(1)朱宗龍:《從事防癆五十年回顧》(《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 45輯)。

(2)穆嫻靜:《看,柳樹正成林》(《 津沽名醫列傳》)。

資料提供者:

(1)關子安:《現代胸部臨床雜誌》執行總編、天津第四中心醫院主任醫師。

(2)張誌堯:天津市胸科醫院病理科主任、天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國際病理學會亞太地區分會會員。

(3)朱理:天津傳染病院院長,朱宗堯教授之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