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結核病防治的獻身者——朱宗堯(2)(3 / 3)

一個月後,作為衛生署選派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出國進修的三名年輕的中國醫生,來到了世界著名的童話王子安徒生的故鄉一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置身於這個美麗的國度,他們竟無暇欣賞那令人流連忘返的旖旎景色。而是馬上開始了卡介苗的製作、接種、應用和結核病流行病學的學習和研究。他們在丹麥進修了六個月,陳正仁、魏錦華在哥本哈根生物製造研究所,分別主修卡介苗的製作和檢定,朱宗堯則在哥本哈根結核病防治所,專攻卡介苗的接種應用,研究結核病的防治和結核病流行病學。在研修的同時,他們還到丹麥的許多大城市參觀了結核病的防治機構,參加了一些醫院的查房和內、外科病案討論會,訪問了許多知名的結核病專家和基礎科專家。他們的導師、丹麥國立血清研究所結核科主任、著名學者賀蒙博士對三位年輕人刻苦學習所取得的優異成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賀蒙博土是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專門委員會的主席,推廣卡介苗的權威人士。他的一家就住在中國醫生的樓上,並經常邀請朱宗堯等到家中做客。他的夫人和女兒與三位勤奮好學的年輕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由於賀蒙教授向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就在朱宗堯他們進修即將結束時,又得到了一個學習機會,到瑞典、挪威、瑞士、意大利、英國、法國和美國做短期見習。在近半年的時間裏,他們結識了著名的防治結核病專家,參觀了各國設備齊全的結核病防治所和比較完善的療養院,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令朱宗堯目不暇接,愛不釋手。在見習期間朱宗堯還了解到,僅在瑞士的日內瓦就有十來所結核病療養院,內部設備極其講 究,被稱為豪華療養所,但這不是舊中國的老百姓所能享用的。美國紐約附近的療養院還保留著建於1820年世界最早設立的隔離室“小紅屋”。朱宗堯在這個療養院見習了一個月,參加了在那裏舉辦的有各國專家授課的結核病學學習班,聽取了有關細菌學、病理學和流行病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英國愛丁堡,朱宗堯參觀了一座聞名世界的結核病防治所。這裏重視搞好門診治療和對患者進行家庭訪視,做好隔離工作,防止咯痰傳播病源菌的做法,使朱宗堯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學識。此外,朱宗堯在參觀中還看到,許多國家著名的防治結核病院,其基礎科室,如化驗室、細菌室、病理室、肺功能室等十分健全,且人才濟濟。先進的器械,完善的設備,不僅對診斷和治療結核病起到了重要的輔助 作用,而且也是正確診斷病情,及時了解療效,提高醫療質量所必需的。與此對比,中國國內的醫療條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當時朱宗堯就萌生了一個念頭,一旦國內條件允許,將盡快建立完備的基礎科室,積極引進這些先進的設備,以提高中國防治結核病的醫療水平。

歐美各國對卡介苗的應用和推廣很重視,進展非常快。朱宗堯在丹麥重點掌握了卡介苗的接種、應用後,又到瑞典製作卡介苗的專門機構進行參觀學習。參加了結核病專家瓦爾格林教授的講課、示教查房,並就瓦爾格林教授首創的用皮內法接種卡介苗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和交流,這使朱宗堯獲益良多。在法國巴黎,朱宗堯幸運地見到了卡介苗創製人之一介雲和第一個把介苗接種於人體的瓦魯赫。介雲與卡麥特(當時已故去)研製成功卡介苗株,卡介苗的稱謂就取自他們兩個人的名字。1921年瓦魯赫用口服法將卡介苗接種於人體,並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在交談中,瓦魯赫還當場演示了用皮上劃痕法給兒童接種卡介苗的方法當得知朱宗堯他們正在學習卡介苗的製作和應用,並準備帶回中國廣泛推行時,高興地蹺起大拇指說:“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