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武
朱宗堯(1913-1998年)是聞名於國內外的結核病防治醫學專家,天津防病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1939年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後,即投入結核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從事防癆事業的50多年中,朱宗堯始終不渝,鍥而不舍,為天津防癆事業的發展,傾注了畢生精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進協和立誌防癆
1913年朱宗堯出生在天津一個書香之家,他家學淵源,從小就喜愛讀書。朱宗堯的父親是一家名為“美最實”的洋行的職員。由於業務關係,能講一口地道的英語。朱宗堯放學後經常到父親的洋行去玩,在父親的影響和熏陶下,朱宗堯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逐漸能用英語與父親進行會話。1931年夏天,朱宗堯從南開中學畢業,此時恰逢他的遠房表哥鄭兆齡來家做客。這位儀表瀟灑,談吐不俗的大學生剛剛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他向朱宗堯講述了自己在協和醫學院的學習生活情況,協和醫學院優越的教學、科研條件和優美的校園環境,深深吸引了朱宗堯,他隨即向父母表達了也想到協和醫學院學醫的想法:在那裏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學到豐富的醫學知識,而且“做醫生是高尚而又穩妥的職業”。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雙親的讚同,朱宗堯報考了協和醫學院。那時,全國各地投考協和醫學院的學子很多,為了爭取好成績,朱宗堯在表哥鄭兆齡的指導下,積極進行考前各學科的複習準備。因此,早起晚睡便成了常有的事。由於疲勞過度,朱宗堯患了感冒,持續的高燒,讓他感到渾身無力,他的父母為此十分擔心。眼看進京參加協和醫學院預科考試的時間已日漸臨近,但朱宗堯的病卻一直沒有起色,這使朱宗堯心急如焚。朱家請來醫生為朱宗堯診治,被告知:朱宗堯感冒比較嚴重,尚需療養時日,如期進京參加入學考試恐怕已不可能。聽到醫生與父母的談話,躺在床上的朱宗堯難過地流下了眼淚。坐在 一旁的父母和表哥安慰朱宗堯說:不要太傷心了,來年還有機會,現在最主要的是先把病養好……朱宗堯說,自己精心準備了這些日子,就是為了參加今年的入學考試,我不能因為病就放棄了今年的機會。經過治療,朱宗堯的身體漸漸好轉起來,而協和醫學院的入學考試已經結束了。盡管如此,朱宗堯也沒有放棄進協和醫學院學習的願望,而是愈加強烈了,他征得父母的同意,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告別了父母,乘車隻身進京,直奔協和醫學院。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協和醫學院院長,用英語向院提述說了自己想做一名醫生,由於生病,延誤了入學考試的情況,並再三請求院長再給他一次考試的機會,他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這位外籍院長為朱宗堯立誌學醫的執著精神所感動,對朱宗堯說:“為一個人單獨設考場,學院尚無先例,我們需要研究研究,才能答你。請你先回去吧。”朱宗堯拉住院長的手懇切地說:我既然來了,就不打算回去了。我願在此等候您的研究結果。”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朱宗堯在院長辦公室的外邊焦急地等待著。時針已指向中午12時,從早晨離家到現在,朱宗堯還一直沒有吃喝任何食物。這時,院長辦公室的門打開了,院長微笑在走了出來,他和藹地對朱宗堯說:“我們進行了研究,一致同意你考試的請求,學院將為你單獨設考場,請你認真準備準備。”
朱宗堯帶著親人的囑托,帶著協和醫學院院長的希望,更帶著自己對學醫的渴求,充滿自信地走進了考場。他沒有應試入學必須考的全部學科,隻應試了英語和物理兩門課程,這或許是協和醫學院入學考試中最重要的兩科。當朱宗堯走出考場的時候,似乎感覺到了從來沒有過的輕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臉上漾出了獲勝者的笑容。朱宗堯再次來到了協和醫學院,與院長親切話別後,返回了天津。
在家等待考試結果的日子裏,朱宗堯有度日如年之感,他天天到家門口等著郵差的到來。一天,郵差終於給朱家送來了信函。朱宗堯接過信函,一行醒目的文字躍入了他的眼簾:“北京協和醫學院緘。”他迅速拆開信,“我被協和醫學院錄取了!”他拿著錄取通知書,急切地向父母的房間跑去,他要將這喜訊立即告訴自己的雙親。院子裏的大公雞似乎也被眼前的景象喜驚了,緊緊跟在朱宗堯的後邊跑,朱宗堯隻顧往父母那兒奔,並沒有注意到身後的大公雞,一不小心,將跟在身後的、自己喜愛的大公雞踢飛了。從此以後,朱宗堯考上協和醫學院,高興地一腳踢飛了大公雞的事就成為他母親逢人便講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