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李鴻章的一生與他的時代(32)(2 / 3)

在花費2,800,000兩贖回伊犁後,我們還要從歐洲招募一些體格強健的士兵為我們把守邊疆。因為俄國還很有可能再回來反攻我們。俄國的最終目的是漸漸滲入喀什葛爾,吞並浩罕,然後從印度後門繼續進攻直至完全侵占。不僅僅是中國,英國也飽受其侵害;李鴻章對英國公使明確表示,輔車相依,唇亡齒寒,中英兩國可以聯手對付共同的敵人。

我不敢大膽地說,為了大清的和平與安全我們應孤注一擲,拚死一戰,如今的世界風雲變幻,我國與西方國家的紛擾不斷,西方國家一直在覬覦我國主權,日本也想趁機吞並我國,現在,俄國又挑起事端。但如果我們屈服了,其他國家也會緊跟著提出新要求,不斷地壓榨我們,現在是我們下定決心對他們的要求說“不”的時候了,但要是我們現在拒絕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深入研究,但如果與俄國開戰的話,正義肯定是在我們這邊,道義上我們肯定是勝利的,然而真實戰場上的勝負則不會如此明朗。

不過我敢肯定的是,如果開戰了,俄國也無法打過嘉峪關(甘肅)。

就算俄國運氣好,勝仗連連,他也無法占領寧古塔(滿洲),中俄之戰是無法深刻影響我國的繁榮發展的。俄國在中國多耗一日,糧食就會多少一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總會到達彈盡糧絕的境地。對此,我們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現在,讓我們下定決心做出決定吧。這是證明我們將領是否有所擔當的時刻,也是證明大清國力強弱與否的時刻。現在,我們的將領聰慧英勇,正是行軍打仗的最好年紀;如果再過幾年開戰,就算左宗棠還仍然健在,他的精力肯定也不如現在了;而李鴻章年事已高,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我們的總體攻擊力必然會隨之下降;到那時候,如果我們才下定決心開戰的話,我們勝利的希望便變得渺茫了。

俄國強占了我國東邊的一些城市,在我國西邊也有駐軍,而北邊的一些城市則與其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因此,不管是在邊界線之內還是之外,我們暴露給俄國的弱點非常之多;在俄國與西藏的勾結之下,很快便會威脅到韓國。如果我們與俄國之間沒有屏障的話,戰場很快就會從邊境地區轉移都境內,到時候再後悔還有什麼用呢?

軍事準備隻是其中最基本的一方麵。不管我們是否簽訂條約,開戰是遲早的事,收複伊犁也會被俄國一拖再拖,而且,崇厚必須被處死。這並不是我的一己之見,而是我們國家全體人民的訴求。

朝廷要想當機立斷,迅速作出決策,必須依靠滿朝文武的通力協作;著手開展大膽地行動則需要大清所有官員的努力;向人們解釋真理站在我們這一邊是總理衙門的職責;而製定作戰計劃則需要皇上和皇太後的把握全局,放眼未來的膽識和魄力了。我所說的上述問題均是我國如今最為關注的問題。麵對如此緊張的局勢,我無法坐以待斃,也不能保持沉默。懇求皇上和皇太後能夠把我的奏折放到案前,與軍機處大臣一同閱讀並就相關事宜進行商議,早日作出抉擇。

附錄二

一些翰林院學士和54名官員聯名上書彈劾李鴻章。

1894年12月5日

這是一份關於彈劾朝中一位位高權重之官員——李鴻章,並要求他下台的奏折,因為他愚蠢無能,狂妄自大,他已經完全喪失了判斷是非的能力,在他的錯誤指揮下,我國損失慘重。

首先,在日本挑起事端,並煽動我國偏遠地區進行叛亂活動後,我們仔細閱讀了朝廷8月1日發布的宣戰詔書,並發現斥諸武力是皇上最終的手段。然而在最近兩個月裏,形勢出現了反複。我們接連不斷地聽到了我軍戰敗以及領地失守的消息,這讓每一個人都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而9月25日發布的詔書,更是讓舉國上下焦灼不已,詔書中說到,隨著戰爭的進行,頤和園中所有的慶祝活動被迫暫停,並呼籲所有中國人同仇敵愾,共同抵禦外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