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李鴻章的一生與他的時代(31)(3 / 3)

條約中列舉了36個俄國人可以自由通過的邊境關卡。這36個關卡所連接的國防線過長,使得我們在和平時期無法檢查每個過關的行人和車輛,而在戰爭時期也無法抵製撲麵而來的敵軍。這是拒絕該條約的第五點原因。

沒有哪一條法令允許一個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攜帶武器入境。那麼在這個條約中,憑什麼俄國人在沒有說明任何原因的情況之下,允許每一個俄國人帶槍進入中國呢?一大群俄國人突然從邊境湧入中國,我們怎麼可能分辨得出誰是商人而誰又是士兵呢?這是拒絕該條約的第六點原因。

在所有關於貿易和稅收的條款中,顯然俄國占了很大便宜;而其他國家看到後,定然會效仿,而漢口海關每年將會減少約一百萬兩關稅收入。這是拒絕該條約的第七點原因。

1864年的條約中,對兩國的邊界線進行了重新劃分。現在,俄國希望越過邊界線,擷取更多的領地,切斷我國與最南端八個土耳其斯坦城市的聯係。條約中規定的北方邊界是一塊不毛之地,十分貧瘠,而南方邊界則人口稠密,十分富庶。我們卻舍去富庶之地而懷抱礫漠,爭取虛名卻會招致真正災難。這是拒絕該條約的第八點原因。

我們允許俄國在伊犁、塔爾巴哈、烏裏雅蘇台、喀什噶爾、烏魯木齊、庫車、哈密、吐魯番、嘉峪關等地增設領事,這樣便便於俄國控製我國西北邊境地區。在俄國官員抵達之後,俄國商人將會隨之而來,而俄國商人進入中國之後,接踵而至的則是俄國士兵。他們將會漸漸擴張在中國的影響力,在潛移默化中侵占我們的主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客人將可能會變成我們的主人。在每一個具有法律意識的主權國家中,外國領事唯一能進駐的地區是沿海和邊境。但是像伊犁、塔爾巴哈、烏裏雅蘇台、喀什噶爾、烏魯木齊、庫車、哈密、吐魯番、嘉峪關等城市,並不在邊界線之上;如果每個國家都像俄國這麼做,大清十八省將會被外夷占滿。這是拒絕該條約的第九點原因。

如果允許俄國駐紮伊犁,那麼他們將會占領各個山脈的製高點,而我國處於北、西、南三麵受敵的境地,一旦發生戰爭,我們將十分被動。俄國占領伊犁,相當於阻斷了我們與北方地區以及西方喀什河沿岸的聯係,而剩下的可以耕種的土地寥寥無幾,我們無法放牧羊群,國家的財富實被掠奪一空。

恰可圖一直以來都是清政府對俄的貿易城市,俄國也從未將其歸還我國,在條約中,卻將其劃入自己版圖之中。這樣,想要從東至伊犁,必然會經過俄國的控製區域,我國的西大門自然便落入俄國的手中。那裏的人民被俄國驅逐,那裏的土地漸漸變得荒蕪,為了收回伊犁,我們還要賠付2,800,000兩賠款,但收回來的這片土地,沒有人口、沒有莊稼,這份條約除了帶給我們貧窮與荒蕪,還有什麼呢?這是拒絕該條約的第十點原因。

俄國為壓榨大清,不斷地提出各種無理要求,簡直就是一個盜賊和惡霸的形象;而崇厚竟然答應了對方很多無理要求,他的輕率和愚蠢簡直發揮到了極致。麵對如此喪權辱國的情況,皇上和皇太後定然會憤怒不已,定會立即召集內閣成員以及俄國公使,他們定會看到皇上和皇太後傑出的智慧和英明的決策。軍機處、總理衙門、朝中大小官員乃至整個大清王朝都要堅定地對這份條約說:“不”。那些不敢公然說“不”的人,是因為他們擔心一旦表明立場,則會立即引火上身。在我看來,他們根本沒有害怕的必要,就如我所說,我們是不可能簽訂這份條約的。當然,麻煩肯定會接踵而至,但如果我們為了怕麻煩而不敢改變,我們就是大清的罪人。

我們肯定不會簽訂條約,為此,我有四點強有力的理由來支撐我的論據:第一,朝廷當機立斷,很快就會做出一個決定;第二,一個大膽的行動即將提上日程;第三,真理站在我們這一邊;第四,一個計劃正在醞釀著(萬一戰爭到來的話)。

朝廷當機立斷做出的決定會是什麼呢?因為如上所述的原因,崇厚被處死。這就是我所說的“當機立斷做出的決定”。

大膽的行動又是什麼呢?俄國人欺騙了我們軟弱無能的使臣,並用恐嚇的方法逼迫他簽訂條約,在我們一步步的退讓之後,他得寸進尺,居然還不甚滿足。俄國作為一個大國,卻行事如此粗野,定然引起他國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