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懿宗迎佛骨,有史料記載:鹹通十四年(873年)三月庚午,唐懿宗詔兩街僧於鳳翔法門寺迎佛骨,是日天雨黃土遍地。四月八日,佛骨至京,自開遠門達安福門,彩棚夾道,念佛之音震地。上登安福門迎禮之,迎入內道場三日,出於京城諸寺。士女雲合,威儀盛飾,古無其比。製曰:“朕以寡德,纘承鴻業,十有四年。頃屬寇猖狂,王師未息。朕憂勤在位,愛育生靈,遂乃尊崇釋教,至重玄門,迎請真身,為萬姓祈福。今觀睹之眾,隘塞路歧。載念狴牢,寢興在慮,嗟我黎人,陷於刑辟。況漸當暑毒,係於縲絏,或積幽凝滯,有傷和氣,或關聯追擾,有妨農務。京畿及天下州府見禁囚徒,除十惡忤逆、故意殺人、官典犯贓、合造毒藥、放火持仗、開發墳墓外,餘罪輕重節級遞減一等。其京城軍鎮,限兩日內疏理訖聞奏;天下州府,敕到三日內疏理聞奏。”(舊唐書·懿宗本紀)
六、石佛興教 古靈州寺
靈州在唐朝佛教盛行,有龍興寺、廣福寺,後來曆朝曆代都一直延續,明朝地方誌中記載著古靈州有石佛寺和興教寺,石佛寺在“古靈州城北”,興教寺在“古靈州城西”,並且,都記載說是古靈州寺廟,今天仍然分別存在於吳忠市城北和城西,據考古專家考證,這兩個寺起碼都是宋、元時期的寺廟。今吳忠市早元鄉還有一個太子寺,相傳元太祖成吉思汗滅西夏時,先攻占靈州,大軍就駐在當時靈州城外今早元鄉這個廟宇附近,這時皇妃突然臨產,結果就在此廟生下皇子。後來,成吉思汗為了答謝,重修廟宇,取名“特賜寺”,後人叫太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