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因亂得位的宰相崔寧(2 / 3)

四、禦賜崔寧 稱霸西川

永泰二年(766年)二月,唐代宗為平息蜀亂,任命當年唐肅宗靈州即位的總設計師,此時已經是黃門侍郎、平章事(宰相)的杜鴻漸,兼任成都尹,山南西道、劍南、東川、西川、邛南等道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對崔旰非常懼怕,出得駱穀,計疑未決,正遇上崔旰派使者給杜鴻漸卑辭厚禮,送來錦緞數千匹。杜鴻漸貪其財,來到成都以後,軍州政事全都委托給崔旰,並且接連上表推薦崔旰。崔旰打敗了東川節度使張獻誠,盡奪其旌節。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杜鴻漸一再推薦,唐代宗隻好下詔加崔旰為成都尹,兼西山防禦使、西川節度行軍司馬,並親自禦賜崔旰名為崔寧。大曆二年(767年),唐代宗詔杜鴻漸還朝,任命崔寧為西川節度使。從此以後,崔寧依靠地險人富,大肆搜刮財貨,巴結朝廷權貴。崔寧特別安插兄弟崔寬在京師,賄賂宰相元載等人,被推薦出任禦史知雜事、禦史中丞;兄崔審也出任郎中、諫議大夫、給事中等官職。朝中安排有人,崔寧在蜀稱霸十四年,靠著西川地險兵強,橫行霸道,肆侈窮欲,甚至將官的妻妾也多被他淫汙,朝廷患之,對他卻沒有辦法,反而還累加崔寧為尚書仆射高官。

五、升任司空 再拜宰相

大曆十四年(779年),崔寧入朝,唐代宗升任崔寧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山陵使。後又代喬琳為禦史大夫。崔寧奏請以李衡、於結為禦史大夫,得罪宰相楊炎。原來崔寧最初依附楊炎,後來,又厚結宰相元載很久,而楊炎又出自載門,因此,楊炎大怒。當年十月,南蠻與吐蕃合兵進攻文川、方維、邛崍,接連攻陷州縣,士庶逃往山穀之中。此時,崔寧在朝,軍中無帥,唐德宗下旨督促崔寧還鎮西川。楊炎害怕崔寧歸蜀之後難以節製,就請德宗不要讓崔寧歸蜀,而建議發禁兵四千,朱泚所屬範陽兵五千進討,大敗南蠻和吐蕃,斬殺六千,生擒六百,饑寒死者八九萬。

六、節度朔方 綏靖北邊

建中元年(780年)十月,根據宰相楊炎的建議,唐德宗為了限製崔寧的軍權,明升暗降,下詔罷崔寧西川節度使,而改授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禦史大夫、京畿觀察使、靈州大都督、單於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使、鄜州坊州丹州延州都團練觀察使,假托讓重臣綏靖北邊,雖然給他委任名位一大串,而實際上,把他調出京師,而且處處派人防範。崔寧所任每道都專設節度使留後,有權自己直接向皇帝奏事,他們是實際上的節度使。如實際坐鎮靈州的就是朔方節度虞候杜希全,其任朔方節度使留後,是實際上的朔方節度使。王翃坐鎮振武,戴休顏坐鎮鹽州,呂希倩坐鎮夏州等,這些人多為楊炎所派,給他們的任務就是“伺寧過犯”。不僅如此,而且名為靈州大都督朔方節度使,但大都督、節度使本人崔寧,卻不讓住在北方重鎮、大都督府、朔方節度使府所在的靈州,而讓他住在偏僻的鄜州,在鄜州還派李建徽為節度使留後。然而,崔寧巡邊到夏州,與夏州刺史呂希倩同力,招撫黨項人,歸降者非常多。楊炎得知以後“惡之”,於是就把呂希倩召回朝,而另派神武將軍時常春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