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居功驕傲 招來大禍
王毛仲從王府家奴開始,持節朔方,官至一品“開府”,應該說是超常提拔,位極顯赫。但是,王毛仲不能把握自己,他越來越居功驕傲,而不知天高地厚,竟要求當兵部尚書,惹得玄宗不高興,王毛仲自己也怏怏不快。王毛仲與另一個禁軍首領大將軍葛福順聯姻,“福順子娶毛仲女”,關係密切,而與他一起從臨淄王開始跟隨李隆基的大將軍李守德以及左監門將軍盧龍子、唐地文、左右衛將軍王景耀、高廣濟等幾十個“萬騎功臣”高官,與王毛仲“相互依仗為奸”,橫行霸道。皇帝派中使去他家宣詔,王毛仲對他們特別蔑視不恭,甚至對皇帝的賞賜也不買賬。前邊說到其妻生子,三天洗兒,唐玄宗派太監高力士去他家傳聖旨,賜酒食、金帛,並封王毛仲剛生下的兒子為五品官位。玄宗問高力士:“王毛仲接旨高興嗎?”高力士奏道:“王毛仲接旨後,抱著他的小兒,對奴才和他的家臣們說:‘我這個兒子豈不可以做個三品官嗎?’”玄宗聽了以後大怒,說:“此人沒有朕的提拔怎能富貴?前邊討逆,毛仲非真心相助因而負朕,朕未嚐為意,今以嬰兒竟敢怨朕嗎?”高力士知道唐玄宗對王毛仲記恨,於是就對玄宗說:“北門奴官,皆毛仲私黨,不除之,必起大患。”後來,王毛仲曾出使太原,數年後,寫書信給太原尹索取甲仗。太原尹嚴挺之密奏玄宗,唐玄宗恐怕王毛仲等人謀亂,下決心整頓禁軍。開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下旨貶王毛仲的官職,詔書說:“開府儀同三司、兼殿中監、霍國公、內外閑廄監牧都使王毛仲,是惟微細,非有功績,耀自家臣,升於朝位。恩寵莫貳,委任斯崇。無涓塵之益,肆驕盈之誌。往屬艱難,蘧茲逃匿,念深惟舊,義在優容,仍荷殊榮,蔑聞浚悔。在公無竭盡之效,居常多怨望之詞。跡其深衍,合從誅殛;恕其庸味,宜從遠貶。可瀼州別駕員外置長任,差使馳驛領送至任,忽許東西及判事。”就這樣,唐玄宗的一個家奴,曾持節朔方防禦大使,軍階為大將軍,官位高居一階的開府儀同三司,爵位是最高一級的特進、霍國公王毛仲,被貶為瀼州(在今河南)別駕,別駕隻是州刺史的佐官。王毛仲惘惘出了京城。接著,唐玄宗又下詔,賜王毛仲自縊,誅王毛仲於永州(今湖南零陵縣)。
同時受到王毛仲牽連的“萬騎功臣”高官,多達數十人:左領軍大將軍、耿國公葛福順,貶壁州員外別駕;左監門將軍盧龍子、唐地文,貶振州員外別駕;右武衛將軍、成紀侯李守德(李宜德),貶嚴州員外別駕;右威衛將軍王景耀,貶黨州員外別駕;右威衛將軍高廣濟,貶道州員外別駕。王毛仲的四個兒子,也都奪官,貶惡地:長子、太子仆李守貞,貶施州司戶;次子、太子家令李守廉,貶渓州司戶;三子、率更令李守慶,貶鶴州司倉;四子、左監門長史李守道,貶涪州參軍。禁軍首領中,隻有陳玄禮一人,能夠“淳樸自檢,宿衛宮禁,誌節不衰”。平安史之亂,除楊國忠有功,封蔡國公,實封三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