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朔方防禦大使王毛仲(2 / 3)

四、閑廄監牧 官居開府

大將軍王毛仲作為皇家閑廄兼知監牧使,這個官職非同小可,他負責皇家苑林,畜養馬匹、禽獸以及種植林木。特別是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頒布《練兵詔》,命西北軍擴充訓練,任命太仆卿王毛仲為內外閑廄使、苑內營田使,全力負責全國軍用馬匹供應以及短缺馬匹的及時補充,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王毛仲功勞特別大。

唐玄宗任命的內外閑廄使兼苑內營田使王毛仲,部統嚴整,不避權貴,認真執法,“與牧事尤力”。在他統率、管理之下,苑中牧馬繁殖比最初成倍增加,初監馬二十四萬匹,後來發展到四十三萬匹,牛、羊等都增長數倍;收蒔茼麥、苜蓿一千九百頃以禦冬。出售死畜,售絹八萬。王毛仲招募僮一千多人為牧,負責放牧。每年收粟糧達數萬石,從不盜竊。三年以後,唐玄宗東封,王毛仲跟隨前往,取牧馬數萬匹,每色為一對,相間望去如錦雲。唐玄宗大喜,回來以後,就特別加封王毛仲為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是唐朝文散官最高的級別——文散官一階。在唐玄宗先天正位以後十五年間,隻有王同驕、姚崇、宋璟、王毛仲四人得此殊榮,官位至開府。唐玄宗還特別下旨讓張說寫了一首《監牧頌》,頌揚王毛仲監牧的巨大成就。張說《監牧頌》全名《大唐開元十三年隴右監牧頌德碑》,是研究盛唐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文獻。其中對王毛仲本人評價頗高。

五、委以重任 持節朔方

開元九年(721年)四月,蘭池都督康待賓反,唐玄宗先命朔方道行軍大總管王睃與隴西節度使郭知運以及天兵軍節度使張說征討。後又特別給王毛仲委以重任:命王毛仲“持節充朔方道防禦討擊大使”,也就是讓他來到靈州坐鎮。授權防禦大使王毛仲指揮戰爭,“與左領軍大總管王睃、天平軍節度使張說,東與幽州節度使裴袖先等人計事”。

防禦討擊大使,簡稱“防禦使”,在唐朝不多見,是唐朝武則天開始設置於夏州(今陝西橫山)的官職。按唐製,防禦使掌本地區的軍事,兼任所在州州刺史。作為皇帝特派的朔方道防禦討擊大使,在靈州的曆史上,王毛仲應該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王毛仲在靈州任朔方防禦討擊大使時間不長,不到一年。此外,唐玄宗還曾派殿中監王毛仲出使太原、靈州、幽州,“計會兵馬”。因此,王毛仲不止一次到過靈州。

六、玄宗寵幸 關係特殊

作為“萬騎功臣”的王毛仲與唐玄宗關係非常特別,從小作為臨淄王王府家奴,跟隨臨淄王李隆基左右服侍。在太平公主謀叛的關鍵時刻,王毛仲作為禁軍首領,幫助李隆基平息了叛亂。作為唐玄宗的閑廄使兼知監牧使,成就斐然,唐玄宗對他更加寵幸,與他的關係也更加密切。王毛仲雖有莊宅、奴婢、駝馬、錢帛,不計其數,但他卻常於閑廄側內宅住。每次入侍玄宗宴賞,王毛仲與諸王等在禦幄前,連榻而坐,十分親密,不分彼此。玄宗本人,更是幾天不見王毛仲,就非常想念,“如有所失”,接見到王毛仲時,往往“歡恰連宵,有至日宴”。

唐玄宗對王毛仲家人也特別恩寵。王毛仲的妻子被唐玄宗封為“己邑虢國夫人”;同時,唐玄宗還另外親自賜給王毛仲一個美女李氏為妻子,也封為“國夫人”。二夫人皆有國色,每次入朝見駕,玄宗都給她們很多賞賜。王毛仲有一女兒,出嫁吉日將至,玄宗召問毛仲有什麼需要?毛仲回答:“臣萬事俱備,隻少貴客。”玄宗說:“朕知道了,你就擔心宋璟一人,朕一定為你召客。”玄宗令到王毛仲女兒出嫁那天,宰相以下諸達官,都要去毛仲家赴宴。宋璟是個剛正大臣,本不想去,但剛剛擔任禮部尚書,不便違背皇命,於是到日中,才遲遲去王家賀喜,匆匆喝一杯喜酒,假裝腹痛,告別返回。王毛仲妻生子,三天洗兒,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給王毛仲剛出生的兒子送賞賜,並授給五品官。開元七年(719年),“進位特進,行太什卿,餘並如故”。開元十四年(726年),贈其父秦州都督,開元十七年(729年)又贈其父益州大都督。宮中宦官楊思冒、高力士等都不敢得罪王毛仲,見了王毛仲,都“常避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