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初唐大將薛仁貴之子薛訥(3 / 3)

九、朔方總管 征討默啜

開元三年(715年)四月,在戰勝吐蕃入侵之後,西突厥十姓部落歸降眾多,唐玄宗又下旨讓六十多歲的老將軍左羽林大將軍薛訥出任涼州鎮大總管,統領赤水(今甘肅武威西南)等軍,駐守涼州(治姑藏,今甘肅武威);同時任命左衛大將軍郭虔灌為朔州鎮大總管,統兵駐守並州,形成西東配合,以防突厥默啜,保衛西域安寧。就在這期間,後突厥可汗默啜發兵西侵,進攻西突厥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三部落,多次攻破三部落民眾。五月,唐玄宗調令北庭都護湯嘉惠和左散騎常侍也曾任朔方軍大總管的解琬率軍救援西突厥部眾,抗擊默啜。開元三年(715年)九月,唐玄宗再次起用老將軍,任命涼州道大總管薛訥出任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太仆卿呂延柞、靈州刺史杜賓客為副大總管,征討後突厥默啜。開元四年(716年)六月,薛訥等正準備率大軍征討默啜之時,默啜卻利令智昏地又發兵進攻北部的鐵勒部的拔曳固部落。但他被勝利衝昏頭腦,不加防備,竟然被拔曳固潰卒頡質略所襲擊斬殺,將其首級送交唐軍,唐朝廷將默啜首級懸掛街上示眾。默啜被殺以後,拔曳固、回紇、同羅、霄、仆固五部聞訊,都來歸降。

十、七十餘終 贈太常卿

後來,因為年事已高,老將軍薛訥申請“特聽致仕”,唐玄宗特別批準,薛訥回故裏養老。開元八年(720年)薛訥逝世,享年七十二歲。唐玄宗對這位事大唐四朝的老將軍逝世,十分惋惜,特別下詔贈大唐大將軍四朝老臣薛訥為太常卿,諡曰昭定。《舊唐書》給薛訥很高的評價:“訥沉勇寡言,臨大敵而益壯。”看來真有其父大唐名將薛仁貴之風。薛訥的弟弟薛楚玉,開元中期曾經擔任幽州大都督府長史。薛訥之子薛暢被唐玄宗任命擔任朝散大夫。

十一、薛訥三 子薛剛反唐

在中國曆史演義小說中,有一部《薛剛反唐》,其中的主人公,是薛丁山也就是薛訥的第三子。他曾經率領各路人馬反抗武則天,最終恢複李唐王朝。而薛剛的曆史原型是薛嵩。薛嵩是薛仁貴之孫,薛訥之子。他為人豪邁,以臂力騎射聞名。安史之亂爆發,他投靠安祿山叛軍,累戰有功,被安祿山封為鄴郡節度使。後來史朝義被唐軍打敗,薛嵩看到叛軍沒有希望,就以相、衛、洺、邢四州投降唐軍,被封為昭義節度使。在大亂之後的重建工作上,薛嵩在昭義節度使任上作出了很大貢獻,使昭義鎮很快恢複了生氣。薛嵩好蹴鞠,後被隱士勸,遂止,並圖其形於座右,以時時提醒自己。有人說這可能就是“座右銘”一詞的由來。薛嵩於唐代宗永泰八年(773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