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譯額頭滑下幾條黑線,頗為嫌棄地推開陳榮:“小嘴巴,閉起來。”

一把年紀,還跟個小孩似的。

“钜子,你速速帶弟子將剩餘的字模做好,一月後,我們開始印書。”

孔子雖開創了學在民間的先河,但縱觀諸多王朝,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學子還是少之又少。

戰國亂世,諸子百家都想盡最大程度將自己學派的觀點傳播出去,贏得世人認同。

“諾。”說罷,陳榮就要退下。

林譯趕忙將他攔下,“钜子且慢。”

想了想,林譯又讓小廝將荀子喊進來:“先生,勞煩您老人家來替我寫幾個字。”

“寫字?”荀子冒出一個問號。

“不錯,”林譯回道,“借您幾個人情,您替我寫給相熟的朋友寫幾封信唄。”

寫字是次要,主要還是要借人情。

“說半天,原來是想來我這討個人情,說吧,哪裏用得上老夫。”看出林譯有事要說,荀子嗬嗬坐下。

人家都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怎麼到他這,就是自己送上門人坑。

荀子搖搖頭,耐心聽著林譯的話。

“先生曾在稷下學宮任教,想必定是認識許多誌同道合的友人。”

雖有不解,荀子還是點點頭。

“這群友人裏,一定有許多人想自己的思想流傳百世。”

荀子繼續點頭。

不是他吹牛皮,能在稷下學宮任教的人,定有真才實學。

可為何才能出眾者甘願在一個小小的稷下學宮裏當夫子,不就是為了將自己的才學傳播出去。

“我準備開一家書坊,一家既寫書又賣書的書坊。”

咳咳,林譯的眼神有些飄忽不定:

“寫書,我這裏可以幫人寫自傳。您看,後世多少人殺紅眼,隻為了在史書上留下一言半語。

而在我這裏,不需要化身漢使,也不需要上陣殺敵,隻需要交上十金,就能有專人為他貼身打造一本自傳,並且能夠免費寄售,並且賣出的錢會按比例返還給傳主。

而且,書坊還會在每年評選出銷售量前十的傳主,加以宣傳。”

荀子撫了撫長須,皺眉道:“所以,你想讓我之前的同僚當書坊的傳主。”

林譯理直氣壯地點點頭,忽悠道:“先生的同僚都是學術界的大人物。出自傳,不但能增加自己的知名度,還能留下自己的思想,後來賣出錢了,還能增加一份收入,可謂是一舉三得。”

“聽著挺有道理的,可是總感覺哪裏不對勁。”

聽著林譯一頓忽悠,荀子喃喃自語。

“先生且看,印刷術已經造出來了,印書的效率大大提升。”

“先生別想了,您看這樣成不,前二十位寫的傳主,我都不收錢,您看您要不要當第一位。”林譯誘惑道。

這年頭,哪裏會有讀書人不愛出名。

荀子瞥了林譯一眼,“可……可這買賣能掙錢不?”

“我這買賣不求掙錢,隻求掙一份知名度。”

荀子愣了幾秒,最後還是點點頭。

林譯讓人飛鴿傳書,往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分別傳去的五十封信。

最先收到來信的嬴異人,不,現在應該被稱為嬴子楚的秦國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