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應該過著正常生活,結婚生子,工作後和一幫朋友玩玩音樂,而且肯定不會發生日本的意外。
如果這樣,也絕對是一種幸福。
十多年前的葬禮轟動全城,但形式簡樸,沒有珠光寶氣,也沒有一個個明星走秀似走入那條星光大道般的路的情景,圈內圈外的人都是一身便裝靜靜而來,最多的還是歌迷和朋友的守候。
從舞台上摔下受重傷的家駒,帶著許多未完成的心願匆匆走完31歲的短暫人生。甚至十多年過去了,一想到遠在冥冥的家駒,我們還是止不住會淚盈滿眶!BEYOND(成員有黃家駒、葉世榮、黃家強和黃貫中)堪稱香港樂壇最成功的“主旋律”題材樂團,對世界、對人生熱切關懷,使他們完全脫離了港台音樂慣有的傷春悲秋和個人情懷;對主流音樂的融合更令他們贏得最廣泛的歡迎。失去家駒的BEYOND雖然苦苦支撐著沒有解散,但是他們開始回頭走另類路線,失去了當年對大眾心靈的衝擊感,人們對BEYOND的輝煌記憶,永遠留在家駒時代。就是這個20多年前彈著吉他唱著搖滾的男孩,以他獨特的方式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生命,什麼是價值,什麼是平庸;同樣也是這個彈吉他的大男孩,讓無數的樂迷們知道了什麼是音樂,什麼是永恒……
再見理想
獨坐在路邊街角冷風吹醒
默默地伴著我的孤影
隻想將結他緊抱訴出辛酸
就在這刻想起往事
心中一股衝勁勇闖
拋開那現實沒有顧慮
仿佛身邊擁有一切
看似與別人築起隔膜
幾許將烈酒斟滿那空杯中
借著那酒洗去悲傷
舊日的知心好友何日再會
但願共聚互訴往事
一起高呼RockN‘Roll
——《再見理想》
家駒的光芒實在太強烈,無法忽視,但他從來沒向任何人擺過一絲架子,不能感覺到任何明星氣息。
除了工作,家駒的生活遊離娛樂圈外,他站在這個圈子的邊緣,走在現實和理想之間。
1980年的夏天,香港分外悶熱。8月的一日,在位於土瓜灣的嘉林琴行,卻有一夥年輕人不顧炎熱擠在狹小的空間裏,興奮的交流著音樂。其中,就有彈吉他的黃家駒,打鼓的葉世榮,及彈低音吉他的李榮潮等人。天色漸黑,這群青年才戀戀不舍的走出琴行,各自回家。
回途中,葉世榮不禁想起剛才在琴行的談話。葉世榮與這個琴行的老板相熟,常常來這裏玩。今天下午,他踏進門,發覺有幾個打扮得很“串”的青年在擺弄電吉他,他以為是顧客,便沒在意。這時店裏的夥計阿黃對他說——
“阿榮,找著你拍檔了嗎?”
“沒有啊,你快幫我找找啊”
“喏,這不是嗎”阿黃笑著對阿榮說道。
“他們幾位也好喜歡ROCK的……”
“嗨你也聽ROCK嗎”
“中呀,我最愛打鼓了”
……
世榮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年輕的吉他手,好像是姓黃吧,叫什麼名字世榮不記得了,但是他對音樂的認識令自己非常吃驚。有種奇特的感覺圍繞著世榮。回到家,世榮忍不住拿出剛才記下的電話號碼撥給對方,商定隔天到尖沙咀廣東道30號的通利琴行聚會。
這次聚會是令人難忘的,世榮不但發現了那個名叫黃家駒的青年在音樂誌向和自己很相近,而黃家駒也對和世榮一同來的那個人非常感興趣。那個人叫鄧煒謙(他的英文名是WilliamTang,即鄔林),也是彈吉他的。大家談定有時間就來通利琴行租BAND房練習。
為什麼不去世榮以前常常去的國際琴行呢?因為通利這個地方離彼此的家不遠,而且租金也公道。相比之下,嘉林琴行和國際琴行就太貴啦。更重要的是,通利琴行的經理林先生非常支持香港本地原創音樂,賣給他們幾個的樂器差不多是平價的,質量卻很不錯。這點,是黃家駒最滿意的。從此,通利琴行的BAND房裏常常可以見到三個青年賣力練習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