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我們喜歡上了對方。但是,現實表明我們之間還有一段距離。有一類人他們可以從一部愛情片跳到另一部愛情片,然後號稱跟1800個人有過戀愛關係。然而,麗塔不是這種人,我也不是。
“那一年的2月到10月,一切都變得不能再糟糕了。第一次婚姻正在觸礁。我和蘇珊買了新房子,而我隻在裏麵住了兩星期,我又接下了一部新片。我有兩個孩子,但我卻不能回家。我和蘇珊分手的最壞的後果就是我將親手判決我的孩子要過我在他們那個年紀所過的生活。我有一種可怕的罪惡感。食之無味,生活不再美好。我睡不好覺,這是一段痛苦的時光。”
正是在這樣的困境中,漢克斯遇到了麗塔,所以他才會真心實意地對《名利場》雜誌說“她拯救了我的生命和靈魂”。他說:“急於擺脫困境的求生欲給了我足夠的勇氣向麗塔求婚。她也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救我的人。在現時的美國,這聽上去像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對於我來說,這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並不認為我們同在演藝圈工作會是一個障礙,實際上,當我們走到一起後,我才發現我工作時的心態變得比任何時候都充實。我是在為我的家庭、我的妻子而工作,而我也感到她也認為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聰明的男人,這就是我們讓對方都感到快樂的原因。”
麗塔是移民的後代,父親阿爾是保加利亞人,母親多蘿西來自希臘。她與漢克斯同一年出生,但生活背景卻截然不同。她的父母在洛杉磯落腳後將原先的姓氏伊卜拉希莫夫改成了威爾遜,這是他們所在街道的名字,他們至今一直住在麗塔出生的房子裏。
在保加利亞時,阿爾是名政治犯。在獄友的幫助下,他逃出勞改營,跳上了一列火車,最終潛逃到美國。
與大多數離開小鎮到好萊塢打拚的女演員不同,麗塔所住的地方與製片廠隻隔了幾個街區,她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演員這一行當。
她是3個孩子中的老二,姐姐是教師,弟弟做了廚師。她從小就學會了如何靠逗人發笑而給左鄰右舍的孩子們留下印象。
10歲那一年,她出現在熱播電視節目《阿特·林克萊特的家庭聚會》(Art.I,inkletter’sHouseParty)中,得到的報酬是一支派克鋼筆、一頓豐盛的午餐和乘坐豪華轎車外出。從一個穩定、幸福的家庭走出來的她從未真正懷疑過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女演員。
她就讀的好萊塢高中是明星的搖籃,從30年代的朱迪·嘉蘭和米基·羅尼到40年代的詹姆斯·加納,從50年代的裏基·內爾遜到60年代的琳達·埃文斯和斯苔芬妮·鮑威爾斯,這些大明星們均畢業於此,其他還包括拉娜·透納、貝特裏絲·波特、約翰·裏特、卡羅爾-伯納特和流行歌星白蘭蒂。
高中時代的麗塔不僅漂亮可愛,而且是校足球隊的拉拉隊員。作為移民的女兒,她早早就學會了如何適應這種身份。她非但沒有讓她的出生背景成為一種拖累,反而有效地利用了這一點。她把自己打扮得很有異國情調,抹上黑眼圈,帶著一頂黑色鴨舌帽。這種裝扮使她鶴立雞群,很快便成為學校劇社的一員。
進入好萊塢高中的第一天,14歲的麗塔就被一個時尚星探盯上了,後者勸說她將簡曆和照片投給洛杉磯的妮娜·布蘭查德模特經紀公司。幾周後,她以少女模特的身份為著名的《時尚芭莎》雜誌拍攝了一組泳裝照片。
妮娜·布蘭查德曾為梅蘭妮·格裏菲斯和蕾妮·羅素等好萊塢女星早期的模特生涯出過力,她說:“麗塔當時還在上學,我記得從寄來的郵件裏看到了她的照片。我一周大約能收到1000份這樣的郵件,偶爾才能發現一張你感興趣的麵孔。多少年來,我隻簽過9到10個憑郵件應征的模特,麗塔就是其中之一。接著,沒用多少時間,她就開始為《時尚芭莎》拍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