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艱難建站(1 / 3)

“極地”號船脫離險境以後,來到一片沒有浮冰的海域。船長魏文良、隊長郭琨連晚飯都沒顧上吃,就率領幾名隊員登上“長城”小艇,去尋找新的航道和登陸地點。大約航行了1個小時,他們來到中山站左側的一個海灣,隊員們給它起名叫中山灣。這裏有座可供運輸艇停靠卸載的天然碼頭。碼頭岸邊的水深2米多,離中山站僅有500多米遠。但是,從陸岸到無冰海域,中間有一條約2海裏的浮冰帶,形態各異的浮冰、冰丘和冰山封鎖了海麵,這對運輸小艇來說無疑是極大的障礙。建站時間已所剩無幾,不允許再繼續等待,隻能是迎著困難做最後一拚。

考察隊立即組織人員實施爆破,將攔路的浮冰、冰丘一塊塊炸碎,為小艇和駁船開辟了一條航道。緊接著便打響了卸運物資的戰鬥。為了隨時躲避冰山的撞擊,“極地”號船沒有拋錨定位,而是在海麵上慢速機動,這給卸載增加了難度。吊運物資時,大船在漂泊,小艇在晃動,吊車的鋼索和鐵鉤在搖擺,要把幾噸、十幾噸重的大型車輛和建築材料,穩穩當當地從“極地”號船卸到小艇上,就必須在“三動”之中求一靜。考察隊員用兩根纜繩把小艇拴在大船上,卸載時兩者便可以保持同步行動。即便這樣,卸運物資時也是險象叢生。一次,吊車吊著一個兩噸重的變壓器往運輸小艇上放,隨著指揮人員的手勢吊臂在緩緩地轉動、下垂。突然,一排大浪打來,小艇在海麵上劇烈地晃動起來,已貼近艇底的變壓器的包裝箱一下撞在運輸艇上,隻聽啪地一聲,包裝箱裂開了,變壓器滑入艇底,差點被摔壞。

進入1月中旬以來,氣溫明顯下降,冰蓋下降風也更加猛烈、頻繁。白天疏散開的浮冰,到了晚上又凍結在一起,而且海麵又結成一層新冰,這就更增加了小艇和駁船航行的難度。操艇人員為了抓緊有限的時間卸運物資,采取兩頭吃飯一頭休息的措施。他們冒著隨時可能被浮冰夾擠和被狂風吹翻的危險,駕駛著小艇不分晝夜穿行在冰山和冰丘的縫隙之間。一個航次下來,一般都要4個多小時,有時長達17個鍾頭。航行途中,他們常常是靠船的推力頂開浮冰,用艇體推開冰塊,不是推進器被打壞,就是主機和舵機失靈。

一次,“長城”1號艇卸完建站物資返回“極地”號船,剛剛離開碼頭,便遭到密集浮冰的阻攔。一座座冰山和冰丘橫在航道上,大大小小的冰塊布滿了整個海麵。艇上隻有三名船員,一個在駕駛室裏操舵,另外兩個在船頭觀察冰情,運輸艇就像置身於迷宮之中,東折西轉,進行著蛇行運動。風力在逐漸增大,幾座冰丘在風浪的作用下,劇烈跳動著逼近小艇,一排連成一體的浮冰也朝他們漂來,擋住了去路。“長城”艇被海包圍了,隻好停止前進。三個人蹲在船頭,在寒風中監視著冰情的變化,他們又冷又餓,渾身不住地打顫。兩個小時過去了,浮冰在風力作用下,裂開一條縫隙,他們立即開動“長城”艇突圍。兩名隊員操起木杆撥開周圍冰塊,小艇擠進冰隙之中。

剛剛推開的浮冰很快又向艇體壓來,發出咯咯聲響,他們不得不重新退出,然後開足馬力再向前衝撞,艇首頂著堅硬冰塊艱難地前進。當他們衝出浮冰區時,兩座相距很近的冰山又橫在麵前。他們沒有別的選擇,隻有從冰山之間的峽穀中通過。小艇緩緩駛進狹窄的航道,兩座冰山的頂部幾乎連在一起,隻露出一線灰暗的天空。隊員們望著泛著寒光的陡峭冰崖,不禁毛骨悚然。此時此刻,如果一陣狂風襲來,小艇很可能被夾擊在兩座冰山之中。時不宜遲,他們開足馬力,迅速衝出這可怕的山口。

還有一次,來自海洋出版社的薑廷元和其他兩名考察隊員駕駛“中山”1號駁船,載著兩個集裝箱,離開“極地”號,駛往中山灣。海上正刮著七八級大風,翻騰的湧浪推著駁船上下顛簸,大塊的浮冰不停地撞擊著船體。太陽快要落山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駁船在冰區裏掙紮著前進。薑廷元在目不轉睛地觀察海麵冰情,並不斷用手勢向操船人員示意。忽然間,連接頂推輪和駁船的鋼纜被震斷,失去動力的駁船就像一塊木板,在風浪裏旋轉跌宕,隨時有被大海吞沒的危險。這時,負責押船的薑廷元見勢不妙,來不及去呼喚操船的隊友,便隻身跑向船尾去加固鋼纜。

駁船的甲板上結著厚厚的一層冰,寸步難行,他就爬著前進。就在他用力拖拽鋼纜時,一個大浪蓋過甲板,將他掀進海裏。頓時,幾塊又大又厚的浮冰漂來,把薑廷元死死壓在下麵,這位30歲的壯漢沒有呼喊救命,而是憑借自己高超的遊泳技能,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掙紮。不多時,他的手腳凍麻了,身體在不住地往下沉。他拚盡全力用手臂撥開浮冰,使頭部露出水麵,然後奮力向駁船遊去。在接近船舷的一霎那,他猛地向前一躍,一下抓住了掛在舷邊的碰墊。駁船停下來了,隊員們趕忙把他拉到船上。這時,薑廷元已凍得嘴唇發紫,渾身打顫,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隊友們把他扶到機艙,脫下自己的防寒服給他換上。第二天,這位鐵打的硬漢,又出現在建站工地上。

1989年1月26日,在拉斯曼丘陵舉行了中山站的奠基典禮。這天早晨,天空烏雲密布,刮起五六級大風,小艇通過浮冰帶有很大危險,所以參加奠基儀式的人數不得不大大壓縮。吃過早飯,考察隊領導、新聞記者和考察隊員的代表共10餘人,分4批乘直升機從“極地”號船來到中山站站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