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北公園的相親會結束了,呂臻和魏誌國的婚事也妥了。在賈雪的極力攛掇下,很快他們的婚事就辦了……其實就是在《天天英家菜》擺了兩桌,請過去外貿的老人和飯店的人吃了頓飯,大家湊了分子給他們買了些廚房用具送到新房,就大事告成了。
看見有人結婚,建瓴的媽媽也想把兒子建瓴的婚事辦了,就在酒桌上把自己的想法和一起來捧場的弟媳百強的媳婦何燕說了。這何燕是第一個愛湊熱鬧的人,何況又是自己大嫂的事呢,自然是極力讚成。她又想到侄子建瓴是百富實業的總經理,以後大事小情的也要他照顧,更該盡心。這麼的,兩個人約好了,第二天打扮打扮,去了一家婚慶中心,打聽打聽婚娶的流程和花銷。
這家婚慶的司儀是個極會來事的,見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家的兩位妯娌來了,立刻有求必應,全程陪同。立刻幫助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結婚的日子,定在了臘月初八。臘月就是十二月,雙月份,又是高寒月份,東北人最是喜歡高寒的;初八日,見八就發嘛,是生意人喜歡的日子。
第二一個就是場所,定在了九龍大酒家。那是濱北的最高檔次,這陣已經定不上了,但婚慶公司預留了不就可以了嗎!丁慧見安排得這麼好,心裏自然是喜滋滋的。就開始做準備了。
要說東北娶媳婦,說簡單就簡單,說繁瑣就繁瑣。為什麼?這就看你辦事人的態度了。如果想簡單,就像人家呂臻魏誌國,定兩桌酒席,親朋好友坐在一起,知會一聲,就可以了,想繁瑣的話,那可就有說道了。
按薑有原和英建瓴的想法,也就擺兩桌席,請了兩家的親戚和朋友就行了,賈雪兩口子是不挑不撿的,怎麼都行。但丁慧不行,她原本就是個極要麵子的人,何況還有個看熱鬧不怕大的兄弟媳婦何燕?這日裏丁慧給何燕掛了個電話,商量房子裝修和買結婚東西的事兒`。
何燕說:“嫂子,這可是咱老英家的最大的事啊,不能掉份兒,哪能這麼電話裏說,我到你家去。”
丁慧一聽,對啊,就說:“來吧,我等你。”
兩個人於是就在英家老大家見麵了,丁慧找來了筆和紙,開始列單子了。何燕在紙上寫下了一。
丁慧說:“先說房子吧。房子怎麼辦呢?”
何燕說:“到你家嘛。你家現在三口人樓上樓下住了三百多米,給小兩口到出一間來做新房不是挺好嗎?”
丁慧:“對呀,就騰一間。把你大哥的書房騰出來好不好?”
何燕:“不好。那是大哥的輝煌。過去創業時,多少大事就是在那間房子裏策劃的,不能騰。我看就在建瓴現在的臥室,二十多米,在外麵裝個連在一起的、小一點的衛生間……總不能讓新媳婦喝多了酒,跑十多米外去上廁所吧?”
丁慧一想,也對,就同意了。在後麵畫了鉤。
何燕有寫下了二。
丁慧說:“該是首飾了吧。”
何燕說:“對,是首飾。”
何燕:“當然得帶著兒媳婦啦。你約有原,她有時間我們一起去。”
下一項是買衣服。排到首飾後麵。到時再說。
於是第三天開始逛首飾店了。
她們事先並沒有商量到那個首飾店。但出了門,何燕就左拐右拐的指揮著薑有原將車開到了市裏最大也是最高檔的首飾店。當她們坐了滾梯上到四樓精品室時,丁慧才發現自己像條牛似的被何燕牽了鼻子:四樓的首飾都是給那些逛會所的高官和外國商人準備的,自己來到這裏太奢侈了。
但她不能說。多年來在上層社會或準上層混的神經告訴她:就是不買也不能在現場打退堂鼓,那樣會被濱北所有有錢人看扁。她這時看著一臉壞笑的何燕,知道了把她引到這裏的意圖了:就是要出她的醜,報雲鵬投資來核實時沒幫她家說好話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