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益陽市2013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語文學科評價報告(1 / 3)

語文命題組劉亞平

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是兩考合一的考試,其基本任務是檢查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否達到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規定的水平,同時,其考試成績也被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在現階段,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語文考試采取紙筆測試的形式。

第一部分學科評價標準

初中畢業語文學業考試以國家教育部《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1011年版)》和省教育廳頒發的《2013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為依據,其評價內容包括本階段學生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麵。

本學科的學業考試應該實現四個有利於:①有利於全麵、準確反映初中畢業生本學科的專業水平;②有利於引導新課程的實施,全麵落實《課程標準》的目標;③有利於學生和老師的發展;④有利於高中學校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擇優錄取新生。

第二部分內容分析

一、命題原則

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是一項嚴肅、細致的工作,其思想性、政策性、科學性均很強。為此,我們在命題前確定了如下命題原則:

1.全麵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

根據《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1011年版)》和《2013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要求,處理好課程目標中三個維度的關係,注意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交融、整合,體現語文課程目標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語文學業考試應注重考查語文的積累,注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識的能力。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考查應有機地滲透在具體的考查內容中。命題兼顧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麵的內容。

2.體現教材特點,為全市語文教學導向

我市從2010年秋季起使用北師大版語文教材,2013年是該套教材使用以來的第一屆中考。北師大版語文教材與人教版及語文版等教材比有很多不同之處,如比較閱讀是其編寫意圖和特點,貫穿於初中教學全過程,因此在命題時必須考查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的古詩文50篇(首)在本套教材中隻有26篇(首),為不增加學生的負擔,不宜將課程標準推薦背誦而未編入教材的其它古詩文納入考試範圍……

3.兼顧畢業考試與升學考試雙重性質

一方麵必須從我市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出發,考慮不同地域、不同發展狀態的學生實際,盡量降低難度,客觀、公正地衡量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學業水平,確保及格率和平均分達到相應的要求。為此,命題時要處理好教材內容與課外語言材料的關係。現代文閱讀的測試材料一般從教材以外選擇,同時注意所選材料的難度和教科書文本相當或相近。文言文的閱讀材料應該是淺易的,以課內的語言材料為主,但要避免死記硬背詞語解釋和現成譯文。同時,降低難度不等於不要梯度,如果學生的成績太過接近,就不利於高一級學校招生,因此,試題要有一定的區分度,由易到難,有適當的稍難題和較難題。

4.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創新

近幾年來,我市語文試卷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模式,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我們應該基本保持這樣的模式,以便於老師和學生備考。同時也要力求創新。如閱讀材料恢複到四篇(段),兼顧文言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文學性作品的考查;作文題由二選一改為一道題;實行網上閱卷,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等。

5.堅持試題的教育性與科學性

命題應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經驗水平,選擇文質兼美的作品作為閱讀測試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內容的價值導向和語言表達的規範性。

語文試題應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征,要重視語文積累與運用的考查,重視祖國語言文字獨特的人文價值導向。試題要盡可能淡化文體知識,堅決杜絕死記硬背名詞術語的現象。

作文命題應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設計好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的試題,有利於學生表達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充分利用客觀題知識覆蓋麵廣、便於閱卷的特點,充分發揮主觀題考查學生探究能力和綜合素養的作用,製訂清晰的評分標準,確保不同評分者的評分一致性。不斷完善測試題型,以便更好地測查學生的語文水平,全麵地反映學生的語文素養。杜絕偏題、怪題、錯題。

6.合理確定試卷結構,增強試卷的整體感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選擇恰當的測試方式,靈活地設置題目。做到板塊清晰,結構合理,整體感強。

二、命題與審題工作

命題人員共4人,市教科所語文教研員劉亞平任組長,其餘3人為區縣教研員和一線教師,除1人為中學一級教師、第一次參與命題外,其餘3人均為中學高級教師,多次參與命題。所命試題全為原創題,從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麵考查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維度的達成情況。試題表述準確,題目設計科學合理,具體情況見附件。4人同時擔任審題工作,交叉審題。

三、評卷工作

南縣獨立評卷,其餘區縣(市)由市教育局組織集中評卷。

實行網上評卷,評卷前進行了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兩個方麵,一是熟悉網上評卷的操作規程,二是熟悉評分標準,對主觀性試題(如作文題、開放性試題)製定了評分細則,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評分的主觀隨意性。作文嚴格執行三人獨立評卷,確定了誤差值(作文總分50分,誤差值確定為5分,在誤差值範圍內的作文取兩位評卷教師的平均分,在誤差值範圍之外的試卷進行三評)。安排有專門的質檢員,在評卷過程中,對既定評分標準無變動。

四、考試效果

考試效果良好,得到不同層次考生和學校的普遍好評。試題創新之處、試題考查應用意識的情況、試題科學性、典型試題分析等後文細敘。

第三部分試卷分析

一、基本情況

本套試卷共三道大題(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27道小題。試題卷16K6版,答題卷為A3紙一張(正反兩麵)。卷麵總分為120分,其中客觀題型35分,主觀題型85分。客觀題中選擇題18分,填空題9分,默寫題8分;主觀題中簡答題35分,寫作50分。從各認知層次的賦分及比例來看,識記14分,理解16分,分析綜合15分,欣賞評價8分,表達應用64分,探究3分。全套試卷容易題99分(作文50分計入此項),占82.5%,稍難題11分,占9%,較難題10分,占8.5%。試卷預估難度(P值)為0.7。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全卷從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五個方麵設題,全麵考查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給目標的達成程度。主要知識點的覆蓋率達87%左右。以下為試題命製藍圖設計表:

(注:“考點內容”欄目下的數字表示《2013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的相關考點)

益陽市2013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語文試卷本著“緊扣考標、貼近教材、聯係生活、穩中求變”的原則,在試卷結構、試題內容、命題思路等方麵特點鮮明,亮點突出。

第一、特點鮮明

(一)結構特點

1.板塊清晰。試卷仍由積累與運用、閱讀、作文三個部分組成,全麵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語文能力。

2.層次感強。試卷各板塊考查內容遵循先知識後能力、由易到難的命題思路。積累與運用部分:識記字音字形—詞語運用—病句辨析—語言連貫—修辭運用—名句積累—語文綜合性學習;閱讀:古詩詞鑒賞—文言文閱讀—實用文閱讀—議論文閱讀—文學作品閱讀。

3.量分權重合理。三大塊分值分別為30分、40分、50分(總分120分),其中主觀題共85分,占總分的70.8%。

(二)內容特點

1.考查覆蓋麵廣。考點覆蓋率達87%。

2.試卷難度合理。體現“以水平考試為主,兼具選拔功能”的原則,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比例為8.2︰0.9︰0.9,平均分期望值為85分,實際平均分為86.61分。

3.注重三維目標的落實。試題中名著閱讀、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閱讀、作文等題均體現了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效考查。

4.選材緊扣考標,關注生活,貼近時代,重視名家名篇,經典性與可讀性並重。積累與運用部分的選材在內容上涉及到“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文學藝術創作、中菲南海問題、中國夢、城市創衛、中日關係、“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好聲音”、學校陽光體育等,“正能量”“接地氣”等詞語的理解進入了考試範圍。閱讀材料的選擇突出了思想文化價值的導向,表現出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所選材料均為名家名篇。古詩詞鑒賞所選的王之渙的《涼州詞》,文言文對比閱讀所選的周敦頤的《愛蓮說》與李漁的《芙蕖》(節選),實用文閱讀所選的茅以升的《橋梁遠景圖》,議論文閱讀所選的劉熙的《善待挫折》,文學作品閱讀所選的梁衡的《夏》及節選自錢鍾書《圍城》中的《夏夜》,這些文章語言規範,主題明確,情感態度價值觀導向好,且難易適度,可讀性強。

(三)設題特點

1.緊扣考標。命題緊扣《2013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總目標,全麵考查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狀況。全卷27個考題共涉及到考標中33個考點。

2.貼近教材、注重能力考查。命題充分體現貼近課本、學在課內、考在課外的特點,積累與運用部分絕大部分試題依據教材命題,名著閱讀材料選自九年級上冊《李逵見宋江》,古詩詞鑒賞和文言文閱讀材料直接來源於教材,現代文閱讀材料全部選自課外,重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3.把握時代脈搏,聯係生活緊密。第8題“語文綜合性學習”(8分)關注當下中小學生的體質狀況,倡導搞好學校“陽光體育”活動,三個小題分別考查了“概述信息”“聯係生活、學習實際,綜合運用語文”“根據對象場合,文明得體、有針對性的表達”等考點,材料主題鮮明,題目綜合性強。

4.穩中求變。今年語文試卷的結構、題型、設題思路與往年基本一致,具有相對穩定性,以利於初中語文教學,但在某些方麵作了調整,如單獨設題,加強對學生寫字水平的考查;增加了對古詩詞鑒賞的考查;為落實北師大版教材比較閱讀的編寫理念,全卷共設置了兩個比較閱讀題,一是文言文閱讀,二是現代文文學作品閱讀;作文雖仍然是給材料的命題作文,但由原來的限製文體(要求隻能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變為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這樣更便於發揮學生的寫作水平,且在寫作要求中強化了“感情健康”的要求;設置了一些探究題,以及與生活實際相聯係的開放性試題……

第二、亮點突出

我市2013年畢業學業水平考試試卷有如下亮點:

1.基礎性:(1)重點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試卷中容易題在80%以上。(2)緊扣教材的基本篇目,無偏題怪題。如第7題考查名篇、名句的識記,1~6冊教材中的名篇名句均有涉及。(3)緊密聯係學生生活實際。試卷主觀題能麵向全體學生,立足於學生生活實際,如語文綜合性學習題、作文題等。

2.針對性:(1)針對考試標準、教材。2013年我市的中考語文試卷在命題過程中,始終以考試標準和教材為依據,依考點找材料,在材料中找考點。(2)針對考試功能與地區實際。針對考試功能主要體現“以水平考試為主,兼具選拔功能”的原則;針對地區實際主要考慮了我市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城鄉之間及縣域之間的差異,因此在基礎知識題與能力題的數量及賦分權重、課內課外取材的比例、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等方麵,盡量以“我”為主,形成本地區的試卷特色。(3)針對課改走向及初中後教育學生的發展。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為適應新形勢,今年我市的中考語文試卷三維目標體現得更明晰。同時,初中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關鍵時期,隻有紮紮實實打好語文基礎,才能為學生以後的語文學習提供強大的能力支撐。因此,多年來,我們的命題思路始終突出語文知識的重要地位,以此引導學生以教材為載體紮紮實實學語文,在紮實的知識基礎上形成語文能力,為初中後教育打好基礎。

3.開放性:(1)注重聯係現實生活。今年我市的中考語文試卷在材料的選取方麵,著意關注時代熱點話題與社會實際。(2)注重知識遷移。如現代文的閱讀。(3)重視生成。今年我市的中考語文試卷中的開放性試題盡量貼近學生生活與思維,有較大的生成空間。

4.人文性:(1)內容貼近學生需要,選材關注學生興趣。現代文閱讀中劉熙的《善待挫折》、梁衡的《夏》等都是學生喜愛的名家名篇。(2)思想健康向上。試卷將三維目標有機融為一體,其情感態度價值觀始終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時代精神,體現年輕一代的精神風貌。(3)題幹嚴謹親切。今年我市的中考語文試卷在題幹的表述方麵也很用心,盡量做到簡明嚴謹,語氣親和。

二、試題分析

《2013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規定的考試內容為38個考點,本套試卷共考查了其中的33個考點。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該大題難易適中,命題的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內容涵蓋廣,注重詩文名句的默寫,注重考查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這一部分共有9道試題,涉及到考標的11個考點。

第1題,本題考查字音的準確認讀。材料來源於七~九年級各冊教材。四個選項重點考查了形似字、多音字的讀音。“炙”與“灸”,“綽”與“淖”,“慍”與“溫”等都是容易讀混的形似字;而“塞”“省”“炮”等是常見的多音字。本題答案為B,“纖”應讀x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