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秋到黃花 晚節馨香 陳廷敬(1)(2 / 3)

二八佳人意欲遊,小生願作過河舟。揚起粗手接細手,低下鳳頭倚龍頭。一朵牡丹斜插背,半江風月滿江流。

輕輕放在平沙地,默默無語兩兩羞。

老師看罷,覺得既可笑又無奈,隻好免了這頓打。

從他兒時這件小事足可看出他非凡超人的智慧,也讓我們從中看到一個與正史當中所記載的宮廷閣老所完全不同的形象,帶有更多的民間演繹的詼諧成分。

入主南書房長伴在君側

大約在順治十五年,陳廷敬在二十歲時考中進士,初名敬,因為當時科館選有同名者,所以順治帝特地在他的名上加了“廷”字,這樣用以相區別,後陳廷敬索性上奏改名為廷敬。在三十四歲的時候任康熙皇帝日講起居官注,侍直內廷,兼記注與講解經史於一身,除了將皇帝的一言一行記錄在簡冊以外,更為重要的是還要和年輕的康熙皇帝切磋學問,交流思想。正因為如此,擔任日講起居注官在當時是極為令人羨慕的美差,因為這件事情不僅僅意味著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更重要的是他意味著以後很可能會成為當朝統治者的肱股之臣,而且會為以後仕途的發展鋪平廣闊的道路。當時一些人正是利用這一特殊的職位,極力通過在和皇帝的朝夕相處當中,展露自己的才華,以此獲得當朝天子的賞識,為日後飛黃騰達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陳廷敬也不例外,而且確實他也算是一個幸運兒,一路平步青雲,一直登上了權力的巔峰。可以這樣說,如果任日講起居注官使陳廷敬獲得了接近康熙皇帝的機會,那麼入主南書房就使他進一步獲得了參與國家機密的權力。而這一切注定成為他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在他三十六歲那年入主南書房使他成為康熙朝政治核心機構的一員。我們從表麵上看,南書房翰林的主要職責主要是為皇帝講解經史、按皇帝的要求編纂書籍、奉旨進行詩詞唱和,其實實際上他還承擔著協助皇帝進行決策,為朝廷起草機密聖諭等任務,可以說南書房是康熙皇帝為自己創設的一個機密決策核心機構。自此以後,陳廷敬的政治地位逐漸穩步上升,開始了他政治生涯的黃金期。在他三十九歲的時候任禮部尚書,四十八歲時任左都禦使,五十歲任戶部尚書,六十二歲出任吏部尚書,六十四歲奉旨掌管南書房的一切事務,這雖然隻是一項非正式的,但卻又十分重要的內廷職務,陳廷敬是繼張英(張為康熙最為倚重的漢族大臣之一)之後掌管南書房事務的,標誌著他政治影響力的巔峰時刻已經到來。六十五歲時陳廷敬出任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之後便成為名副其實的輔政大臣。他的一生仕途可以說是出奇的平坦,這在中國的封建王朝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陳廷敬一生當中基本沒有什麼大的政治風波,也算不上什麼傳奇人物。

沒有一般人在官場上常出現的宦海沉浮,從他整個的政治生涯來看,陳廷敬是一步一步,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和甘心效忠皇帝,憑借他謹小慎微的性格,逐漸獲得最高統治者的信任和器重,進而逐步登上權力的高峰。

丈夫得時展壯略坐擁爵印揮旌旄

陳廷敬是在一個特殊的曆史時期登上政治舞台的。

清朝在中國的封建王朝曆史上是繼元代之後第二個由異族統治的朝代,這一切在漢族文人的心目當中投下了重重的陰影,以中原傳統文化自居的文人對以武力征服天下的滿族統治者頗為不滿。而且清軍在征服中原的過程當中采取了許多野蠻的行徑,所以清朝初建立的順治、康熙年間,明清易代的慘痛曆史還是許多漢族讀書人心目當中揮之不去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