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1 / 1)

聽著大叔輸的話,木曉雨不由的感到一陣心酸。是啊,不說在將來,就是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衣來生手飯來張口的行列。什麼事都靠父母,還不懂得父母的苦心。隨意的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甚至還有不少人埋怨父母不能給自己提供富裕的生活。

“大叔,你說笑了。”雖然是這樣想,但木曉雨手上的功夫卻一點也不慢的回道。

“嗬嗬!”看到木曉雨的菜挑好了,賣菜的大叔笑了笑,不再說話,手腳麻利的給木曉雨稱菜,算賬。

……

“姑娘,下次再來。”

“我知道了,謝謝大叔!”

之後,木曉雨又在別的地方,買了不少的東西,兩隻手都快提不下了。提著這些東西,木曉雨的心裏又一種別樣的滿足。

爸媽,平時上班辛苦,今天我一定要做一桌好吃的給他們補補。回家的路途中,木曉雨如是想到。

甚至連菜譜木曉雨都想好了。

第一道紅燒肉

提起紅燒肉,我們自然不能忘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

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了上層,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其實,那個源遠流長、名響大江南北的東坡肉說穿了也就是紅燒肉。考究紅燒肉的曆史,確實難以說清楚它產生於何時、何地,不過,由於東坡先生孜孜不倦的努力,從他那時起,紅燒肉就正式的走上了曆史的舞台。“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這首蘇東坡的《食豬肉》詩,不難看出蘇老先生不僅是“每日早來打一碗”般的“好吃”,而且,還深諳紅燒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烹飪之道,這一切真的值得我等這些好吃紅燒肉而懶做或不會做的“好吃懶做”之徒學習。

健康功用:健脾、益氣、補血、補腎、滋陰

主料:五花肉、小蔥

輔料:幹山楂、紅糖

耗時:15分鍾

1。小蔥的蔥白蔥綠分開處理,蔥白切段,蔥綠切末;紅糖用刀拍成小塊

2。鍋中倒適量開水,將五花肉塊和蔥白下入,焯5分鍾後撈起,鍋洗淨

3。將焯過水瀝幹的五花肉倒入幹淨的鍋裏,小火煎(不放油哈)

4。煎至肉表麵有些焦黃(不要炒的太焦,因為待會還要繼續炒的),並滲出一些油時,下入紅糖塊,小火翻炒均勻。(如果用的五花肉肥肉多,出的油多的話,為了避免油膩,可以盛一部分油出來,另外炒菜用)

5。小火慢炒至糖融化,期間要不斷的翻炒,一是避免糖粘鍋,二是使糖汁裹在肉塊上

6。倒入適量開水,水量沒過肉塊就行,下入山楂片,小火煮30分鍾左右

7。30分鍾後,轉中火(動作快的可以用大火),加1勺老抽,適量鹽,不停翻炒——最後“收汁”的這一步很關鍵,一定不能走開,要不停翻炒,使湯汁包裹在每塊肉上

8。最後撒上蔥花即可

就這樣,一道香噴噴的紅燒肉就做好了。

第二道春筍燜雞塊

健康功效:

春筍:消痰、清熱、富含胡蘿卜素

雞肉:溫中、補精益髓、益氣

花椒:溫中、止瀉、止痛

1。春筍備用

2。雞肉備用

3。生薑、大蒜、花椒、大料、香葉、桂皮備用。

4。竹筍去皮去老莖,切成片後焯水

5。瀝幹水備用

6。雞肉塊大塊

7。焯水後備用

8。油鍋燒熱,下入適量的白糖翻炒,然後下入雞塊

9。炒上微黃後加入適量的料酒,生油,和老抽。

10。翻炒均勻,下入做法3備用的材料

11。炒出香味,加入適量辣椒醬

12。倒入焯好的筍片。

13。翻炒均勻,加入適量水

14。小火慢煮,使雞肉軟爛入味

15。收汁,調入適量的鹽即可。

這樣,第二道菜也就搞定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