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圖以禱告祈求上帝的祝福來取代自己所付出努力的行為,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也是人性懦弱的表現。——牛頓
“我一定要超過他!”
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裏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遊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平時牛頓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意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他精心製作的一個水鍾,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讚許。
有時,牛頓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做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製度很嚴重,中小學裏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
有一次課間遊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牛頓製作看書架
艾薩克·牛頓出生在英格蘭林肯郡的伍爾索普村,父親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母親在他5歲時改嫁他人。牛頓和外祖母生活在一起,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但牛頓從小酷愛看書,尤其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兒,如風車、木鍾、記時鍾和折疊式提燈等。
在一個冬天的夜裏,陣陣寒風在夜幕中裹著漫天的雪花撲向伍爾索普村,仿佛要把人們家裏僅剩的一點溫暖也要奪走。在牛頓家裏,由於年邁的外祖母無力存儲更多的燒柴,屋裏涼颼颼的,呼吸都帶著哈氣。10歲的牛頓把外祖母的臥床挪到還有些溫暖的壁爐旁邊,安頓外祖母休息。
牛頓回到自己冰冷的房間,他頓時打了幾個寒戰,感覺自己房間裏的溫度與室外相差無幾。在這樣冰冷的房間裏幾乎無法入睡。牛頓想了想,決定上床蓋好被子看書。牛頓半臥在床上,把兩隻胳臂伸出被子外,拿起一本書看著。
可是,沒過多久,牛頓就感到捧著書籍的兩臂酸疼,不得不把書籍放下來休息。而他又被那本書的內容吸引著,不忍放手。如何解決又能在床上躺著看書;又不至於手臂疼痛的問題呢?牛頓琢磨著做一個能夠在床上躺著看書的工具,或是能夠支撐書本的支架之類,他的腦海中開始浮現各種造型、各種材料和各種製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