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被選為國會新議員(1 / 2)

牛頓的《原理》出版後不久,哈雷發現這位巨人已是筋疲力盡了,因此勸他暫時脫離科研工作,靜心休養一段時間。經過多次督促,牛頓終於接受了朋友的勸告,準備休養一段時間。

這時的英國社會已經在革命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資產階級的社會製度。1689年,國會選舉新議員,牛頓被校方選為代表劍橋的國會議員。在47歲的時候,他被選為國會議員,離開劍橋,來到了倫敦。但是,牛頓在議員生活中,過得並不愉快。他原本是一位以研究為生活重心的科學家,如今要他離開實驗室,整天為開會及接待客人而忙碌,實在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由於牛頓對於政治沒有絲毫的興趣,所以在擔任議員的一年當中他幾乎都保持沉默,從來不曾在議會中發表任何演說,他僅僅說過一句話:

“守衛長,麻煩您將窗戶關好。”

牛頓雖然在議會中沒有發表過任何言論,但他所代表的自由與民權的鬥士,仍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文豪馬克列曾說:

“在默默無聞的議員中,牛頓那突出的額頭和沉痛的表情,表現了維護學術自由與宗教自由的強硬態度。”

牛頓在當了國會議員後,生活還是非常窮困,劍橋大學的教授們很同情他的處境,都為他奔走。但經過種種努力,仍無法替牛頓找到好的職位。

由於牛頓對一些政務工作不怎麼了解,還可能是由於他的性格內向,原本就不愛說話,因此他在議會當中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然而,倫敦的社會場景給他帶來了新的生活內容,也帶來了新觀念,他的思想開始慢慢改變,他不再總是一個人蹲在實驗室裏做實驗或者坐在書房裏寫作。

他交往的人多了,並且經常被邀請出席皇家學會會議,和老朋友聚會,和新朋友結識。還接觸了一些上流社會的人物,其中包括王公大臣、皇親貴族、政府官員。

自從牛頓發明了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開始一直到《原理》出版流傳,他在英國科學界已經非常出名,在社會上也有些名氣了。雖然牛頓為英國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在社會上有了這樣的名氣,可是因為沒有錢、沒有地位、沒有身份,牛頓仍無法過上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

不管怎樣,隨著牛頓在倫敦生活環境的改變和交往的頻繁,他的應酬變得也越來越多,他在伍爾索普家鄉的弟弟妹妹們以及親戚朋友以為牛頓進入了上流社會,紛紛伸出手來希望他接濟;而牛頓又是一個本不看重錢財的人,因而每次都慷慨解囊。但是這樣一來,他的財政就出現了危機。

在任國會議員期間的主要收入仍然是教職收入,他還沒有辭去盧卡斯講座教授的職位,他還需要經常回到劍橋大學去講課或者做研究工作。

當時他的年薪收入約200英鎊,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筆收入是可觀的,但是要拿到上層社會去,卻是捉襟見肘的。隻有到這個時候,牛頓才感到了錢和地位的重要。

1696年,牛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由一位躲在書齋裏的學者搖身一變,成為了官場上的風雲人物。

3月19日,一封載著幸運的信件送到了牛頓手上,這是蒙德科寫來的。信中寫道:

由於造幣局監督奧博特裏先生,調任海關稅務委員會委員,原來的職位因此出缺。前一陣子國王向我表示,要請你繼任造幣局監督,不知你覺得如何?

我認為這職位很適合你,而且這是一個僅次於局長的職位,年薪約為五六百鎊,這裏的工作不會太繁忙,所以不會占用你多少時間。

請盡快來倫敦,一切必要的手續我會替你辦。

蒙德科是牛頓曾教過的學生,他畢業後選擇了從政,一路高升。17世紀90年代末,他對英國的政務有著重要影響。他與牛頓的私人交情很深。

英國自伊麗莎白女王時代采金本位製以來,因為銀幣是用粗劣的合金製成,所以常常被偽造,以致銀幣價值一落千丈,物價飛漲,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對國外的信用也喪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