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於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鍾的時間中獲得成功。——牛頓
牛頓的專注精神,在科學界是出了名的。他對科學陷入了一種癡迷的程度,勤奮已不能準確表達他對科學的執著和熱愛了。他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研究上,甚至在吃飯時,睡覺時,哪怕一分一秒也不浪費。
正是他的這種對科學的態度,在生活中也鬧出了許多笑話。
有一天,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突然有人敲門。
“喂,牛頓,快開門呀!”那人大聲喊著。
牛頓走出來一愣。
“您是?”
那人走過來握著牛頓的手說:“怎麼,把我給忘了,不認識了?”
牛頓想了一會兒,這才記起這位昔日的朋友,於是,滿臉笑容的說:“哦,原來是你呀,我們有很長時間沒有見麵了,你還好嗎?”
牛頓與這位朋友很多年沒有見麵了,想著一定要好好招待他。然後,讓仆人準備了午餐。待要用餐時,牛頓覺得還缺少了什麼,於是對朋友說:“等我一會兒,我去拿存放了多年的葡萄酒,我們好好地喝一場!”
牛頓站起身就去拿酒了。
牛頓的實驗室,就在客廳和廚房中間。當牛頓路過實驗室時,突然想起還沒做完的小實驗,他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開始他的研究工作了。
過了很久,那個客人坐不住了,牛頓去了這麼久,還不回來,自己一個人吃,又顯得沒禮貌。於是,他決定去看看怎麼回事。
當那個客人推開實驗室的門時,發現牛頓正在那做實驗。客人無奈地笑了笑,牛頓也想起了葡萄酒的事兒,他拍了拍腦門,不好意思地笑了。
牛頓總是認真鑽研,一絲不苟,很少探親訪友,來訪的人也很少,隻有兩三個人,他們是吉斯的艾裏斯先生,三一學院的羅漢姆先生和維賈尼先生。維賈尼先生是一個化學家。
牛頓沒有什麼娛樂或消遣的活動,也不騎馬兜風、散步、打保齡球,更不做其他任何的運動。他覺得凡不是花在研究上的時間,都是浪費。
牛頓對他的研究絲毫不放鬆,很少離開房間,隻是作為盧卡斯講座教授,每星期要到學校去講課,但是,他很少到飯廳用餐,除非某些公休日。
有一次,從早晨起就計算一個問題,中午飯都忘記吃了。當他感到肚子餓時,已暮色蒼茫。他步出書房,一陣清風,感到異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飯嗎?怎麼走到庭院中來了!於是他立即回頭,又走進了書房。當他看到桌上攤開的演算稿時,又把吃飯的事忘得一幹二淨,立即又伏案緊張地計算起來。
發生在牛頓身上的事太多了,這都是與他的執著的研究分不開的,雖說這些都是笑話,但是若沒有這種踏實、執著、一絲不苟的精神,怎麼會有後來的那些偉大成就?
牛頓也曾說:“不懈的追求使我獲得成功。如果沒有這份執著,成功對我來說,永遠都隻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