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碰上林德壽,他跟林氏一塊上墳,因上的是長輩墳,都去世很多年了,所以孩子可以不用來,就他倆來燒些紙錢,放卦鞭炮就成了。
還沒走到墳地,就聽見有放鞭炮的,還有燒紙錢透出的亮光,看來有人比他們還早呢!
到了地方,林德壽便跟他們分開了,李元青也準備去上他爹的墳,田氏叫住他,“元青啊,你等會,咱們先一塊上麥芽他爹的墳,等上完了,再一塊去瞧瞧你爹。”即使田氏不講明,李元青也明白,便著跟他們一塊去上田父的墳。
下了大雪,連墳頭上也蓋滿了雪,墓碑上堆著的雪足有一拃高,就好像給黑色的墓碑帶了頂,白色的帽子似的。
田氏走過去,抹掉墓碑上的雪,冬生也跑過去,拿出帶著的小鏟子,把墓碑跟前的雪都清雪幹淨。李元青也幫著他一塊幹,連著墳頭上生的蒿草一塊清理了。麥芽縮著手站在一邊,不是她不想幹,是哥哥們不讓她插手,就怕她著涼,再凍出病來。
墓碑前清理出來的一塊地方,是一塊長方形的石板。田氏拿出一塊幹布,把墓碑跟石板都擦了一遍,她擦的很仔細,還倒了些酒出來,抹在上麵。
等級擦幹淨之後,才把帶來的吃食放在上麵,三個大碗,分別裝著一碗白米飯,一碗熟牛肉,還有一碗鹹豬蹄,三個碗擺成一條直線,田氏把裝米飯的碗擺在中間,拿了蠟燭跟香。
蠟燭一邊一個點上,香就插在米飯碗裏。田氏又念叨幾句,隨後便叫孩子們過來磕頭,給田父磕三個響頭。
冬生清理墳頭的時候,順便也拽了些幹草,鋪在地上。麥芽跪下的時候,便跪在幹草上,這樣不會把棉褲弄濕。
輪到李元青磕頭時,田氏對著田父的墓碑,跟他說了,這是麥芽未來的相會,還問他是否滿意,要是滿意的話,晚上托個林夢給她。田氏又把李元青給從頭到腳誇了一遍。
其實按照規矩,是得等到他倆成親之後,才來上墳的。可既然碰上了,上個墳也沒啥。
他們臨走時,才把鞭炮點上。那劈裏啪啦的聲音,在他們身後響起,孤零零的響在山野間,顯得有些落寞。
到了李父的墳頭,也是一樣的程序,隻不過這回擺祭品的人換作李元青了。
田氏還是一樣的念叨,說些讓李父寬慰的話,叫他別擔心家裏,也別擔心娃兒們,娃兒們都長大了,都曉得理事,能把日子過好了。
放完鞭炮,便要把祭品都收走,隻留下沒燒完的蠟燭跟香,因為這些祭品還得拿回家,擺在堂屋的供桌上,一直要擺到過了初三才行。
上完了先人的墳,回家便得抓緊時間準備過年了。他們這裏不興過年的時候吃餃子,不過也得包餃子,那是正月初一早上吃的。頭天的年夜飯,肯定是一頓豐盛的大餐。
回來的時候天都大亮,都到辰時了。幹脆就不做早飯了,田氏叫麥芽準備中午吃的下米湯,也可以叫做瘦肉湯。這是因為,晚上是一頓大餐,中午就不能吃的太飽,不然晚上哪來的肚子呢!
李氏一早就過來幫忙了,乘著有空,先把昨兒烀的鹹貨都切好,擺在盤子裏。不得不說一下,麥芽特喜歡置辦家當,總想著要把家弄的越溫馨,越舒服的好。所以前幾天元青他們去縣城送貨的時候,她便叫他們帶些盤子回來,不是紅瓦盤,而是白瓷的盤子,上麵還小印花,好看著呢!
李氏切好的鹹貨,都擺在盤子上。麥芽也在切瘦肉,準備做下米湯。
製作下米湯的材料很多,有雞蛋、瘦肉、豆腐、生薑、要是有蘑菇跟木耳,那是最好了。
所有的材料都切成碎末,不用爆炒,而是先在鍋裏加水,燒開之後,再加瘦肉豆腐生薑跟蘑菇加進去,她家沒有木耳,便隻能放些香菇,都是從後山的樹林子裏采來的,曬幹之後,可以長期儲存。等再度燒開,把雞蛋直接打下去,用筷子攪拌,燒開之後,用麵粉勾兌成糊,最後等也鍋的時候,撒上切細的香蔥即可。
林大姑一家要到晚上才來家吃年夜飯,中午便隻有他們兩家人,還有秦語堂,自打李和走了之後,她做飯的份量少了很多,他是個飯桶子,一頓飯比冬生吃的還多。
麥芽把一大鍋下米湯熬開了,得乘熱喊他們過來吃。因為裏麵勾兌的是澱粉,所以不能多攪,不然就得泄了。
吃過午飯,李元青也不幹木匠活了,跟冬生一塊,把對聯都貼上,麥芽把也窗花糊上,還有兩個紙糊的燈籠,也一並掛到堂屋門口。連秦語堂也幫著他們一塊貼,反正今天也沒病人,李氏也不讓他出去采藥,叫他安心留在家裏過年。
臨近傍晚時,村子裏接連不斷的有鞭炮聲響起。李氏跟田氏坐在堂屋裏磕瓜子,菜都弄好了,隻有幾樣蔬菜要炒,其他的隻要往桌上端就成。
李氏聽著鞭炮聲,笑道:“喲,誰家過年過的這樣早,這麼早,能吃得下去嗎?”
田氏道:“過早好,你瞧著吧,再過一個時辰,小娃們就得出來拜年了,要不咱們也燒吧?”
李氏看了看,今兒難得天空放晴,昏黃的太陽掛在天邊上,她們就憑著太陽跟遠處山頭的距離,來判斷時辰,“哎喲,再等會,急啥!”
麥芽也坐在邊上,“要不我先去把飯燒上,過會再燒菜?”
這樣討論了一會,結果都跑廚房去了,燒就燒吧,趕早不趕晚。
天色漸晚,太陽終於落到山的那一邊去了,而田家的年夜飯也擺上了桌。
四方四正的大桌子上麵擺了有十幾個菜盤子,有些堆不下了,就架在兩個盤子中間。
田氏看著桌上的這些菜,心裏萬分感慨,想起去年,也是除夕夜。他們一家三口,也是圍在大桌邊。桌上隻有李元青送來的野兔肉,還有她跑到縣城裏買的一斤五花肉,除此之外,就是家裏醃的鹹鵝。除了吃食少之外,就是冷清。那時她不愛跟村裏人走動,也因為麥芽跟謝文遠的關係,在村裏傳的沸沸揚揚,她哪裏敢出門,就是吃過年飯,也隻讓冬生去幾個相熟的鄰居家轉轉,之後便趕緊回來,娘三個再坐在油燈前守歲。
可今年不一樣了,人多菜也多,這麼豐盛的一桌子菜,看著就讓人喜歡。
林大姑帶著大花跟小花來了,她也洗過澡,換了衣服,整天圍在腰上的圍裙不見了,整個人看上去清爽多了。小花也梳了個很可愛和羊角辮,大花的襖子沒有換,隻在外麵套上一件新襖子,看上去倒也像新的。
秦語堂也過來了,冬生去請了夫子,卻不想夫子被紀安山請去吃年飯了,他跑了個空。
看著人都到齊了,田氏便叫冬生招呼大家坐,雖然人多,便擠擠也熱鬧嘛。他們坐上桌,冬生才跑到大門外,把鞭炮放了,聽著劈裏啪啦作響的炮竹,這年味才算足了。
小花看見桌上這麼多的菜,高興的歡蹦亂跳,大花又長了一歲,倒顯得沉穩許多,坐在下首的位子上,不僅不亂動,還把小花拽了下來。林大姑低聲對小花道:“乖聽話,等會給你夾了菜,叫姐姐給你搬個大椅子,就趴一邊吃。”
田氏道:“今兒大過年的,叫孩子下去吃幹啥,小花,來,坐到這裏。”田氏把小花抱到大長凳子上,讓她跟麥芽坐一起。
林大姑為難道:“她在旁邊吃就行,不然淨會搗亂哩!”
麥芽摸著小花的頭道:“小花乖的很,上回住的那兩天就很聽話,吃飯也乖,就讓小花坐這兒吧。”
林大姑看著小花,歎了口氣,沒再說啥。
冬生又去裏屋搬了壇酒來,拿起秦語堂的碗就要給他倒酒,秦語堂趕緊護住自己的酒杯,“我不能喝,還是你們喝吧!”
“那可不成,哪有過年不喝酒的,今兒都得喝,”李氏不同意了,伸手拽過他的酒杯,拿給冬生。
李元青也笑道:“就是,今兒在坐的都得喝酒。”他今兒笑起來格外陽光,整個就是陽光大男孩,看著他的笑,好像整個室內都亮起來了一樣。
查覺到麥芽的視線,他也朝她看去,兩人相視一笑,那笑裏包含了許多東西,許多不必言明,也能彼此明白的東西。
冬生給麥芽也倒了一杯,林大姑也是,李氏跟田氏自然不可少。
不過,麥芽的酒少些,隻有半杯,這是白幹,她先前釀的水果酒,已經喝完了,白幹辣的很,她喝不慣。
李氏每天都會喝一點白酒,這酒量也練出來了,喝酒也不含糊,田氏就喝不過她了,喝不過歸喝不過,反正是大過年的,喝醉了也沒啥,難得放縱一次。桌上就她們跟林大姑三個老婆娘,要喝就得一塊喝。
林大姑,光看她這身板,也曉得她肯定能喝酒。麥芽叫她們放心喝,大花姐妹倆,有她看著就成。
今晚除了鹹貨跟蔬菜,還殺了隻雞,清燉之後,撈出來,回頭再燴,加上大蔥跟鹽就能起鍋了。此外,還有紅燒魚,不過田氏不讓吃,說這是魚頭,同音餘頭,整隻都不能吃,要過了三天年之後,才能下筷子。
麥芽便隻扯了些雞肉,還有牛肉,放在她倆碗裏,大花吃鹹貨,麥芽便又夾了些鵝肫給她。炒土豆絲也好吃,裏麵加了些瘦肉,這一盤菜,幾乎全被她倆包了。
------題外話------
親們期待的親愛章節,很快就要來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