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收稻子(3 / 3)

在轉過一個荒坡的時候,她正準備去瞧瞧林翠是不是就在那邊,猛然瞧見哥哥從遠處走過來了。

冬生的腿長,才走了幾步,你走到她跟前來了。

麥芽笑著對他道:“哥,你咋來了?”

冬生沉聲道:“我看你這麼久沒回來,所以就來看看,你在這兒幹嘛呢,咋也不回家!”

麥芽估摸著,大概也是田氏擔心她,怕她出狀況,才叫冬生過來瞧瞧,便對哥哥道:“我晚上叫了二妞他們一家,還有林叔他們,叫他們晚上過來吃飯,二妞說林翠家的地就在那下麵,我正好去跟她說一聲,哥,你跟我一塊去嗎?”

來都來了,冬生當然要陪她一起。

轉下坡之後,眼前又是一片金黃色的稻田。這裏的水稻品種比較老,稻杆都比較長,要是遇上大風大雨,稻杆就容易倒掉,不僅不方便割稻子,也會令稻子減產,林翠家的稻田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倒掉的稻子成片成片的,像梳的無比順溜的發髻,忽然亂了一塊,顯的很不和諧。

她家地裏,有不少幾個人在忙碌,林德壽正用荊繩編成的網兜,把成捆的稻子搬上去,準備挑回家,林氏也幫著他一塊挑,她勁小點,挑的就少些。

她家這塊地割的差不多了,所以得趕緊往家挑,免得放在地頭不安全。

林翠在田裏彎腰割稻子,跟二妞一樣,也都捂了個嚴實,不過她比二妞骨架子小,幹活不如她快,也不如她有勁。跟她站在一排割稻子的,也是個清秀的女娃,身板比林翠還瘦弱,被太陽一曬,叫麥芽覺著她隨時都能暈過去。

林德壽首先看見麥芽兄妹兩個來了,他出聲一吆喝,其他人也都抬起頭來打招呼。

麥芽說了請他們一家吃飯的事,林氏跟黃氏講的話差不多,她是準備叫鄭玉先回家做飯的。

麥芽跟她們說話的時候,眼睛朝鄭玉看了幾眼,那女娃隻抬眼瞅了他們,隨後又趕緊低下頭,雖然隔著紗巾,麥芽卻也感覺到,她臉一定紅了。真是個膽小又害羞的女娃子,跟麥芽同林翠,還有二妞,她們三個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呢!

跟他們都講好了,麥芽便趕緊回去準備晚飯。

回了家,冬生便去小溪溝去收竹網,等會他還得去下黃鱔籠子。

今天的竹網收獲不錯,有好幾條大魚,正好可以晚上拿來做菜吃。

元青傍晚也要去下黃鱔,如今兩家的門口,在早上的時候,儼然成了黃鱔收購集中地。

田氏抓了隻鴨子殺了,又跟麥芽念叨,說是兩家蓋房子的時候,叫他們幫了不少的忙,就是收工錢,那都是意思意思,少的很。麥芽叫了他們吃飯,正好能讓她把這個情還上一點。

李氏也抓了隻雞過來,又拎了一籃子的雞蛋,惹的田氏直埋怨,“我家又不是沒雞蛋,你就留著自己家吃,快拿回去吧!”李家的院子才剛弄好,菜園地上空空刀如也,隻有草。所以她家能吃的菜不多,雞蛋就成了最頂用的家常菜。

田氏雖然這樣說,但李氏卻根本不理她,“我拿雞蛋是給麥芽吃的,又不是給你吃,你瞎操什麼心呢!”

她話雖這樣講,田氏也很明白,她是疼愛麥芽,不然誰家舍得一下送這麼些雞蛋。

兩人忙著殺雞,殺鴨,打理鴨子比較麻煩,麥芽便過來幫著她們一塊摘鴨毛。

家裏養著牲口就是好,來客人了,都不用上城裏去買,抓一隻來燒燒就成。

田氏跟李氏聊著家常,再過兩個多月,到了深秋,這豬就得尋摸著賣,不過也有個別人家,把豬留著過年殺,那就得多喂上一兩個月。李家今年的豬是肯定要賣的,原本想著年底給兩個孩子定親事,如今看來怕是不行了。她想著幹脆就等著明年春,趕在正月十五或是二月二都成。

田氏也有自己的考量,現在麥芽的事,她不擔心,就是冬生麻煩些,到現在都沒找著合適的,過了年都十七了,還沒定下親事,她哪能不著急。李氏安慰她,這也不是急的事,當說冬生這人品長相,以及田家的條件,都在這兒擺著,可要真說起合適冬生的女娃子,就真不好說了。

村裏本來就是男娃多,女娃少。本來二妞跟林翠也跟冬生年齡相近,現在二妞有了婆家,林翠跟冬生也經常見麵,小時候也常在一塊,可他倆的感情就好像兄妹似的,壓根沒那上頭去。要真說好林翠,田氏倒也喜歡,畢竟他們跟林家關係不錯,林翠那娃也是他們看著長大的,裏外都挑不出毛病來。

李氏手上在不停的拔著雞毛,無奈的道:“緣分這事,不是說有就有的,誰能猜個準,就像當初我家元木說親那會,他跟何秀,那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哪裏又能想到何秀偏偏就能看上元木,還非嫁他不可,所以說啊,你現在著急上火也沒用,我也正托人幫你尋摸著,慢慢來吧!”

她說的道理,田氏又哪會不曉得,隻是說歸說,真要落到誰身上,誰才曉得其中有多難。

麥芽一直坐在邊上聽她們講話,她隻是聽著,沒有吭聲,她也插不上話。話說,哥哥好像真沒開竅,對感情的事一問三不知,整天除了埋頭幹活,還是埋頭幹活,老實的有點過了。在這一點上,李元青比他還強點,至少他懂得自己的心意,也知道怎麼去表達。

一隻雞,一隻鴨子,清理完畢之後,都由麥芽一手去燒,不過田氏怕她手腕沒勁,幫她把雞跟鴨子都剁成塊,裝在瓦盆裏。

麥芽想著,要是有啤酒就好了,至少她可以燒個啤酒鴨。

現在沒有啤酒,也隻好用磨好的米粉做個粉蒸鴨,因為小公雞要做紅燒的,她不想兩樣燒重了。

不過,話說回來,她做的粉蒸鴨,那也是一絕。

一隻長成的鴨子,足足蒸了兩大盤,加上一個紅燒雞,還有冬生拎回來的魚,跟豬大腸,這葷菜是夠了。

田氏看著菜不少,便差冬生去叫林大姑一家也來吃飯,最近她家豆腐賣的也不錯,而且她人也很好,多走動走動,也沒啥壞處。

趕上吃晚飯的時候,田家二叔,田貴居然趕著毛驢車,帶著他老婆王梅跟一個女娃子,跟到田家來了。

先前田家二叔,一直跟麥芽家不來往,所以對他們家的情況,麥芽從不去多管多想,今天他不僅來了,而且還帶著老婆女兒一起來,直到現在,她才了解到,田貴有三個娃,兩個兒子,一個小女兒。大兒子名叫田和東,二兒子叫田和北,還有個叫小的女兒名叫田和菊。田氏能了解到的情況,也就這些而已,因為長期不跟他們聯絡,也不曉得具體情況,可有一點,他家的小女兒田和菊,是個寶貝疙瘩,從小被雙親跟兄長都捧在手心裏當寶,聽說有一年還給她請了先生,單獨在家裏教,還請人教她禮義啥的,自是當大家閨秀養著,而且他們家孩子也很少往田家來,可能是怕沾上窮氣吧!隻是不曉得,他們這回全家出動,是想幹嘛!

他家毛驢車到的時候,田家院裏已經很熱鬧了,都在準備晚飯,林翠跟二妞都在廚房幫忙,其他人都在院子裏閑聊。

“籲……”田貴拉住驢車,衝裏麵喊了一聲,“冬生,麥芽!”

田氏蹭的站起來,一張臉瞬間就拉下來了,她趕緊跑到門口,“他二叔,這麼晚了,你咋來了?”不光是晚,而且是很晚了,這種時候要是走親戚,指定是要過一晚,就不打算回去的。

田貴沒有回她的話,而是朝院子裏看,略帶諷刺的道:“喲,又不過年,又不過節的,你家咋這樣熱鬧?”

田氏聽他這話覺得刺耳的很,“不過年不過節,就不能請人吃飯了?”

“他大伯母,田貴講話不中聽,你別往心裏去,小菊啊,快過來叫大伯母,”從驢車上下來的中年婦人,正是田貴的老婆王梅,生的細眉細眼,一看就是小家氣的人,她衝身後也跟著一並下來的女娃招了招手。

田和菊輕手輕腳的下了車,整理了下裙子,才雙手擱在左腰側,衝田氏微微彎膝,行了個標準的大家閨秀才有的福身禮。

對閨女的動作很是滿意,笑著點了點頭,又對田氏道:“大嫂啊,我們是專程到你家走親戚的,你們還沒吃飯吧,沒吃飯正好,我們便跟著一起了。”

田氏在心裏對她的話很鄙夷,心想,你倒是真會趕。

在她跟和菊她娘講話時,田貴就把驢子丟給聞聲趕來的冬生,並走進院子,跟林德壽還有黃年他們客氣起來,叫他們別客氣,當成自己家一樣。感情他把自己當成什麼人了?

冬生認命的把驢子牽走,王梅母女跟著田氏一同進了院子。

見是田家的親戚來了,林德壽他們都站起來相迎,畢竟是親戚,再說,過門就是客,要是不理睬,肯定是不合倫理的。

田和菊用絲帕掩著鼻子,跟在她娘身後,隻淡淡看了眼睛這些人,隨後又低下頭去,沒有任何表情。

田氏招呼她們坐下,黃氏跟林氏也把自己的凳子,拿給他們坐。

眾人都有些拘束了,倒是田貴毫不客氣的,大聲笑道:“你們都站著幹嘛,我是冬生他二叔,因為家裏忙,又不常來,所以你們都不大認得,不過既然見了麵,就不要客氣了,都坐吧!”

林德壽跟黃年對看了一眼,他們對這位田家二叔也有所耳聞,心裏都清楚他是什麼樣的人。

林德壽笑道:“是啊,我們也都是鄉裏鄉親,因為住的比較近,所以就時常走動,對啊,你們都坐!”

他跟黃年也一同坐下,跟田貴聊起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