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黃鱔籠(求首訂哦!)(3 / 3)

娘倆澆完水,都快臨近中午了,回去的時候,田氏也跟著去掰玉米,她叮囑麥芽,掰玉米得撿胡子黑的掰,要是不確定把外衣剝開一點看看也行,別淨掰些沒長粒的。

可能是第一次掰玉米,麥芽有些興奮,在玉米棵裏麵竄了沒多大會,就捧了一大抱出來。

田氏趕緊阻止她,“行了,掰那麼多,一下也吃不完,你要喜歡吃,等明兒再掰又遲。”

麥芽會心一笑。

今兒中午的飯,就多了玉米,大鍋裏熱氣一冒上來,一股清香的玉米味便飄了出來,這會玉米都嫩的很,擱在鍋裏清蒸,而不是加水煮,這樣才能更好的保留玉米的甜香味。這是今年吃的頭一頓玉米。豬圈裏的兩頭小豬,大概也聞到了香,吭吭的在豬圈裏攢動。

昨兒李氏把做好的衣服叫元青送了過來,她的確是個做衣裳的好手,用有限的布料,竟多做了幾件內衣出來,她可能是想著麥芽一個女娃,得有兩件像樣的貼身內衣。其實她所謂的貼身內衣,就是很常用見的肚兜,外麵再套個小背心,最外麵才穿上長袖褂子,這裏畢竟是古代,女子隻能穿裙子,不過也隻有縣城裏的小姐們才可以穿拖到腳踝上的長裙,很飄逸的樣式,走起路來像雲朵似的。

但鄉下的丫頭就不能那樣穿了,不然哪裏能幹少,像二妞她們穿的裙子,都隻到膝蓋,裏麵穿著長褲,裏長外短的樣式,走起路來,更方便一些,聽說她們隻在成親的時候才穿長裙。

麥芽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李氏又給她加著作了件外裙,淡淡的天藍色布料,上麵繡著幾朵小花,雖然普通,不過對田家來說,已經是很奢侈的衣服了。

有了衣服,冬生也不用整天穿著小號的背心跟短褲。

麥芽是個擱不住東西的人,有了新的,自然是要穿,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田氏發覺自己的閨女越發有少女的模樣了,雖然長在農家,可還是水靈靈的嫩。

快吃中午飯的時候,冬生趕著驢車回來了,麥芽聽見驢子的叫聲,忙從院裏跑出來迎他,“哥,你今兒回來的挺快的嘛!”

冬生正要搬板車上的貨,鼻子一嗅,也聞到了玉米的香氣,“屋後的玉米能吃了?不會太嫩了吧?”

麥芽幫著他搬貨,“嫩著吃最好,太老了就不中吃哩!”她一低眼,瞧見馬車擱著隻布袋,裏麵裝的鼓鼓囊囊,好奇的問道:“這是什麼呀?”

冬生笑的很燦爛,“是大米,整整二十斤!”

“啥?”麥芽趕緊掀開米袋子看,裏麵真是裝了飽滿瑩白的大米,回過味來,她才對哥哥抱怨道:“這東西好貴的,你買它幹嘛,我們吃白麵不也挺好。”

冬生抱著壇子往院裏去,頭也不回的說道:“也沒啥,也就二十斤,全當吃個新鮮,我看你最近吃飯都不香了,你這樣瘦,怎麼扛的過夏天。”

麥芽低頭看看自己的身材,她其實並不瘦啊,最近吃的不香,也是因為天氣熱,又沒有風扇可以降溫,要不是山裏晝夜溫差大,夜裏隻怕連覺都睡不著。她心裏明白,是哥哥跟娘心疼她,他們寧可自己餓著,自己省一些,也要給她最好的東西,不是有句話嘛,女孩要富著養,男孩要窮著養。

今天中午,麥芽還燒了個湯,昨天放在小河裏的網子弄到不少的米蝦,她便留著活的,中午用西紅柿加米蝦燒了個湯,味兒鮮的很。米蝦去了頭頂殼,擱雞蛋裏打散,再放進湯鍋裏,這樣吃的時候不用費事撈蝦子,直接舀雞蛋就成。

麥芽把成塊的雞蛋大多舀進哥哥的碗裏,冬生作勢要不接,麥芽卻執意要他吃,米蝦可是補蓋的好東西,哥哥正在長身體,應該多吃,補鈣這種話,她當然不能跟他們說,他們會聽不懂呢!

吃了午飯,冬生顧不上休息,扛著鐵鍬,拿了個破碗,去了屋後的糞堆挖蚯蚓。

麥芽瞧他幹勁很足,也不攔他,收拾好的碗筷,見外頭太陽大的很,便想著回屋睡一覺,田氏忙忙叨叨的也閑不下來,這麼熱的天,她也舍不得讓閨女出去曬太陽,於是戴了頂草帽,跨著籃子下河去洗要用的鹵肉去了。

可能是不太適應沒有空調,沒有風扇的夏天,麥芽最近總是有氣無力,可就算再熱,她也不出汗。

個人體質不同,可是不出汗,身體裏的熱毒排不出,人很容易中暑,也很容易生病。

她在鍋裏用小火熬著綠豆湯,黃豆也泡著,想著下午起來做些豆腐腦,放涼了之後加糖水吃。

元青傍晚的時候過來了,李氏也跟了來,她的風濕病在夏天要略好一些,隻要不敢上刮風下雨都還好,加上天天泡花椒水,也能慢慢的走路。

他們來的時候,麥芽還在屋裏睡覺,冬生挖好了蚯蚓,坐在院子裏穿黃鱔籠,田氏也從河邊回來了。

“他嬸子,你等會啊,我把鹵肉放下,洗個臉,咱們就去賣菜,”田氏招呼他們。

李氏直擺手,“你急啥哩,現在天黑的晚,出去晚點也沒啥,傍晚出去都成。”

冬生手髒不方便,元青便去屋裏搬了椅子,扭頭朝房裏瞅了一眼,沒聽到動靜,又忙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田氏叫元青自己去端茶出來喝,早晚都是一家人,也沒必要見外。

李氏見冬生鼓搗著竹編的簍子,好奇的問了,“冬生啊,你做的是啥,咋那麼小個東西?”

冬生笑著道:“麥芽說這個能抓黃鱔,哦,就是長魚,我想著反正也沒啥事,就試著做幾下試試。”

田氏道:“他們都是瞎折騰,咱們祖祖輩輩也沒人抓那東西吃過,萬一有毒可就壞了。”

李氏聽了,不讚同她的話,“誰說不能吃,聽老人們說,以前鬧災荒的時候,別說長魚了,連蛇都吃過,人一餓,啥東西不能吃?”

元青蹲在冬生旁邊,瞧了一會,也幫著他一起穿,他看著那個小洞問道:“這個要放哪裏下?這麼小的洞,黃鱔給鑽進去嗎?”

“就放稻田裏,或者溝裏都成,咱們小時候又不是沒見過長魚,不都在濕泥裏打個洞,白天熱它不出來,等到了晚上涼快了,它才會出來找食,至於這個洞嘛,麥芽說黃鱔最喜歡鑽洞,小一點也沒事,它身體軟的很,擠擠就進去了,但這洞要想出來,可就不容易了,”冬生把妹妹的話,講給他聽。

元青一聽是麥芽說的,當下也不懷疑了,兩人低著頭往籠子裏穿蚯蚓,總共才十幾個籠子,不要多大一會就能穿好了。

李氏左右看看,問田氏,“麥芽呢,怎麼不見她出來。”

田氏臉上露出擔擾的神情,“唉,這孩子怕熱,又不像我們一熱就出一大把汗,出了汗,人也就清爽了,她小時候也是,一到夏天就沒精神,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一整天都沒精神。”

“哎呀,那往後讓她少幹點活,別老曬著太陽,多熬點粥給她喝,”李氏聽了她的話,也擔心起來。

她們說的話,也傳到元青耳朵裏,他攏起了眉。冬生見他神色不對,忙跟他講,“我今兒買了些大米回來,晚上給她熬些米粥,放心,沒事的!”

元青點頭,“往後,去縣城裏送菜,就我一個人去就行,你留家幫她多幹些活。”

冬生很高興他能這樣說,有些人家會很在意女娃的身體,他們可不想娶個病秧子回家,元青能這樣想,說明他是真的在意妹妹。冬生對元青越看越上眼了。

最後一個籠子穿好,冬生把所以黃鱔籠用草繩穿起來,背到身上,“行了,我去下籠子,元青你留下,待會幫麥芽幹幹活,我很快就回來了,李嬸,你們在這兒坐著,我先出去了,”他打了個招呼,背著東西便往外去了。

田氏追出來,“這麼早去幹嘛,你遲些再下籠子不行嗎?”

冬生回頭對她道:“早些下完,我就能回來了。”

麥芽睡醒的時候,元青正在幫著田氏把裝菜的壇子往車上搬,麥芽見她們就要走了,忙追上去,“娘,李嬸,你們等會,我有話跟你們講。”

李氏見她跑的急,小臉都白了,趕緊揮手叫她回去,“太陽還沒落山,你出來幹嘛,快回屋歇著去。”

麥芽柔柔的笑了,走到門廊下,跟元青並肩站著,“我沒事,走幾步還不至於暈倒呢。”

田氏道:“你回去吧,鹵肉已經下鍋了,你看著缺什麼香料,再加進去,鍋裏的綠豆湯給你盛出來了,放在堂屋裏涼著呢,別在這站著,回屋去。”

“哎呀,我就跟你們講幾句話,你們這回去其他村子的時候,跟賣鹵肉的人講,如果有人願意,可以到家裏來進貨,再拿回去賣,我們按著批發價給他們,一斤能便宜兩分錢,不過,每個村子隻能來一個人批發,不能有兩個賣的,我這樣說,你們能聽明白嗎?”

其實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在其他村子發展加盟商,當然不是把配方賣給他們,而是從這裏進貨去賣。這樣一來,田氏她倆也不用趕著熱天在外麵跑,二來呢,也方便把小本生意做大。

田氏愣了,可李氏聽明白了,不過,她沒什麼信心,“這樣能行嗎?人家能願意到家裏來買?”

麥芽笑了,“你們照著我的話去說就成,他們來也好,不來也罷,我們又沒啥損失,我就是看你們天天往外跑,太辛苦,要是能讓你們在家裏也能做生意,這樣不是更好嗎?”

田氏應聲,“成哪,我們就去說試試!”鞭子一甩,她趕著馬車走了。

麥芽跟元青站在門口,一直目送她們走出去老遠,才回了家。

綠豆湯已經放涼,麥芽加了些冰糖攪了攪,給元青盛了一碗。他正在院子裏燒土鍋,麥芽把綠豆湯端給他,“元青哥,先喝碗綠豆湯吧!”

“你先喝,等會我自己去盛就行。”

“哎呀,我都端來了,快點,現在放涼了,幾口就下肚了,”麥芽也蹲到他身邊。

“嗯,”元青放下木柴,接過碗,清涼甘甜的綠豆湯一下肚,從裏到外都清爽不少,喝完了綠豆湯,他關心的問道:“你身體還好嗎?要不要抓幾副中藥回來給你調理一下?”

麥芽拿過碗,嗔怪的瞪他一眼,“我哪有那麼嬌貴,就是熱的有些難受,可還沒到要吃藥的地步,是藥三分毒,好端端的,我吃它幹嘛!”

元青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就是想著給你補補身子。”

“補身子簡單,等明兒收了黃鱔籠子,做出了菜,你們就知道我沒有瞎胡鬧,保管這個比小龍蝦還賺錢哩!”

“成,我等著!”

他跟冬生一樣,都隻穿著無袖馬甲,露著兩條粗壯的胳膊,馬甲上的扣子也不是很密實,隱約還能看見裏麵古銅色的肌肉,跟胳膊的顏色一樣,肌肉也是一塊一塊的,上麵還沾著汗水。

麥芽離的近,能聞到從他身上散發出的汗味,一點都不難聞。

菜園裏,先前種的白菜都老了,就得把它們都鏟掉,再把土翻一遍,曬上兩天,再種別的蔬菜,秋季也可以收很多菜。

元青在菜園子裏,揮汗如雨,他挖菜地的速度很快,幾乎手不停頓,每一鍬下去都很深。

天快黑時,烏雲飄了上來,像是要下雨了,也刮起了風,倒是涼快了不少。

麥芽窩在廚房裏燒飯,冬生下黃鱔籠子很快就回來了,元青又替他去河邊把網子收了一下,把收的魚蝦背回來。最近小河溝的水少了,魚蝦也不像之前那般多。

今兒麥芽煮了一大鍋米飯,又從菜園子摘了青辣椒,茄子,韭菜,還有黃瓜。

黃瓜自然是涼拌,鹽不放多,滴些醋就成,今在她不準備燒肉。

她家的辣椒,辣味很足,用來青炒茄子跟韭菜是最好不過的,雖然沒有肉,燒不出鮮味,但蔬菜的鮮脆,加上辣椒,這樣清炒出來下飯的很。另外,她切了些涼粉用黃豆醬拌拌,鹵肉也切了些裝盤,特別是豬蹄,因為最近生意賣的很好,豬蹄供不應求,她家也舍不得吃,今天托陳掌櫃進的貨,豬蹄比前幾天多了一半。

麥芽撈了兩隻大的,豬蹄已經燉的很爛,稍稍用刀跺一下就成,上盆時淋上些鹵湯,撒點蒜瓣跟自製的紅椒油,啃起來可帶勁了。

飯做好了,隻等田氏她們回來。

他們三個做在院裏等,鵝已經關進了籠子,雞也自己上了籠,兩頭小豬仔吃飽了,趴在豬圈裏呼呼睡覺,元青中間回了趟家,把自己家的豬也喂了。

麥芽沒坐一會,就被蚊子盯的受不了。

“哎呀,好癢,”她抓的很辛苦,她身上也沒多少地方露在外麵。可蚊子還是很盯得著。

元青拿過她手裏的扇子,幫她驅趕蚊子。

冬生道:“要不你到堂屋去等,堂屋門關著,蚊子少些。”

麥芽搖搖頭,“不要,堂屋裏麵好熱,”這會外麵涼快,家裏反而熱的很。天哪!她真的快被蚊子咬死了,睡覺也是,雖然家裏也有蚊帳,可那都是好幾年前的,這裏破一壞,然後打個補丁,那裏破一塊,又打個補丁,攏共有十幾個補丁,晚上睡覺就聽見蚊子耳邊昂昂的叫喚。

她看了看哥哥跟元青,他倆好像一點都沒感覺似的,就算坐那不動,蚊子也不盯。

“你倆怎麼不招蚊子呢?”

她這一問,把他倆都逗笑了,冬生打趣道:“我們身上肉太硬,蚊子紮不動,誰叫你身上的肉香呢!”

他一說,元青也跟著笑,在朦朧的光亮下,他笑起來,很有魅力。

麥芽撅著嘴,不高興了,“改天我往身上抹些耍大蒜汁,看它們還盯著我不,”她是講著玩的,哪裏會真的塗,別說蚊子受不了,她自己肯定一秒都聞不下去。不過,也不能坐以待斃,她得想想辦法了,不然一個夏天過去,她還不得給蚊子吃了。

正想著,就聽見外麵的車軲轆聲,還有田氏喝驢的聲音。

三人都迎了出去,幫著她們卸貨,田氏跟李氏洗了把臉,把身上的灰彈彈,幾個人這才進堂屋吃飯,進了堂屋就得立刻把門關上。

冬生啃著豬蹄沒啥形象了,倒是元青吃的比他優雅些。

李氏對麥芽的廚藝讚不絕口,又是難得吃到大米飯,加上麥芽菜燒的辣辣的,很下飯,滿滿的一鍋飯,被吃的底朝天。元青聽說麥芽喜歡吃米飯,便琢磨著明兒去縣城,也買些回來給她。

這段時日,他們跟田家進賬都是五五平分,他們要是拿的少了,別說麥芽不同意,冬生跟田氏也得吵吵,所以他也攢了些錢。

吃過飯,麥芽把碗收去廚房放大鍋裏泡著,給每人又盛了碗綠豆湯,下下油。

田氏把今兒賣菜遇到的情況跟大家講了一遍,就是關於麥芽說的那事。

“我跟你李嬸一到下塘村,就有人圍過來買鹵肉,還有些人到處吆喝,生怕有些人不知道,我挑著人多的時候,跟他們說,我家要在這裏招一個合夥的,讓他到我家進鹵肉,然後拉到這裏來賣,進貨的話比在這兒買,每斤便宜兩文錢,你們猜,我說完之後,那些人什麼反應?”她神神叨叨的衝幾個娃眨眨眼睛。

李氏道:“瞧把你樂的,當初要不是我攢動,你還不敢說呢!”

“是是,都是你的功勞!”田氏笑著直拍她肩。

冬生跟元青當然沒猜出來,都問她後麵是什麼,隻有麥芽淡笑著不吭聲。

田氏自己把自己的話接下去,“他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然後我說,每個村我們隻招一個進貨的,不少人就心癢癢了,都想試試哩!”

李氏也道:“就是,你們都沒瞧見那場麵,熱鬧著呢!”

麥芽笑道:“他們當然會爭著要到家裏進貨,光是看著我們賣的這樣火,他們也得心動,可他們又知道咱不會把配方賣出去,現在有這個機會跟咱進貨,他們肯定得擠破頭的往我家鑽。”

田氏直點頭,“是哩,後來我們又跑了幾個村子,他們都是一樣的反應,不過,我跟你李嬸商量了,每個村選了一個老實又精明的人,讓他們明兒到家裏來先拿回去試著賣一天看看。”

麥芽想著,田氏最近越發會做生意了,也越發的精明。的確如此,他們要選加盟商,不光得老實本份,還得有商人的精明,這樣才能有利於長遠發展,

冬生跟元青也不笨,這一來一去,他們也聽明白了。的確是個好路子,效果也一定不會差。

明兒一大早還有活,幾人說了會話,便元青便跟李氏回家了,臨走時,田氏開玩笑道:“以後你們幹脆就在我家隔壁蓋個新房,咱兩家住的近些,多方便不是?”

也不曉得李氏到底聽明白沒有,她一個勁的笑,應聲說:“那成,等過年賣了豬,就過來蓋新房子,再把麥芽的親事定下,雙喜臨門,是再好不過的。”

回家的路上,李氏語重心長的跟元青說:“娃啊,咱們真得想想蓋房子的事,就算你田嬸子不說,咱也得抓把緊,老房子咱倆娘倆住可以,可你要是成親,是萬萬住不下的,如今咱也掙到了錢,好好把咱家的小豬仔養大,等過年賣個好價錢,就帶著去買青磚!”

元青自然是明白的,他何嚐不想天天見到麥芽,要是跟田家住的近些也好,兩家有個照應,他家住的地方離村子還有好大一截,怪冷情的。

第二天一早,田氏跟麥芽還沒起來,冬生就去收黃鱔籠了,等到太陽升上牆頭,他才頂著滿頭汗水回來。

麥芽激動的湊上去看,她很想看到結果呢,“哥,怎麼樣,有收獲嗎?”

冬生嘿嘿的笑,把背上的籠子都擱在地上,雖然從外麵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他背在身上,卻是沉的很,想來收獲絕對不小。

麥芽去拿了大木盆,田氏也跟出來看,順手幫忙把籠子倒過來,隻要上麵捆的繩子解開就成。

第一個籠子倒出來,田氏倒的,她嚇了一跳,“哎喲,有兩條哩!”

麥芽也蹲過去看,這兩條黃鱔比她大母指要粗上圈,身體細長,有一尺多長呢!黃鱔本身就沒有蛇長,依著粗細,就能判別出雌雄。

麥芽道:“這兩隻都是雄的。”

田氏被她說的愣住了,“你咋看出它是雄的還是雌的,我瞧著都一個模樣啊!”

“呃,很好辨別呀,雄的體型比較細,雌的很粗,差不多有我兩個手指那麼粗,咱們要是捉到雌的,就拿去放生,反正雌的肉也不好吃,”她撿能聽懂的,跟他們解釋,不然難道要跟他們說,黃鱔是雌雄同體,幼年時是雄的,等成年了,它自己就能變成雌的,然後產子嗎?這個時候的人,不會理解,也難以理解。

田氏半信半疑,不過對於麥芽說的捉到雌的就放生這話,她也很讚同。

娘三個把十幾個籠子都倒了出來,粗略數了一下,有二十幾條黃鱔,當然也有麥芽說的雌黃鱔,冬生便另外捉起來,背了出去,到小河溝裏放生了。

瞧著一大盆不斷扭動的東西,麥芽頭發有些發麻,她很怕這種軟軟的東西,可她敢吃,嘿嘿,因為黃鱔肉真的很美味。

李元青收了些小龍蝦,搬到田家門品,準備要去縣城送貨,一進門,見麥式跟田氏都圍蹲在一塊,便湊上去看,“你們在看什麼?”

麥芽瞧見是他來了,便指給他看,“這是哥哥早上收的黃鱔,才十幾個籠子,就收了這麼多,晚上燒燒,叫林虎一家跟二妞他們都來吃,我要叫他們都嚐嚐這黃鱔的味!”

元青也是第一次瞧見這麼的黃鱔,說實話,看看還可以,但一想到要把這軟不溜丟,滑的跟蛇一樣的東西拿來吃,他還是有些抵觸的,不過既然麥芽都這麼說,他自然也是沒二話,“成啊,等我送貨回來,再去跟他們講。”

田氏道:“黃鱔要不要拿水養著,這樣放著,不得曬死!”

關於這點,元青跟冬生比她們了解的多,都說加水量的水放在陰涼的地方擱著就成,要是水放多了,反而會把它淹死。

他倆把大木盆抬到牆角背陰的地方,冬生又幫著給元青裝菜鹵肉,都用因為壇子太重,便隻能用水桶裝。

等到把元青送走,麥芽看著今天太陽不大,便戴了頂草帽,跨了個小籃子,裏麵裝了個小鏟,就往河邊去了。

冬生好奇的問道:“你去河邊幹啥?”

麥芽係著脖子上的繩子,笑著回道:“我去采些薄荷回來,就在門口采,也不走遠。”

田氏也不問她采那幹嘛,隻叮囑她,要是太陽露頭,就早點回來,別跑遠了。

以前的薄荷草都是野生的,隨處可見,到處走走就能看見一大叢,摘回家之後,放在陰涼的地方陰幹,然後裝進繡好的香包裏,擺在屋子裏,就能起到驅蚊的效果,其實還有很多香料都可以,但誰讓薄荷最便宜呢!

才走出家門口沒多遠,麥芽就瞧見好大一叢,碧綠的葉子,她摘下一片聞了聞,清涼中帶著藥香,香味濃的很。

“哈,不錯,原來家門口有這麼多薄荷呢,”她本來還帶著小鐵鏟,準備挖一些回來放大門外栽的,現在看來,根本不用。

麥芽蹲下來,撿著新鮮的薄荷葉子摘,這項工作比較的耗時間,短時間之內是完不成的。

田氏跟冬生出來看了好幾次,以為她跑遠了呢。後來冬生實在不放心,就過來幫著她一塊摘。

他很奇怪,妹妹摘這個幹嘛,可她既然是頂著太陽摘,說明一定有用嘛!

麥芽告訴他隻摘葉子,別摘根徑,那玩意沒有葉子效果來的好。

兩人一直摘到李元青趕著驢車回來,麥芽帶著的小籃子才算裝滿。

“哥,行了,等傍晚的時候再來摘,”她站起來,眼前有點黑,這是貧血的症狀,等適應一會就好了。

冬生產接過她手裏的籃子,其實也不重,“你趕緊回家喝口水,”他看麥芽小臉曬的通紅,心疼壞了。

元青跳下馬車,站在那,看見麥芽曬紅的臉,他跟冬生的反應一樣,“你去河邊幹啥了,這麼熱,不能傍晚再去嗎?”

第一次被元青責備,麥芽卻一點都不會生氣,她衝元青甜甜的笑了,“今兒也沒多大太陽,曬這麼一會沒事的,你這麼快就從縣城回來啦!”

“小驢子把路都跑熟了,走起來也快,下完貨我就回來了,”元青瞧她沒什麼中暑的樣子,才轉身去搬空壇子,另外還有一袋大米,比冬生買的那袋還大,足足有五十斤。

麥芽驚訝道:“你買這麼多大米幹啥?貴死了。”

元青笑了,“我瞧你吃著香,也不貴,反正我們總也在這裏蹭飯,就當做夥食好了。”

冬生聽了他這話,故意扳著臉道:“要不是看在你跟麥芽快定親的份上,你以為我會天天留你吃飯哩!”

麥芽噗嗤笑了,知道他倆都在開玩笑,忽然,她又聽到一陣嘎嘎的叫聲,這聲音她怎會不認得。麥芽趴到驢車上去看,驚喜道:“哪來的鴨子?”

元青看她高興的眉眼彎彎,也笑了,解釋道:“今兒路過集市的時候看見有人在賣小鴨,就給你買了二十隻,這些小鴨仔比春上的大些,也好養一點,到秋分時,就長的差不多了。”

冬生也湊上去看:“這鴨仔不便宜吧,多少錢一隻?”

元青道:“別管多少錢一隻,買都買回來了,明兒就在屋後的塘裏放,傍晚的時候去撈些小蝦小魚回來,也不用多少糧食。”

冬生讚賞的拍了他肩膀,雖然他講的似乎挺簡單,但這會哪家會去這麼大的小鴨仔。

麥芽歡喜壞了,好好養的話,到中秋就能吃到紅燒鴨子,可惜沒有啤酒,不然啤酒燒鴨也好吃的很,又或者米粉蒸鴨也成哩。

她越想越美,仿佛已經看到香噴噴的鴨肉端上桌了似的。

冬生把二十隻小鴨,先趕到院子的水坑,最近不用儲存小龍蝦,也就養殖了幾條小魚,正好給小鴨們當臨時遊樂場,等它們適應了田家的氣氛,就可以趕到後麵放養了。

元青下完貨,把驢子拉到河邊飲了水,回來又給它喂了頓好料,犒勞犒勞它。

麥芽喜滋滋的回了家,先把薄荷葉,用清水洗幹淨,再用竹扁裝好散開,擺到堂屋放著。

中午吃飯的時候,才跟他們解釋起薄荷的作用,當然了,她是借用了某個老大夫的話。

聽說這東西能驅蚊,田氏便叫麥芽多做些,大家都能用。麥芽自然也是這麼想的,不然哪裏用得著裝那麼些。

傍晚的時候,林虎第一個跑來,聽說麥芽要做好菜,他哪裏能忍的住。

林虎是跟他爹一塊來的,二妞跟小翠隨後也來了,黃年也記著麥芽做菜好吃,雖說不大好意思,但看著林德壽都來了,他哪有不來的道理,其次就是李氏,那兩家的婆娘倒是沒來,說家裏好些活要做,也可能是覺著來的人多,不好意思。

他們來,也不能空著手來,林德壽拎了一大塊牛肉,就是有家的牛生了病,便請人去宰殺了,可這天肉也不能放,就拿到集市上去便宜賣了,他家也買了些,便宜的很。麥芽見到牛肉,當然高興了,可惜沒有牛骨頭,不然做出的牛肉湯一定很好吃。

林德壽聽她念叨牛骨頭,便立馬叫林虎回家去拿,他們平時連豬骨頭都不想燉,更別說牛骨頭了,扔了又可惜,做又不會做,跟雞肋差不多,他哪裏好意思拿出來。

黃年也不甘落後,拎著兩條大鯰魚,這是他早上從自家門口抓的,現在還活蹦亂跳。

麥芽一早就在廚房裏忙活開了,元青跟冬生蹲點在院子裏,按著麥芽的方法,殺黃鱔。先是把頭跟尾剪掉,手上抹一把青灰,再去劃開黃鱔肚子就比較容易,不會那麼粘滑。

元青負責宰殺,冬生負責清洗,他倆分工合作。林德壽跟黃年就在旁邊看著,林虎也在那,他這個小娃膽子大,覺得好玩,便也去抓,林德壽也不攔著,他經常打獵上山下河,他知道黃鱔其實沒有毒,吃倒是沒吃過。

李氏本來坐在鍋灶下燒火,田氏也在幫忙,二妞跟林翠進來,把她倆趕出去歇著了。知道她們女娃子在一起有話講,田氏跟李氏也樂的清閑。

麥芽注意到今天的二妞似乎沉默了許多,她忽然想起她托自己問的事情,到現在還沒問過呢,這一想,倒叫她對二妞感到很抱歉,“二妞,這幾天一直忙著,我也忘記問了,要不今晚我就去問問?”

二妞坐在鍋灶下燒火,對麥芽笑了笑,露出兩排牙齒,也沒吭聲。

這叫麥芽奇怪了,林翠接過話茬子,跟她講了原由,“她家親戚給她講了門親事,好像就在你舅媽他們那個村,你舅媽那不是王家村嗎?”

麥芽直搖頭,他們對舅媽一家向來不感冒,她也從不問。

林翠歎口氣,她在幫著麥芽和麵,晚上好蒸饃饃,“其實那娃人也還好,就是家裏兄弟姊妹多,那個男娃是家裏老小,上麵的幾個娶親的娶親,嫁人的嫁人,就剩他一個跟老父母親住著,黃嬸說,要是二妞同意,過幾天要讓他們見麵相親哩!”

話是這樣講沒錯,可麥芽畢竟是經曆兩世的人,還是一下就聽出來,表麵上瞧著,是門好親事,可誰知道那男娃的性子是什麼樣的呢,一般來說,大部分做老幺的,都慣的很,要是這男娃吃不了苦,拈輕怕重,這以後的日子可就過不好了。還有,很多老幺都很聽母親話,就是有點戀母,這給以後婆媳相處埋下了不少隱患,依著二妞的性子,隻怕也會不安生。

麥芽瞧了眼二妞,問道:“你要是不願意,就再等等,興許還能找到更好的呢?年紀又不大,等兩年又不是不行!”

二妞撅著嘴,搖頭腦擺腦的晃悠,“我也不知道哩,又沒見過麵,要是現在就回了,隻怕會惹人家不高興。”

麥芽插嘴道:“要是見了麵,再回別人,那人家就更不高興了,怎麼做都一樣。”

二妞直歎氣,“我也曉得,可不這麼辦,又能怎麼著。”

林翠也跟著她歎氣,做女娃的命運,就是如此,要是嫁的不好,可就是一輩子遭罪。

麥芽寬慰她倆,“歎氣管什麼用啊,要不這樣,二妞,明兒我給你個答複,退一步講,如果真的非相親不可,明兒我家會有人上門進鹵肉,到時候我再幫你問問,再不行,咱偷偷跑到王家村,先瞧上一眼再說。”她前麵說的話,雲裏霧裏的,也不好講明,不過後麵卻是叫人意外。

二妞眼睛唰一下就亮了,“我……能先去瞧一眼?”她當然想,這樣心裏也有底嘛!

“怎麼不行,我們偷偷的去,不叫人家知道,也不叫人家知道,要不然這樣也行,我舅舅家不是在那嗎,我就說去看親戚,這樣總成了吧!”她也不管舅媽是否真的歡迎,反正也沒打算真的到她去。

“我看成,麥芽,你定個日子,我跟你們一塊去,”林翠雖然外表纖瘦,但骨子裏還是有著年輕的冒險精神。

麥芽道:“那就後天,後天一早,趕早去,天沒那麼熱,王家村也不遠,我叫我哥幫著趕驢車,不到中午就能回來了。”

二妞聽著有了希望,又恢複了往日的笑臉。

------題外話------

推薦友友文文:傾盡天下,我本紅妝《無良女相》

推薦下友友文文——《一等俏農婦》教夫養女,農家小媳婦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