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倉皇南逃,貶官江州(2 / 2)

渡江伊始,局勢不穩,人心未定,高宗看到人們群起反對黃潛善、汪伯彥,感到不對其有所處置,不足以安定人心,因而在張澈上疏之後被迫罷黃潛善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落職居衡州。朝臣認為處置太輕,不久,責授鎮東軍節度副使,英州安置。高宗對黃潛善的偏袒庇護,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滿,右司諫袁植上疏請求將黃潛善“斬之都市,以崇國體”,高宗不許,並罷袁植官。最後僅將黃潛善降為江州團練副使,秘書少監。建炎三年六月,黃潛善死於梅州,竟得善終。

提起宋代奸臣,人們首先會想到秦檜,而易於忽略黃潛善。秦檜投降賣國,謀害民族英雄嶽飛父子,其罪固不容誅,理該遭到萬世唾罵;黃潛善媚敵主和,排抑李綱、宗澤等忠義報國之士,亦實令人發指。秦檜叛賣於宋室既渡之後,黃潛善行奸於南宋偏安臨安之前,斷送了匡複中原的最有希望的時機,其誤國之罪,實不在秦檜之下。

第四章 投機專營的能手:王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