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飛揚跋扈,掃清權路(2 / 2)

一年以後,因為有人密謀另立劉蒜為天子,梁冀便乘機誣告,李固曾為他們製造輿論,將李固收押入獄。因李固門生冒死進諫,太後明白了真相,李固才得到赦免。李固出獄時,京城大街小巷無不高呼萬歲,梁冀聽到後大驚失色,深怕李固的名望成為自己的禍患,於是將前後兩件事加在一起,顛倒是非,上奏太後,終於將李固殺害了。李固的長子、次子亦死在獄中,隻有小兒子預先逃走,幸免於難。梁冀將李固的屍體丟棄在街上,下令對於敢接近的入一律治罪。受到牽連而被處死的還有太傅杜喬。這兩人向來被梁冀視為仇敵,因此他們的屍體也被放在一起,不許收殮。

起初,益州太守揭發永昌太守劉君世用金蛇向梁冀行賄,事發之後,金蛇被收送杜喬處。梁冀向杜喬借看金蛇,杜喬照章行事不肯給,從此與梁冀結怨。梁冀的小女兒病死,命公卿吊喪,惟獨杜喬不去,又增加了梁冀的忌恨。桓帝要娶梁冀的妹妹,梁冀要求用隆厚的禮節迎聘,杜喬又依據以往慣例,表示反對。梁冀讓杜喬推舉他的親信為尚書,杜喬又以該人政績惡劣,不肯信用。杜喬處處觸犯梁冀的私欲,在李固被罷免以後,人心沮喪、朝臣斂氣屏息,惟有他不屈不撓,與梁冀分庭抗禮,於是朝野上下又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等到清河王的案子發起後,梁冀先害李固,然後暗示執法大臣,讓他們捏造罪證,彈劾杜喬與李固一同私交作亂者的同黨,然後由他自己奏請治罪。梁太後認為杜喬是個忠臣,隻免了他的官。梁冀更加氣急敗壞,派人威脅杜喬說:“早點自己了斷,妻兒老小還可以保全。”第二天,梁冀派人騎馬到杜喬家門前探聽,發現杜喬沒按他的意思自盡,便將杜喬抓進監牢折磨致死。

李固、杜喬死後,滿朝大臣再沒人敢與梁冀爭鋒了。梁冀用盡卑鄙的手段,終於達到了獨斷專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