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迪斯尼世界(1 / 3)

沃爾特現在60歲了。工作越來越忙,他常怕死神在他還沒有做完工作時把他招走。他的脾氣越來越暴躁了,事情沒有做好他會不耐煩,有些人提出不必要的問題或沒按照他的設想把事情辦好,他會毫不客氣地對他們發火、指責。

沃爾特喜歡的食物如墨西哥肉餅、豆子、漢堡包、馬鈴薯和餡餅把他的體重提高到185鎊,因此他決定自我限製飲食。醫生告誡他說吸煙致癌,他卻始終沒有戒成煙,香煙已經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抽煙他會覺得手足無措。

他不停地工作,有時候甚至把劇本帶回家看。半夜裏莉莉安醒來,常會發現他站在梳妝台前,研究劇本,畫圖樣,或自己跟自己討論一項計劃。

莉莉安最高興聽到沃爾特這樣的電話:“收拾一下你的東西,我們去歐洲。”但沃爾特的旅行總有他的目的。他計劃“潛艇之旅”的時候,便去歐洲看一種海浪製造機器。為了研究據說過去是海盜巢穴的火山島,他帶莉莉安一同去西印度群島度假,迪斯尼樂園中的“加利賽海的海盜”便是這次度假的成果。還有一次,沃爾特在波多黎各買了一隻機器鳥,後來樂園中便增加了“啼奇屋”,屋中有許多機器鳥在歌唱。除了樂園,沃爾特還常為了查看影片的攝製外景而去國外,為勘察《快樂之航》外景他高興地去了巴黎,回味了1918年他還是個青年時在巴黎生活的情景。

早上如果沒有預約,沃爾特便會先到WED公司看看。公司最富挑戰性的工作之一是使立體的東西能夠動起來,這在二戰之後便開始了,如跳舞的舞女等,4人樂隊也可以表演唱歌和邏輯動作,樂園中也有會動的假動物,但動作簡單。樂園成功後,沃爾特就致力研究製造出像真實人物一樣會動的東西。他還計劃在園中展出美國曆史,稱為“總統之廳”,把每位美國總統做成真人大小,首先要把談話和動作都像林肯的活動塑像做出來,這樣構造綜合聲音、動作和電子,被稱為“聲動電子塑像”。1963年“啼奇屋”做成並開幕,225隻假鳥、南美土人、眾神表演了17分鍾,有唱歌、說笑、出來和退回等動作,假人的動作比假動物的動作更難。

迪斯尼樂園越辦越成功,許多人爭相投資,勸沃爾特在別處另建一個樂園,沃爾特雖然堅持說:“隻有一個樂園”,但事實上他另有計劃。一次他對同事說:“迪斯尼樂園隻包容了美國1/4,密西西比河東部還有很多區域有待於我們去表演給人們看。”

沃爾特清楚地知道需要為機構製定新的目標,不僅要在樂園中增加些新東西,還要接受新的挑戰以提高技術水準、拓寬想象力。1960年,他召集策劃人員,對他們說:“紐約將舉辦一次博覽會,各大公司都是要花很多錢在那裏建造展覽場所,他們不知道怎麼去辦,甚至有些人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隻知道別的公司都這麼做,也就跟著去做,在這方麵,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服務。用迪斯尼樂園為例,向他們證明我們可以做。這是我們擴展揚名的大好機會,用他們的錢來發展我們的技術,以便為今後的再發展打下基礎,通過這次展覽,使樂園高度引人注目,我們可以對這些公司說,我們為他們辦的展覽,在博覽會中展出1年後,還可以繼續在迪斯尼樂園中展出5至10年。”

沃爾特替福特公司設計一條“神奇天道”,讓福特車子載著遊客,行駛通過一群聲動電子塑像,塑像顯示出人類從石器時代進步到現代的情形;為奇異電器公司設計了一個戲院,戲中的椅子可以圍繞一係列不會轉動的舞台旋轉,舞台的陳列展現出美國家庭和電器的發展變化。百事可樂高級幹部到加州來,請沃爾特幫忙設計“這是一個小世界”展覽,這是為聯合國兒童福利組織幫忙,沃爾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紐約世界博覽會主席到樂園來後,大為讚歎“總統之廳”的幻燈片和林肯模型,說:“我一定要讓總統之廳在博覽會中展出,否則便不開幕了。”沃爾特表示來不及把總統之廳做好了,但保證一定要把林肯做好。

WED的工作人員日夜加班加點,趕著要在博覽會開幕之前把4項計劃都完成,沃爾特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這4項東西先在製片廠製造,然後拆開運往紐約,時間日漸迫近。有些零件未經試驗便運走了,沃爾特創造了在不到1年的時間裏完成4項計劃的奇跡,美中不足的是林肯電子塑像做得不夠好。

到了紐約,工作人員試驗林肯塑像,開始還好,後來便亂動了起來。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紐約太潮濕了,也有人認為是因為附近燈光的電波太強了。開幕前兩天,5月25日進行試展,林肯故鄉伊利諾州的州長和史蒂文生以及200多名伊州顯要都參加了,“林肯”的病依然沒有治好,沃爾特隻好當眾宣布伊利諾州的展覽廳暫不開幕,不過他保證一定盡快修好,盡快開幕。1周後,林肯突然好了起來,6月2日,伊利諾州展覽廳開幕後,便成了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

“這是一個小世界”被評論家評論為最美妙的地方。工業展覽方麵,由沃爾特設計的奇異電器公司的“進步世界”和福特的“神奇天道”列為吸引遊客的第2名和第3名。

根據合同約定,奇異電器公司和福特公司要各付100萬元的費用,但展覽結束後,沃爾特提出:如果這兩家公司把展覽移到迪斯尼樂園,這些費用便算作搬運費,這兩家公司自然同意,繼“這是一個小世界”和林肯塑像移入樂園後,樂園中又多了兩處吸引人的地方。

1964年,沃爾特攝製了最成功的影片《歡樂滿人間》。8月27日在好萊塢中國戲院首演時,受到觀眾熱烈稱讚,影評也一致叫好,第一次發行賺了4400萬,更讓沃爾特高興的是它榮獲了金像獎13項提名,女主角朱莉·安德魯斯獲最佳女主角提名。

他的創作可以說是無所不及。從新的動畫片《森林的故事》、迪斯尼樂園新增的“鬼屋”,到音樂片《最快樂的百萬富翁》等。他甚至還自己動手寫了一個電影劇本,叫做《克魯索海軍中尉》。作者的署名是Retlaw Elias Yensid,正好是他英文名字的倒寫!

他於百忙之中,仍沒忘記關心周圍的人們,時時顯示出一片愛心。當朋友、同事遇到不幸時,他沒忘記寫信慰問;當故鄉的老同學、老師、朋友寫信給他時,他沒忘記寄上一封長長的回信;他更沒忘記支持慈善活動,尤其是有益於兒童的,他更不甘落後於人。

到了聖誕節,他的秘書就忙了。朋友、新聞界人士、製片廠工作人員、同行的孩子等等,好幾千人,他都要送禮物。禮物呢,全是迪斯尼電影中的人物模型玩具。

給太太和女兒的禮物,他總是到聖誕節前一兩天去買,差不多都是貴重的香水。但是,要買禮物給他,可難啦!他總是喜歡簡單而有趣的東西。他的護士花了不到1塊錢買了1隻萬花筒,送給他。他高興極了。每當有客人來時,他總是要客人看他的萬花筒。

在60年代,沃爾特得到一樣新的“玩具”——一架飛機。有了自己的飛機,他去外地聯絡業務就方便多了。沃爾特還要求兩個女婿都學會開飛機,以防不測。為謹慎起見,他還訂下規矩:飛機上要有兩個飛行員。

沃爾特雖然很重視生命安全,然而卻不願意受到財務的限製。一次,一位計劃人員提出一項計劃簡報:“我有兩項計劃,一項花錢少,而另一項花錢多。……”沃爾特聽了,馬上站起來說:“我們不用考慮錢的多少,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東西的好壞。我的理論是:隻要東西好,我們就可以把大眾的錢吸引過來。”

到迪斯尼樂園開業後的第10年時,遊玩點已經由原來的22個增加到47個,資本由1700萬元增為4800萬美元,遊客共計有4200萬人次。

榮譽源源不斷地落到沃爾特身上。足以使他引以為自豪的是1964年9月14日,約翰遜總統在白宮授予他的自由勳章,這是平民所能得到的最高勳章。頌詞上說:“作為一名藝術家,沃爾特·迪斯尼在娛樂方麵,已經創造出了一個美國民間的奇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政府積極支持退伍軍人轉學藝術,這樣,喬納德藝術學院借此契機,盛極一時。後來卻因為管理不善,到了50年代末期,學院竟麵臨崩潰的邊緣。

喬納德想到了沃爾特,於是將學校困難告訴了他。沃爾特想,以前喬納德學校讓自己的人員免費就讀,在困難時給予他們資助是應該的。於是,一口答應了。但是,後來沃爾特發現,長期提供資金、物質資助,並不是個能治根治本的辦法。於是,他找到工作人員,一起研究,訂立計劃,目標是使學校現代化,並設立櫥窗,讓學生展覽和出售自己的作品。

同時,洛杉磯音樂學校也因為管理不善而迅速敗落。沃爾特四處奔走,終於如願以償,把兩所學校合並在一起,在1962年成立了加州藝術學院。

他派人到各藝術學校和音樂學校去參觀,研究它們的課程和設施。在此基礎上,周密地擬定加州藝術學院的藍圖。訂出計劃後,就開始選擇地點。他們考察了30多個地方,最後由迪斯尼機構捐出一塊地,那是在1959年購買的金橡樹牧場中的一塊38英畝的地,選此作為校址。

1964年,沃爾特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向輿論界介紹加州藝術學院。他說:“不要求學校的麵積有多大,大了就會讓學生認為,自己隻是一個大地方的一部分而已,使校方和學生關係疏遠。……我喜歡像工廠一樣的,學生可以隨時進來學習任何一門藝術。他可以開始學繪畫,但也許最終成為一名音樂家……普通大學並不這樣,它限製學生,不讓學生學許多東西……我們加州藝術學院絕不走這條路,學生可以學任何東西——繪畫、戲劇、音樂、舞蹈、寫作。畢業時,他們將獲得美術學位……學生數目不可以超過2000人,盡量都住在校園裏……他們應能夠自我表現而不怕留級。學院要設多項獎學金……我們需要的是有天份的人。這也就是進入加州藝術學院的一項條件——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