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科學技術的目的是人工製造耐超高溫、耐超高壓、超高強度、高速信息傳輸和在常溫下表現超導等特殊性能的材料。新材料主要有:
新金屬材料。如非晶態合金,通常金屬原子排列為規則的晶體結構,非晶態金屬的韌性、磁性、耐磨性和抗拉強度的大大增加,這種新材料將於2010年前後進入市場。
新陶瓷材料。如精細陶瓷(納米陶瓷)具有耐磨、耐熱、高強度、抗腐蝕和致密不透水等多種特性,製成陶瓷發動機不僅成本降低,性能改善,還可以減少汙染,這種新型發動機可望在2000年投放市場。
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如高性能碳纖維塑料,這種材料以碳素纖維代替現在的玻璃纖維,使現有的工程塑料成本更低、強度更高,做成車船殼體和建築材料,可望在2000年內廣泛應用,塑料汽車也將逐步推廣。
複合材料。複合材料由金屬、陶瓷、生物膜和高分子等複合製成,用於高強度和多功能兩種目的。如高性能金屬基複合材料,以金屬為基體加入高分子纖維,獲得高強度、高耐熱性,用於飛機和火箭,可望在2030年左右投放市場。
光電子材料。目前的計算機芯片都是矽或砷片進行超精密機械加工製造的,新型光電子材料,如分子裝賢,則是甩分子組裝的方法達到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壽命的目的,為下一代光電計算機服務,可望於2030年投放市場。
高溫超導材料。超導電性,即電阻為零,是許多高科技需要利用的特性,但它要在極低溫下才出現,需要龐大的製冷裝置。如果研究出在較高溫度下出現這種特性的材料,將會在能源和電子領域引起革命性的變化,這種未來材料可能在2030年投放市場。
納米技術的應用,將產生一係列新材料,假牙可以像鑽石一樣堅固;未來纖維會有加熱或致冷的微型管,製成調溫衣服;這些都將在2030年前後實現。
(三)材料的分類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人類使用材料的水平標誌著社會進步的狀態。在曆史上,往往以材料作為劃分時代的標準,如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現在,人類把材料、能源和信息作為現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足見材料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產生著多麼巨大的作用。
材料技術,特別是新材料技術是作為衡量綜合國力的指標之一。現代工業、國防等部門都需要多種多樣的材料,如此才能形成先進的工業體係和先進武器裝備係統。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在高技術發展項目中都列有新材料技術。
材料是人類能用來製作有用對象的物質,但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材料;所謂新材料,主要是指在最近發展之中形成的、具有比傳統材料更優性能的一類材料。目前,傳統材料已達幾十萬種,但新材料的品種正以每年約596的速度在增加著。
材料是一個龐雜的體係,世界各國對材料的分類不盡相同,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許多種分類方法,因而出現了一些交叉和重疊。就大類來分,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若按使用性能分,有結構材料(主要是力學性能)和功能材料(具光、電、磁、熱、聲等性能);若按材料的尺度分,有塊狀材料、薄膜材料、粉末材料和纖維材料。
在現代材料技術中,先進的金屬材料技術、高性能無機非金屬材料技術、高分子材料技術和複合材料技術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半個世紀以來,盡管其它材料有很大的發展,但金屬材料仍占有主導地位,這包括金屬結構材料、金屬功能材料和稀土金屬材料等。高性能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一係列新的性能,因而得到了最為迅速的發展。這其中包括新型陶瓷(先進結構陶瓷、功能陶瓷、半導體陶瓷、光學陶瓷等)、特種玻璃(光導纖維、微晶玻璃等)、人工晶體(具有非線性光學效應等)。高分子材料與人類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人類自身基本上也是由各種生物高分子組成,因而人體的一部分器官也可由醫用高分子材料來代替。高分子材料的分子是由許多結構相同的單元重複排列所形成,分子量高,超過單個小分子的結合力,因而具有高性能、高功能等優點,如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材料都是新材料技術的產物。複合材料是一種多相材料,如結構複合材料(樹脂、金屬、陶瓷等為基體的複合材料)和功能複合材料(由功能體和基體組成,形成具有導電、換能、屏蔽、阻尼等功能的複合材料)。
在21世紀裏,材料科學的進展將進一步使材料技術發生革命性變化,人們可以按需要而設計和製備各種新材料,這樣就可增加預見性,減少盲目性。如利用計算機進行性能預報、模擬揭示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係、按新概念和新技術製備材料等。可以預計,一係列新材料將會得到充分的發展:高溫超導材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高溫超導電性有突破性進展的情況下,高溫超導材料會進入實用性階段;梯度功能材料是由像金屬和陶瓷、陶瓷和塑料這樣不同性質的材料,不通過複合方式而通過連續改變組成所形成的融合材料,由於其組成沿厚度方向逐漸地變化,導至功能性質發生梯度變化,因而具有一係列新的性能,如在空間技術中所采用的新式發動機的材料,就需要具有這種性能;智能材料具有多種奇特的性能,如適應環境(檢知、分析、判斷、自修複等功能),具有抑製劣化和損傷等的“能動性”,它將成為新材料中的一朵奇葩;納米材料是由於構成材料的粒子尺寸減少,使得界麵組分占整個材料的比率上升,從而引起性質突變,如納米固體材料表現出許多特異的物理、化學性質等。總之,材料技術將朝著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複雜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