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風險可通過β係數和標準差等方法測定,風險補償也可以通過調整折現率進行計算。但是股市不確定的因素太多,精確的計算未必比經驗評估更準確。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重要的是要保持高度的風險補償意識,並依據經驗和簡單的數據來執行風險補償的增長率大於風險的增長率的原則。風險補償原則是風險管理的積極原則。
風險防範
風險防範是證券投資風險管理的另一主要目標,並構成其主體內容。風險防範的任務在於規避投資風險對資本及盈利的侵蝕,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本的保值與增值。風險防範主要有三個方麵的內容:風險預防、資金管理和止損計劃,其中止損計劃猶為重要。
(一)風險預防
對於股市和期市投資人來說,勇於承擔風險是其行為的基礎,投資人的風險意識特征不在於回避風險,而在於規避風險,即在承擔風險中設法防範風險。
規避風險首先應當做到預防風險,即最大限度排除或減輕一切可以事先排除或減輕的風險。這主要有:(1)高度重視風險水平。終生從事股票投機而成效卓著的美國人赫希洪的兩條座右銘之一就是:“別告訴我可以賺多少錢,但要讓我知道我可能賠多少錢。”(2)努力把握行情的勝算幾率和風險與利潤的交換比例,幾率過低或比例太差必須謹慎行事。(3)從財務上評價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包括投資占家庭財產的比重、投資在市場中可停留的時間、投資收入對家庭收入的重要性和是否有其他投資來源等等),根據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風險傾向選擇。(4)充分利用交易係統的保險技術,消除危險隱患。例如辦理滬股指定交易登記,適時更換電話委托買賣密碼等。(5)強化法規意識,在操作中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法律、規章、製度等)。法規意識淡薄可能帶來嚴重後果。有一位投資人在證券營業部未經授權賣出自己的股票後,輕率地辦了交割手續,結果造成對證券部行為的事後認可,喪失了對損失的索賠權。(6)掌握證券投資的知識與技能,減少認知性的操作失誤。(7)提高投資心理素質,避免心態失衡造成的損失。總之,風險預防就是要把高度的風險警惕性固化為投資人的行為基礎並成為構建自己的交易環境的決定因素。
(二)資金管理
競價過程中的資金管理,是規避風險的另一重要方麵,其內容主要有:(1)投入資金與可用資金的比例分配,即投資者並不將自己的投資資金一次全部買入證券,而是用一定比例的資金買入證券,其後根據行情的變化,順勢加碼、逆勢平倉,一般來說,預測風險越大,投入資金與可用資金的比例就越小,直至空倉;(2)組合投資,包括大類證券之間的組合買賣和同種證券的品種組合,根據美國紐約證交所的數據統計,當股票組合品種達10個時,非係統性風險將急劇下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組合品種達32個時,非係統性風險將基本上被排除;(3)分段買賣法,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競價策略實質上就是規避風險策略;(4)套利交易法,即買賣雙向同時開倉和同時平倉,此法使贏利的幅度受到了限製,但大大降低了風險。我國股市目前還不能進行該種交易。
(三)止損計劃
投資人事先設置停止損失價位,入市後發現方向做錯了,當價格達到止損價位即了結出局,則即使入市對錯的概率各占50%,也必然會盈大於虧,這就是證券投資的拋磚引玉規則。證券投資與賭博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前者可通過止損計劃把損失限製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成功的報酬,換言之,止損計劃使以較小代價博取較大利益成為一般證券交易市場都具備的內在機製。
止損計劃包括以下內容:
(1)止損理念。投資人必須高度重視止損的決定性意義,把它視為在高風險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在高風險市場中,如何保全實力、存活下來始終是首位的任務,而以較小的損失換取主體的安全是實現這一任務的不二法門。在這個意義上,止損計劃的製定和有效實施是證券投資最大的技巧,沒有掌握這一技巧,就沒有入證券投資學的大門。
(2)止損位的設置。止損作為一種計劃表明止損位總是在操作開始前就已設置,這意味著在入市後的每時每刻投資人手中都有止損計劃作為行動依據。止損有雙重性質:其一是止虧,即做錯方向,停止資本虧損;其二是投資已有盈利,在行情回折時,停止利潤的丟失。因此,在方向做對的情況下,止損位是一個逐級增加的可變數。在股票市場,止損位的計量標準有個股價格和股價指數兩種。脫離大市的個股行情應以個股價格來製定止損位,一般情況下止損位的計算可考慮以個股價格為主,股價指數為輔。止損位的設定以股票的買入價為起點,在行情上漲後,可以前一日的收盤價或當日最高價為起點,取向下變動的某一百分數或某一絕對數為止損幅度。止損幅度的確定首先應考慮排除日常價格波動的影響,可考慮取略大於近期價格波動中的三個最低價的平均振幅之幅度作為基礎止損幅度。顯然,短線投資的止損幅度要小於長線投資;其次還應當依據對市場風險狀態的評估來調整基礎止損幅度,較高風險狀態下的止損幅度要小於較低風險狀態。此外在多頭市場,止損位也可直接由10日移動平均線決定。
(3)止損操作。止損操作不隻是止損計劃的實施,而且還是其的延伸與完善。止損操作在止損計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止損計劃的實現要有嚴明的操作紀律作保障。停止損失是對既得利益丟失的認可,是對行情判斷失誤的認可,因而是物質和自尊的雙重“認輸”或“認賠”。另一方麵,投資人有各種理由生成各種期待心理:行情跌了數天,想等反彈再賣;真反彈了,又以為會有一段延續行情;行情再度猛跌,又會認為跌得可以了,再跌也跌不到哪裏去了,等等。因此止損計劃最難執行、最易忘記,需要有高度的紀律性來保證實施。
止損操作的第二個要點就是下單的時效。行情變化的幅度大、速度快,止損操作應打提前量,可使用埋單方法;行情變化的幅度小、速度慢則以即時下單為宜,下單時間宜放鬆,可捕獲當日的較高位出貨。
止損操作可以實行少數例外原則。這主要是針對多頭市場中主力尾市打壓等做市行為、連拉陽線後的階段性調整及空頭市場中的“最後一跌”等空頭陷阱而製定的補償方案。補償方案必須經過嚴密分析、確有依據並明確列入止損計劃內。因此,例外原則隻能包含有少量的、事前製定的方案。
止損計劃是防範風險從而也是整個證券投資的關鍵性措施,但它隻是一種平倉技術,不能用來替代行情分析和其他競價方略。相反,止損計劃需要與高質量的選時、選股和多種競價能力相結合,有賴於這一基礎,止損計劃可望成為投資人的護身符。
操盤紀律
風險防範是證券投資競價的重心,操盤紀律是風險防範的壓軸根基,也是全部證券投資行為的必備前提,風險投資猶如戰爭,嚴守紀律與否,直接決定勝敗存亡。證券投資人麵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客觀世界,但卻能夠製定一種確定的行為方式——通過嚴格的操盤紀律實施確定的投資計劃。我們已論證在這些方式中包含了使投資人盈利始終大於代價的可能性。
操盤紀律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意誌問題,是一種嚴格的行為自律。投資人遵守操盤紀律的程度反映其心理素質的水平。因而投資人的紀律性有賴於自覺的嚴格訓練,培養高度的紀律性,是競價技巧訓練的要點之一。
嚴守操盤紀律並非是要求投資人全盤機械化地操作。紀律性隻是用以約束實施基本的投資原則、事先製定的投資計劃、行之有效的競價策略或針對個人心理缺陷所規定的行為方式等,這並不抹煞原則、計劃和策略本身可能包含的靈活性。
因此,操盤紀律是一種針對性行為,它以某種規則為前提。沒有規則,就沒有紀律。遵守操盤紀律實質上就是遵守投資競價的規則。這樣我們再一次可感受到證券投資行為的基本特色:遵守操盤紀律,如同一買一賣之操作本身一樣,在極其簡單的行為裏,充滿著學識與技巧、果斷與毅力!
我們以風險管理結束全書,以操盤紀律結束風險管理。如果說這是證券投資學展開的自然結果,那麼,這個壓軸戲確實非常之重。這是重心所在,把握住它,你就不會倒下,不倒下就有很多機會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