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武漢暢遊長江,到底有多少次?按照檔案資料和地方誌的記載上看,一共有17次。
其實,從1956年開始,毛澤東每年都來武漢遊泳。隻是因為保密的原因,人們通常熟知的也就是12次,地方誌上記載的也隻有17次。這當中記錄比較全的也隻有七、八次。
1956年到1966年,時任武漢市副市長兼公安局局長的謝滋群,負責毛澤東在漢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謝滋群曾經在他的寓所接受記者采訪,語氣肯定地透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數字:“1956年後,他(毛澤東)每年都要來遊幾次。在我的記憶裏,應該有42次。”武漢市公安局警衛處保存的當年記錄,是43次。與謝滋群的說法隻相差一次。
毛澤東喜歡暢遊長江,他在武漢的暢遊,很多都是興致來時的臨時決定,多的時候一年要遊五六次。這些暢遊大都是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隻有1966年7月16日的暢遊是公開的。
說到遊泳,謝滋群說,“毛澤東是不聽工作人員的計劃的,每次他要遊泳,我們隻能臨時開會。”毛澤東渡江是想放鬆身心。作為安保人員,謝滋群的任務是給毛澤東創造一個安全的、不被打擾的環境,毛澤東在漢期間,謝滋群日夜駐守在毛澤東身邊,他清楚地記得:“我還和毛澤東一起吃過3次飯,1次在梅嶺,兩次在船上。”
毛澤東在長江裏遊過六七次後,覺得不夠過癮,有一天豪情大發,提出要去三峽遊,“這可急壞了所有人!”王任重看了圖紙,又指派謝滋群牽頭,考察三峽水流情況。但三峽水流太凶險。毛澤東想遊三峽,也引起了黨中央的重視,時任公安部部長的羅瑞卿由謝滋群陪同,親自到三峽考察,測出水的流速為6米/秒,“絕不能遊。”為此,毛澤東發了脾氣,執意要遊。王任重隻好發電報到中央,中央政治局很快回複:不同意毛澤東遊三峽。此事才平息。
“主席遊泳時遇過危險嗎?”“沒有。”謝滋群笑道:“毛澤東很幸運,遊了那麼多次也沒遇上江豬。”盡管沒有遇到危險,但武漢市公安局每次的保衛工作都細致到位:“當時,我們要封鎖碼頭,不讓船隻過來。同時,為了提防江豬、鱷魚,還采取很多防範措施。水裏的安保人員和小劃子上的警衛,也都要經過專門訓練。”
謝滋群的回憶,讓我們記住了又一個新的數據,毛澤東暢遊長江42次。這個數字足以表明毛澤東對武漢的眷戀與情懷,這是武漢永遠的驕傲與自豪的曆史記錄。為了紀念毛澤東,千萬青少年和廣大群眾遵循著毛澤東“遊泳是同大自然作鬥爭的一種運動,你們應該到大江大海去鍛煉”的教導,廣泛開展渡江遊泳活動。第一屆橫渡長江時,女運動員隻有20多名,到60-70年代,每屆都有上千名女運動員,其中還有女民兵武裝泅渡。而且,參加渡江的少年兒童已經成為渡江的先鋒;許多在毛澤東第一次橫渡長江以後出生的兒童,也成長為橫渡長江的小將。
據統計,從1958年到1984年,武漢人民共舉行25屆暢遊長江活動。1992年重新恢複暢遊長江活動。從第32屆起,武漢的橫渡長江活動名稱改為“中國·武漢國際搶渡長江挑戰賽暨第32屆橫渡長江活動”,從而吸引了來自中國和世界的遊泳強手。當他們雲集武漢,在大江中劈波斬浪時,武漢便宣告了自己向世界開放的博大情懷。橫渡長江活動已成為武漢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旅遊項目。
就要結束這篇文章時,突然想起了20世紀70年代的一件事。當時,秘魯《新聞報》的記者塞莉亞·巴裏奧斯來到中國,觀看了毛澤東暢遊長江的一幕後,揮舞生花妙筆寫下這樣一句話:“同毛澤東握完手之後,恨不得把手留作永久的紀念。”當我們追尋著毛澤東的腳步,掃視滾滾東流的長江水,我們可以這樣說:這滾滾東流的大江水,還有永遠寫不完的暢遊故事,都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無法忘懷的永久的紀念。(作者:董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