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春,《詩刊》創刊號首次發表了毛澤東的詩作,其中一首就是在輪渡二號上寫的《水調歌頭·遊泳》(1956年6月)。
長江,並不可怕
1957年9月5日,毛澤東再次來到武漢。毛澤東為何而來?當打下這個問號時,豁然開朗。毛澤東如此頻繁遊長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長江大橋。所以,回答毛澤東為長江而來、為大橋而來,肯定不會錯。當天,毛澤東即乘船在長江大橋5號橋墩處入水,遊至漢口四唯路江邊。
回想毛澤東時代,毛澤東十分關心國家的經濟建設,對武漢長江大橋傾注了滿腔的熱情。1956年,他兩次遊長江,分別穿過了2、3號橋墩和7、8號橋礅,這次從5號橋墩處下水,完全可以看清楚4、6號橋墩。毛澤東,一代偉人——隻有你,才會用遊泳的方式,如此近距離地視察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曆任國家領導人中,隻有你離長江大橋最近。隻有你,用自己的眼睛全方位地掃瞄了長江大橋。50多年過去了,武漢長江大橋依然是中國造型最美、質量最好的大橋。這真是武漢的驕傲,武漢人民的驕傲,也是您的驕傲。
這一次,毛澤東的遊程雖然隻有7500米,但當時的江麵上有四級北風,風吹浪急,流速在3米/秒以上。然而,毛澤東依然腳踩大浪,豪邁地宣稱:長江,別人都說很大。其實,大,並不可怕。美帝國主義不是很大嗎?我們頂了他一下,也沒有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東西,其實並不可怕。
毛澤東一邊遊泳,一邊詢問在身邊陪遊的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武漢青少年遊泳活動開展得怎麼樣?”王任重答:“青少年遊泳的越來越多。他們的特點是:膽子大,勇敢,學起來也快,一般學五六天就可以下水了。”毛澤東再問:“3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會遊泳嗎?”王任重答:“有。”毛澤東滿意地說:“這很好!”王任重還向毛澤東報告:去年人民解放軍和民兵武裝泅渡過長江;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學生冬天橫渡過武漢的東湖,會遊泳的人越來越多了。能夠橫渡長江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多了。
毛澤東時代,群眾性體育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學校,抓好群眾性體育活動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成為老少遵循的生活規律,人們的體魄由此大大增強。毛澤東暢遊長江,更是成為了全國人民仿效的榜樣。遊泳成為一個參入麵廣泛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就是從毛澤東暢遊長江開始的。
1958年9月,毛澤東巡視江南,9月10日到達武漢。當天起,毛澤東便在長江裏暢遊了20多分鍾。11日,毛澤東又暢遊了37分鍾,遊程達到一萬餘米,當時的水溫為攝氏27°C。12日下午4點多,毛澤東乘船在長江大橋下的江心入水,暢遊了30分鍾,遊程約一萬米。當裏的天氣晴朗,水溫攝氏28°C。9月13日,毛澤東下午要視察武鋼,為了不耽誤遊泳,毛澤東午飯後即到長江裏暢遊了20多分鍾。9月14日下午17時許,天下雨了,然而這也阻擋不住毛澤東暢遊的熱情,他依然冒雨在長江裏暢遊了20多分鍾。
5天的時間,5個不同的時段,時間或長或短,毛澤東每日都要暢遊一番。有哪一位領袖人物,能夠連續5天在風波浪湧的大江裏暢遊呢?
1961年9月,又值金秋時節,68歲的毛澤東乘快艇到武昌造船廠碼頭江麵入水,仰臥水麵,穿大橋孔,到長江漢水交彙處,又逆水回遊了一段,才順水而下一直遊到漢口的濱江公園,曆時40多分鍾,遊程約1.2萬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