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在的湖北省立高中,由於他熱愛體育工作,執教嚴謹,愛護學生,師生關係曆來十分融洽。趙紫陽、張執一、何功偉、黎智、密加凡等皆是他的學生。1938年10月武漢淪陷之後,退居到鄂西恩施的曾子忱先後任湖北省鄉村師範學校副教授、湖北農學院的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曾子忱從恩施返回武漢,任華中大學體育係教授。是舊中國為數不多的體育教授之一。
武漢解放後,曾子忱一直在華中師範學院任體育係教授直到退休。1957年4月武漢市網球協會成立時,曾子忱擔任這個協會的副主席,並積極開展活動。
由於曾子忱教授在體育教學方麵的卓越貢獻,於是就有了他晚年3次退休的佳話。1973年,當曾子忱從湖北大冶北練山華中師範學院五七幹校農場下放勞動落實政策回漢時,已年邁古稀,早已過了退休年齡,便辦了退休手續。1977年國家恢複高考製度,因多年未評職稱,華中師範學院偌大的一個體育係竟無一位教授,這樣公開招生總不妥吧,於是學院啟用了曾子忱,恢複了他的在職教授的教書生活,幾年後再一次光榮退休。兩年後大學開始評聘職稱。被受聘任華師大高級職稱委員會委員的曾子忱,又被華中師範學院恢複教授職務,既當評委又帶研究生。直到體育係裏新評出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了,他才算真正退休了。退休後的曾子忱沒有停歇,又利用退休後的時間,撰寫了諸如《武漢地區中等學校早期體育概況》等一批回憶文章。
1986年,武漢市第十四中學舉行校慶時,他作為抗戰前教職員工中唯一還健在的老師被邀請參加校慶活動蒞臨現場。那天,幾代老學生們請他們的曾老師坐上席,並送上一幅“碩果桃李滿天下,德藝雙馨冠人寰”的特大錦旗,以表對這位83歲老人體育教學事業的愛戴和崇敬。
致力於湖北早期的足球運動
曾子忱也是湖北最早的足球隊的第一任教練。1928年冬,由各大、中學校體育教師組成的業餘足球隊,由曾子忱任隊長,戈濟武、蔡澤蔭、張信乎等參加。隊員中還有武漢大學的湯佩鬆教授,他們先後出戰過湖南明德中學足球隊、漢口博文中學隊等等,皆獲勝。他們是武漢足球史上的驕傲,當時正是這支業餘足球隊積極開展的足球運動才推動了武漢群眾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正當“而立”之年的曾子忱精力充沛,對足球和其他運動項目皆十分精通,且積極參與。1933年4月,為了參加全國足球分區賽,華中四省成立了選拔委員會,由湖北省教育廳出麵具體負責,聘請曾子忱為選拔委員會主任,選委會成員中囊括了當時湖北體育精英和主要教學骨幹,其中有在東亞體專時的老同學,華中大學的陳時校長,國師體育教師戈濟武、黃叔衍等。以曾子忱先生為首的選拔班子成立後,計劃由四省各派省隊來參加選拔賽,結果湖南因故未到,隻在安徽、江西、湖北三省隊員中靠比賽來進行選拔,組成華中代表隊,參加全國足球分區賽。最後華中代表隊不敵開展足球活動較早的華東隊。華中隊在比賽中敢打敢拚,雖敗猶榮。那時,從各地來的運動員已經能像如今一樣,講究體形訓練,注重戰術配合。代表們集中在武昌體育場訓練一周,上午休息,下午訓練兩個多小時然後座談,商量站位配合戰術等諸多問題,也實屬不易。
1934年春,為了參加第五屆華中運動會,湖北省組織了體育代表團,曾子忱負責組建全省男子足球隊,他通過層層比賽,選拔優秀球員,並親自擔任指導,因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培訓出一支較為出色的球隊。這年5月在武昌湖北省立公共體育場舉行的第5屆華中運動會上,湖北男子足球隊先後戰勝安徽、湖南、江西男子足球隊而獲得冠軍。
在指導足球運動在武漢地區蓬勃開展的同時,曾子忱不僅是教練員,也是參與者。在他足球運動生涯中,令他最值得回憶的一場比賽是1935年12月以他為隊長的武漢耆老足球隊與漢口租界裏的西聯足球隊(英意聯隊)的比賽,這場比賽展示出耆老隊員們強烈的愛國心,憑著誓為中華民族爭光的心態,耆老隊自始自終都壓著英意聯隊打,擔任中鋒的曾子忱在下半場踢進的一球為比賽奠定了勝局。
1931年成立的湖北教聯足球隊,也是曾子忱任隊長和指導的。當年這支在武漢號稱強隊的足球隊,一直堅持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前才停止活動。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曾子忱率領湖北農業學院的師生們回到了武漢,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外,曾子忱和教聯隊的老朋友僅用24天的磨合練習,又恢複了昔日的雄姿。這時已經41歲的曾子忱教授,業餘時間仍活躍在武漢地區的足球場上。在當時漢口的公安隊、積健體育會的積健隊,曾子忱教授或擔任教練或自己操刀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