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豐收了。總司令首先挑了一些個大的西紅柿送給孩子們吃,還給我們一些嚐鮮。有一次,我到他家,我們一起品嚐他的勞動果實。我問他:“總司令,我們吃西紅柿喜歡沾點糖,你放不放糖?”他笑著說:“哎,你們吃西紅柿還放糖呀,我吃西紅柿從來不放糖,這樣吃既是西紅柿的原味,而且還節約了糖。”
多少年來,朱總司令的音容笑貌時刻留在我的腦海裏,他的諄諄教誨始終銘刻在我心上,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他的光輝形象在每時每刻鼓勵我勇往直前。
一粒西瓜子
戰爭年代的延安,生活條件是很艱苦的。但是,由於黨和首長的關懷,總務部門千方百計的努力,孩子們的夥食還是辦得不錯。除了一日三餐精心調配外,每天午睡起來後,還為他們準備了一些點心和新鮮水果。
1946年夏天,西瓜剛剛下來,孩子們當年第一次吃西瓜,一個個都十分高興。有一個胖乎乎的小朋友吃得特別快,可是他不小心,把一粒西瓜子嗆到氣管裏了。保育員馬上把醫生找來,並立即向院領導作了報告。大家七手八腳,想了很多辦法,西瓜子就是出不來,可愛的小家夥憋得滿臉通紅,快說不出話來了。我們急得束手無策,怎麼辦?“找康主任去!”我和張副院長一口氣跑到棗園。
到那裏,正好總司令也在家。他看見我們心急火燎的樣子,卻微笑道:“看你們急的,今天又不是星期天,跑來做什麼?準是有什麼急事。”我們迫不及待地向他彙報了情況,總司令聽說後立即嚴肅起來,說:“事不宜遲,要趕緊搶救!”他匆匆寫了一封信,吩咐警衛員立刻騎上他的馬,飛奔中央醫院去請最好的蘇聯專家阿樂夫大夫。康主任和我們一起也趕到保育院。
根據孩子的病情和當時的條件,阿樂夫大夫決定采用“空氣療法”。我們在山腳下石窯洞外的空地上支起了一張小床,日夜守護,讓孩子沐浴在新鮮空氣中,康大姐回家送來了奶粉、煉乳、罐頭,還特地挑了一些他們種的西紅柿,叮嚀喂西紅柿時一定要用紗布把皮和籽濾掉。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照料,孩子恢複正常。這個小朋友在延安撤退時,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輾轉千裏,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安全轉移,順利到達了東北解放區,見到了他的父母。
送禮物
1946年7月,蔡暢大姐找張院長和我到她那裏去。蔡大姐經常關心了解情況。當美國進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來延安時,蔡大姐就叮囑我們請畫家為斯特朗畫兩套畫作為禮物贈送給她。一套反映保育院孩子們的生活情況,吃、穿、住及醫療、衛生、教育、健康狀況,還有保育員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情況;另一套介紹保育院的行政機構、組織管理及其工作職能以及領導成員,包括朱總司令、劉少奇等中央首長對保育院兒童的關懷。我們另外還送了兩個繡有“和平”二字的荷包,向全世界介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延安人民的精神風貌和新一代成長的情況。
在我去延安保育院工作的日子裏,深深感到:中央首長對革命後代極為重視。一到延安後就建立第一保育院和保育小學;保育院直接隸屬中央組織部領導,生活再困難也不讓苦了孩子。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從那時起就注重新一代的培養教育,把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希望寄予下一代,所以中央領導都在關心著新一代的成長,把無限的深情賦予在孩子們身上,延安精神在澆灌祖國的花朵,而這些可愛的花朵也點綴了祖國的山山水水。
我非常留戀那段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也非常難忘和休戚與共、同舟共濟的老首長、老同事、小姐妹們一起戰鬥的那段曆史。作為一個老保育工作者,希望全國的同仁誌士,發揚延安精神,說實話、辦實事、做老實人,真正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四化建設,為祖國的興旺發達,為振興中華民族,努力把孩子們的樂園辦得更好,使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一代一代花開不敗,直至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