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1 / 1)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社會科學類專題曆史紀念館,位於北京豐台區宛平城內,著名的盧溝橋東麵,距離市中心約15公裏。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製造了“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打響全麵抗戰的第一槍,就發生在紀念館所在的盧溝橋和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於198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五十周年)對外開放,是國家“七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較為宏大的規模,屬牌坊式建築物。館前一座寬42米、進深39米的花崗岩台階平台上,屹立著一座45米高的巨大銅鑄醒獅,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雄渾氣魄。鄧小平親筆題寫的十一個大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紀念館的花崗岩門額上鑲嵌著。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展出了珍貴曆史文物和照片,這些都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抗戰勝利這14年間的,達5000餘件。以重大事件、重要曆史人物的有關遺物和文稿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館藏抗日戰爭時期重要文獻、書刊、檔案、資料數千件。

展覽分為“綜合廳”、“日軍暴行廳”、“人民戰爭廳”和“抗日英烈廳”四部分,陳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圖表及現場複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結合的方法組成立體空間,使觀眾產生強烈印象,如“地雷戰景觀”、“地道戰景觀”、“水上遊擊隊”等立體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畫的陳列采用聲光變景技術,使半景畫的陳列藝術達到了當前的先進水平,再現了“七·七”事變的戰鬥場麵。英烈廳中的主題雕塑更讓人感到震撼心靈的效果,喻意著英烈不屈不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