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假裝漫不經心地詢問趙飛燕的背景情況。張放自然是心知肚明,過了幾天便依照當時的宮廷禮法,把趙飛燕送進宮去。成帝立即將趙飛燕封為婕妤,並賜名“飛燕”,意即春暖花開,迎風欲飛的春燕。
再來看第三個版本,這次是形容她舞技了得。傳說趙飛燕體態輕盈,能作“掌上之舞”,在手掌大的地方可以偏偏起舞,故稱“飛燕”。有的則傳說漢成帝特地為趙飛燕訂做了一個水晶盤子,讓宮人用手托著盤子,趙飛燕就在盤子上跳舞。
盡管出身有爭議,但趙飛燕舞技超群卻是公認的。作為中國古代的舞蹈宗師,趙飛燕在今天的舞蹈界被奉為神話。那麼當時她跳的是什麼舞呢?
漢代的舞蹈基本上屬於楚舞體係,在楚舞的狂放浪漫中融合了春秋戰國時代祭祀舞蹈的優雅柔媚,當時最流行的是長袖之舞。趙飛燕就是長袖舞的高手,她穿著長袖舞衣,在盤上、鼓上或其周圍跳躍徘徊。直到唐與五代時期,這種難度頗高的演出一直是宮廷樂舞的保留節目。
趙飛燕尤其擅長一種叫“踽步”的獨特舞步,走起來好似手執花枝,輕微顫動。當時,除了趙飛燕,沒人能走得那麼嫻熟自如,多姿多態。《西京雜記》記載:“趙後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女弟昭儀不能及也。”
這是一種近似戲曲歌舞中“花梆步”的舞步。踮腳尖的“花梆步”,雙腳可作輕快的碎步,進、退、橫行,都有一種飄拂之感,有如一個飄浮不定、神情恍惚的仙女在遊蕩。趙飛燕的輕盈舞技在我國的舞蹈史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趙飛燕能以“舞蹈家”的美名流傳後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她會“運氣”控製呼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氣功”。因而能使舞姿輕盈優美。相傳她穿著單薄的衣物,在風雪嚴寒的夜晚,站在露天,閉上眼睛“順氣”,不但毫無冷縮之態,全身反而暖意融融。
優美的舞步、婀娜的身姿、美不勝收的臉蛋,難怪漢成帝初見之下,就將她召入宮中,此後十餘年為她如癡如醉、無法自拔。
宮門似海
雖然貌美,但趙飛燕卻不是徒有其表,她非常有心機。剛入宮時,她謹言慎行,處處小心翼翼,尤其對皇後非常恭敬,漸漸消除了皇後對她的戒心,拉近了她們之間的距離,在皇後被她設計陷害之前兩人關係好如姐妹;她又善於團結下邊的人,也逐漸化解了後宮佳麗對她的敵意,從而創造出一個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良好環境。
趙飛燕是一個心理學家。每個想俘獲男人心的女人都是天生的心理學家。人的容貌是一種天生的資本,而使用容貌,用資本生出利息這就需要手段了。
趙飛燕本來舞姿婀娜,但跳舞是吃青春飯的,一旦人老珠黃,等待她的就隻能是晚景淒涼。認識到這一點,她加快了表演的腳步,她要的絕不僅僅是“進宮”,她要的是帝王對自己的永久垂愛。
於是,她有意識地把舞蹈動作還原為生活步態,化藝術為現實,這使她的身段和風韻更增加了一層魅力。另外她還學會了用眼神說話,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常露出纏綿和甜蜜,每當她如泣如訴、含笑含癡,調皮地將媚眼拋向漢成帝時,漢成帝便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去。擁有資本又善於利用資本生出利息的趙飛燕很快就徹底征服了漢成帝。從此,趙飛燕贏得了專寵。
在此基礎上,她又趁熱打鐵,在漢成帝和自己親密的床榻上,力薦妹妹趙合德,成帝當然滿口應承。
趙合德雖然比不上姐姐的蠱惑手段,但是她豐滿的身軀,狀若含苞待放的蓓蕾,酷似粉裝玉琢,著體便酥,和趙飛燕嬌柔瘦弱的體態形成了互補,迎合了漢成帝對豐腴之美強烈的補償心理。
自從漢成帝一次無意間從門窗縫隙中窺見了趙合德洗澡後,窺視合德沐浴就成為他一種新鮮的刺激:從趙合德寬褪羅衣,玉骨冰肌,蘭湯瀲灩,到自我欣賞,顧影自憐,關窗鎖戶,輕撫細拭,一幕幕活色生香的旖旎畫麵,有景像、有動作、有表情、更有聲音,從而激發漢成帝許多激越的聯想。
寬褪羅衣玉色鮮,蘭湯莫遣濕雙蓮;
那能不稱檀奴意,自撫凝脂亦可憐。
玉骨生涼粉汗輕,冰綃拂拭雪肌明;
鎖窗嚴密無窺處,時聽香羅蘸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