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牝雞司晨:呂雉(2)(2 / 2)

養民政權

“高後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資殖。”(《史記·呂太後本紀》)人民不管高層是如何鬥爭的,隻要他們能安居樂業就行。呂雉實行的經濟政策使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因此當時的人民不管最高統治者是男是女,是劉家還是呂家。相反,人民倒有可能在心裏高唱:“呂太後萬壽無疆!”好讓這種經濟政策永久地保持下去,讓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

呂雉當政後,把劉邦休養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推行。劉邦臨終前,呂雉問劉邦身後的安排,問蕭何百年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之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雉遵守劉邦臨終前所做的重要人士的安排,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這些大臣們也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這些都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呂雉也很具有政治家的風度,一次匈奴冒頓單於乘劉邦之死,下書對呂雉說:“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呂雉采納季布的主張,壓住怒火,平心靜氣複書說:“我已年老棄衰,發齒也墮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後贈與車馬,終於化幹戈為玉帛,冒頓單於自愧失禮,遣使向呂雉認錯。

公元前180年,呂雉崩,終年六十二歲,與漢高祖合葬長陵。

品讀:挑戰男性

據曆史學者查證《中國曆史人物辭典》,從商代到民國共收錄各類曆史人物5800餘人中,女性41人,占0.7%。在這些曆史女性中,皇後、妃子、公主18人,詩人、畫家、書法家7人,紡織家及民女4人,歌舞妓1人,婦女領袖11人。可見,在中國曆史的長河裏,能夠“露臉”的女人顯得相當稀少,在這稀少的女性中,呂雉不僅記載史冊中,還以帝王的身份記錄在正史裏,足見她非同尋常的顯赫。司馬遷把呂雉列入專為帝王而設的“本紀”中。東漢班固修撰的《漢書》把司馬遷在《史記》中列入本紀的項羽,改為列傳,卻把呂雉單獨列入本紀,為呂雉撰《高後紀》。把古代女性單獨列記,隻有後來史家撰新舊兩《唐書》的時候,武則天才被單獨列入紀,除此以外,曆代皇後都沒有這樣的待遇。武則天是世人公認的女皇帝,呂雉位於她前,列為史冊的本紀,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呂雉和武則天一樣,都是權力中的女性。

對於這位進入權力中心的非常女性呂雉,曆史上評價褒貶不一,司馬遷稱讚呂雉“高後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也有人說呂雉是“暴虐的女傑”;更有人憤恨地說“呂雉篡權,擾亂宮闈”。

在男權主義者看來,這個世界是男人的世界,掌握權力的應該是男人,女性一旦掌握權力就會走向毀滅。在傳統女性看來,權力似乎是男性社會專有的,是男人壟斷的社會公器,女人們應該把權力拱手讓給男人們。

某些心理學家還在男女的生理上找理由:男人的性器官在體外,因而男人注視外部空間;女人的性器官在體內,因而女人注視內部空間。“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是身體決定,用這種邏輯來說明權力與女人無關,直至今日,“讓女人回家”,“權力讓女人走開”的話依然存在。古代中國,女人隻有“三從四德”的份兒,呂雉卻做常人所不能做,謀常人所不能謀,忍常人所不能忍,心狠手辣,廢帝稱製,誅殺異姓諸侯王,殺劉姓皇子,製造人彘,特別是後者,讓呂雉成為後世“狠毒”的代名詞。

作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專政的女性,呂雉能一步步走到君臨天下的地位,不僅僅是她才華或運氣的簡單組合,更是她作為女性得心應手的權術運用,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實施權力的女性,她成了後世女性武則天和慈禧的榜樣,更打破了莎士比亞那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