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冶金趣聞(三)(3 / 3)

據考古學家推測,古時候,阿努拉達普拉市曾存一所佛學講經堂。由於外敵入侵,僧侶們將珍貴的金書分頁折起來,藏入陶皤,埋入地下,可憐這些僧侶全部遇難,使金書埋在地下長達千年。

敢先發現這七頁金書的是佩特瑪韋薩女士和索默佩拉先生,他倆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資助的考古團體臨時廟用的挖捆人員。為表彰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斯裏蘭卡政府獎給他倆每人1000盧比,並在報紙上介紹了他們。

獻給外星人的禮物??一張銅質唱片

美國發射的宇宙飛船“旅行者二號”,目前正飛臨海王星,它發回了許多探測的數據、照片等資料。事實上“旅行者二號”不僅擔負著探測行星的任務,還擔負著人類星際使者的重擔。這顆探測器於1977年發射,並攜帶著一封給外雖人的“信”。

這封“信”是一張120分鍾的鍍金銅質唱片,名為“地球之聲”。唱片連同鑽石唱針放在一個鋁盒裏,上麵刻著科學語言的唱片使用方法。唱片開始是116幅編碼的圖片,如太陽係示意圖、染色體、人體圖解等,還有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鳥獸蟲魚,以及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印度泰姬陵等。其中有兩幅中國的,中國人的午餐和萬裏長城。

接下來才是地球上的聲音: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等人用60種語言向外星人表示問候。其中有中國的廣東話和廈門客家話。瓦爾德海姆的電文如下。

“作為代表全人類143個國家的聯合國秘書長,我以地球人民的名義向你們致敬。

“我們走出太陽塚進入宇宙空間,所謀求的是和平與友誼。如果我們的天職是給人以教導,那麼我們隨時教導人;如果我們有幸或有可能向人學習,那麼我們隨時求教於人。我們清楚地懂得,我們星球和這個星球上的居民隻是我們周圍浩瀚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組成部分。我們對這一嚐試懷有誠意和希望。”

唱片背麵的90分鍾是27首世界名曲,包括三苜巴赫的作品和兩首貝多芬的作品,及中國的古老名曲《流水》等。

“旅行者二號”越過海王星後,可以認為它基本上離開了太陽係,它同地球的聯絡信號會越來越弱,直至失去聯係。這以後,它就帶著這封“信”在太空中飄泊,直到遇上智慧生物。實際上,“旅行者二號”碰上外星文明的希望渺茫,大約需要50萬年才能飛過一顆恒星!人們之所以這樣做,隻不過是為了表達人類探索外星文明的強烈願望罷了。

照片說明

(一)

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是部屬綜合性研究機構,是有一定技術水平、學科齊全、儀器設備先進的鋼鐵工業研究基地。有高、中級科技人員1800人左右。獲得科技成果2500餘項,獲得國家級獎177項,51項國家專利。全院設22個研究室、3個工廠,在青島、舟山和成都分別設有海水和大氣腐蝕試驗站。

國家鋼鐵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冶金部無損檢測中心金屬腐蝕和防護技術開發中心及中國金屬學會主辦的《鋼鐵》雜誌編輯部都設在這裏。

積極開展科學技術成果的轉讓、技術谘詢和服務、承包工程和根據用戶的需要試製、生產特殊性能的金屬材料及製品。成立了技工貿相結合的“四泰新技術開發公司”。還在許多地方合資和聯辦了20多家企業。

該院與世界一些國家進行著廣泛的技術合作。國外5個儀器公司在這裏設立了維修服務中心。

(二)

冶金部自動化研究院是部屬科?單位,經國家科委核定為多類型研究院所。該院有自動控製、計算機應用、儀器儀表、電氣傳動、機械液壓、冶金計量和工程設計等7個專業,從事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是以科研開發為先導、以工程承包為核心的科研開發、工程殺包、產品製造和經營服務一體化的科研院所。實行設備、工藝和“三電”(電子計算機應用、電子檢測儀表和電氣傳動)相結合,具有承接現代化大型“三電”自動化係統工程的能力,能開展技術資洵和技術瓶務,並具有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根據冶金工業生產和企業管理的需要,已向全國28個宵市、自治區的企事業單位推廣科研成果,承接工程項目共500多個,其中獲國家級發明獎和技術進步獎、部省級技術進步獎共168項。並與國外進行了廣泛的技術交流和合作。

(三)

冶金部建築研究總院工程材料研究所是綜合性的研究開發機構,設不定型耐火材料研究室、新型建築材料研究室、防腐材料研究室、測試室和經營技術開發部。有高級工程師40名,工程師33名,其他工程技術人員25名。有X衍射分折儀、偏反光顯微鏡、光老化試驗機、高溫熱膨脹儀、高溫抗折試驗機、高溫導熱儀、高溫應力試驗機和儀器設備。

多年來,該所完成了大量的國家下達的重點建設工程任務,還積極承擔國民經濟各部門和有關企業委托的科研、設計、技術谘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和檢驗分折任務。

(四)

冶金部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是部屬大型工程設計研究單位。對國內外獨立承擔各行業工程項目偽谘詢、設計和科研。該院現有1020名專家和工程師,其中高級工程師474人。設有24個專業設計室,裝備各種現代化技術裝備。

30多年來,該院已為國內外近400個企事業單位提供了工程和設備設計及谘詢服務。近年來,積極開發先進技術,取得優秀設計和科技成果284項(其中獲國家級和部級獎119項)。還廣泛進行了國外工程業務活動,已與世界許多著名公司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並向菲律賓、泰國、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等國提供了工程設計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