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軌的分身術??孔型縱切法
所謂鋼軌分身,是指把一根廢鋼軌,從它的頭部、腰部和腳部分開,再將它們軋成有用的鋼材。
那麼,怎樣將鋼軌分身?有一種沿用多年的土辦法:一人手持鋼釺,一人手掄大錘,沿著鋼軌的頸部和腿彎部一點一點地慢慢砸開。這是一個非常費事、又非常笨拙的辦法。
有沒有好的辦法呢?有的。攀鋼軌梁廠前不久在熱鋸後邊裝了一台可逆式360小軋機,在生產鋼軌時,專門用它來切分熱鋸下來的廢鋼軌頭。這辦法很靈,也很有效。因是趁熱切分,可節約能源。它給該廠每年帶來了上百萬元的經濟效益。
我們可以把這種方法稱為孔型縱切法。這種方法並不新奇,但在國內卻是創舉。早在1868單;|美國人斯維特就在紐約西拉庫茲廠研製成功了用孔型法縱切鋼軌,這也是為了充分利用廢舊鋼軌再軋成材。根據再軋材形狀的不同,他設計了幾種鋼軌縱切孔型。這種孔型設有兩個共同特點,?是孔型像切割器一樣設計有“縱切尖”,用以在軋製過程中將鋼軌縱切成凹槽至一定程度;二是設計成具有撕開作用的出口導板,以便將被縱切的鋼軌最後從上述凹槽處撕裂開來。
用這種孔型縱切法切分鋼軌,度很快,也很經濟。它不僅適於鋼軌生產廠縱切廢鋼軌而且也適於一切廢舊鋼軌的縱切。在國外,有工業性生產的廢舊鋼軌縱切、再軋工廠。國內的鋼軌生產廠和鐵路部門,如能效法國外和攀鋼這種孔型縱切法,將廢舊鋼軌按需要進行切分並再軋成材,則其經濟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切分軋製枝術的新軍一一輥切軋製
切分軋製新技術不僅可以使軋件沿長度方向延伸,而且可以沿縱向分開,這無疑可以使軋鋼生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切分軋製技術也不是十全十美,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切分設備需要調整及維護,操作不當就要產生事故,使作業率及成材率受影響。有時還會對成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國外在連續棒材軋機士采用切分輪切分,切分時形成薄而尖的飛邊,使成品表麵折疊),或者增加操作的某些困難(用圓盤剪切分時,軋件必不可免地產生扭轉),凡此種種,限製了切分軋製技術的廣泛應用。如果能取消附加的切分設備,取消切分這一操作環節,使切分軋製從工藝操作上回到與傳統軋製相同的軌-上來,那麼,切分軋製技術必將得到廣泛的應用。輥切軋製技術就是實現人們這種願望的一種新途徑。輥切軋製技術的特點是:采用特殊的孔型係統,利用軋製時的不均勻變形,在軋件獲得延伸的同時沿縱向分開。這一道工序的效果相當於傳統軋製時軋四道工序的效果。
輥切軋製有兩種類型,一是縱向拉力法:軋件在孔型中軋製時,並聯的兩部分壓下量不同,因而各自的延伸單不同,離開孔型時的速度不同,由此,在兩部分間沿長度方向產生縱向拉力,使並聯軋件兩部分彼此錯開。二是橫向張力法:並聯軋件“本體”與“連接帶”具有不同的壓下量,由於強迫其寬展,兩部分間產生橫向張力,使並聯軋件兩部分被撕開。
傳統軋製的孔型設計方法是軋件在孔型中隻能延伸不能分開。例如:國外在連續棒材軋機上應用切分軋製枝術時,由於孔型設計采用傳統方法,切分前的並聯軋件,其“連接帶”厚度僅0。5毫米,仍然需要借助專門的切分輪將其切開。而采用輥切軋製時,由於設計了獨特的孔型係統,使軋件在孔型中的受力狀態非常有利於切分,因而不僅可以縱向分開,而且,可以根據軋件尺寸及軋機結構的不同,按照設計的意圖,切開各種不同厚度的軋件。采用輥切軋製,還可以通過軋輥孔型參數及壓下量的變化,調整並聯軋件在變形區中撕裂的時間(或位或者使斷口呈粗糙的毛麵,或者使斷口被滾動的金屬焊合封嚴。總之,可以按照設計意圖選擇最有利於保證成品表麵質量的斷口狀態,使輥切軋製的廣泛應用具有可靠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