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去世的那天正好是陰曆十月初一,是為已故的親人送寒衣紙的日子,熟悉母親的人都說,母親的善良、人意感動了上蒼,有許多人為她送寒衣,她再也不會受苦受罪了,她應該是最享福的了。而我們則愧疚地想,是因為母親生前沒有享受過兒女的孝順的緣故吧。
後來,在收拾母親遺物的時候,我在櫃子裏發現了一身還沒有縫製好的棉衣。父親說,這是你媽在病前給你做的,她說你末梢神經循環不好,怕冷。我把棉衣帶了回來,將餘下的活兒做完了。雖然縫得不如母親好,但畢竟是完成了。在以前我除了會釘扣子,什麼也不會。那些日子我坐在燈下,學著母親的樣子,一針一滴眼淚地縫,想著母親種種的好,想著再也見不到她了,想著自己的悔恨,手指無數次地紮出了血,卻一點也不感到痛。每年的冬季,總有那麼幾天,我要穿上母親給我留下的棉衣,感覺是母親在緊緊地擁著我,給著我無限的溫暖。
前些日子,聽到一位老大姐說起她兒子嫌她管教太嚴,竟說出了一句特別氣人的話:“看你沒了以後還怎麼管我!”老大姐卻用樸素的語言回答了她上大學的兒子,她說:“你是我身上掉下的肉,你身上流著我的血,即便是我身體不存在了,但是我的靈魂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也要幫你走完餘下的路!”不知為什麼,我聽了以後,鼻子一直酸酸的。大姐說的多好啊,每個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有許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也許鄙視過父母,看不慣他們的行為,認為他們老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像他們的父母,不僅是長相、是神態,甚至是性格、習慣。這就是生命延續不阻擋的力量。
想起這些,我慢慢地不再為沒有能夠親自給母親洗腳這事感到鬱鬱寡歡了。是的,母親已經不再了,但她從未走遠。相反,她表麵上的離開正是內心深處的走近。她融進了我的生命,我一回頭一轉身,就能看見她充滿慈愛的目光。我以後要走的路,再也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我和母親兩個人的。我繼承了母親的善良、勤勞,時時用她熱愛生活的樂觀態度鼓起自己生活的勇氣,行著她的行,愛著她的愛。因為我也是個母親,我的母親就是我的榜樣,我是女兒的榜樣。我隻有做得更好,才能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這不比為她洗一次腳更能讓她感到欣慰嗎?
這個世界因為母愛的存在,才更加美麗,因為母愛的存在,人類才顯得更加高尚。母愛就像金子,時間越久越能顯現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