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參考文獻(1 / 2)

[1]蔡孟裔,毛讚猷,田德森,等.新編地圖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曹婉如.中國古代地圖集:第1卷,第3卷[M].北京:中國文物出版社,1995.

[3]陳述彭.地學信息圖譜探索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4]陳毓芬.地圖空間認知理論的研究[D].鄭州: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0.

[5]樊紅.地圖注記自動配置的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1.

[6]高俊.地圖的空間認知與認知地圖學[M]中國地圖協會.中國地圖年鑒.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

[7]高俊.地理空間數據的可視化[J].測繪工程,2000,9(3):21-23.

[8]何宗宜.地圖數據處理模型的原理與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9]胡聖武,王宏濤.地學信息圖譜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6,3(10):72-74.

[10]胡聖武.地圖學課程內容的安排和方法的探討[J].地理空間信息,2007,6(6):60-63.

[11]胡友元,黃杏元.計算機地圖製圖[M].北京:測繪出版社,1987.

[12]胡毓矩,龔建文.地圖投影[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1.

[13]黃仁濤,龐小平,馬晨燕.專題地圖編製[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14]黃萬華.地圖應用學原理[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1.

[15]寧津生,陳俊勇,李德仁,等.測繪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16]廖克,劉嶽,傅肅性.地圖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17]廖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地圖集[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9.

[18]廖克.地學信息圖譜的探討與展望[J].地球信息科學,2002,21(1):11-13.

[19]廖克.地圖學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測繪出版社,2003.

[20]廖克.現代地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1]劉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地圖集[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3.

[22]龍。,溫永寧,盛業華.電子地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