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全係統之力,一定要讓小萱萱在陽光下綻放笑臉,讓沈根孫一家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沈新平
沈家萱,益陽水文局職工沈根孫之女,2007年8月出生,3個月後診斷為患重型β—地中海貧血疾病。為挽救病危的小家萱,全省水文係統緊急動員,各級水文職工和社會愛心人士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共計捐款38萬餘元,救助小家萱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手術,小萱萱的生命之花得以重新綻放。
01、厄運突降貧寒家庭
2007年,秋末初冬的一個清晨,益陽水文局水情科科長沈根孫一早就起了床,趁今天休息,他要和妻子帶著年僅3個月大的女兒沈家萱去醫院看病。
沈根孫清楚地記得,小萱萱是8月4日在安化嶽母家出生的,生下來就特逗人喜愛,周圍的人都說女兒長得像父親。初為人父的沈根孫聽在耳裏,喜在心上,暗暗發誓,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女兒培養成優秀人才。
妻子是安化人,沒有正式工作,靠做些零工貼補家用。由於經濟拮據,買不起商品房,一家人隻能在外租房住。說起兩人的姻緣,還真有幾分巧合。那年,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沈根孫下到100多公裏外的安化縣洞市鄉,去一個委托雨量站檢查工作。雨量站的老向有一個女兒叫向小英,高中畢業後到深圳打工剛回來,時年26歲。將近而立之年的沈根孫也一直是獨身一人,在同事們的撮合下,兩個大齡青年立刻春心蕩漾,緊接著你來我往,感情與日俱增。2002年,沈根孫被抽調到省水文局工作,期間,向小英也一同來到省城,一邊在長沙的超市打工,一邊陪伴著自己的戀人。2003年,沈根孫和向小英從長沙回到益陽結婚,單身漢從此有了一個家。
婚後幾年,妻子向小英的肚子一直沒有鼓起來,這讓30多歲的沈根孫有些著急,他太想做父親了。直到2006年底,向小英終於懷孕了,這讓沈根孫喜出望外,天天把妻子當女皇一樣服侍。2007年8月4日,向小英在娘家產下一女,活潑可愛。沈根孫翻了幾天幾夜字典,將女兒取名為沈家萱。萱,萱草,一種草本植物,傳說可以使人忘憂。沈根孫希望女兒的降臨,能夠給家庭帶來無盡的歡樂,從此無憂無慮。
然而,現實生活很殘酷,不少美好的願望卻事與願違。當小萱萱長到3個月時,沈根孫夫婦推著女兒到室外曬太陽,意外發現女兒臉色蠟黃,行為舉止也有些異常。一看情況不對,沈根孫和向小英急忙帶著女兒來到了益陽市中心醫院。醫院檢查的結果是貧血,到底屬於哪一類貧血?醫院也說不準。
焦急的父母立即帶著女兒馬不停蹄地趕到長沙,住進了省兒童醫院血液科。一周後,檢查結果出來了,小萱萱患的是β重型地中海貧血症。
沈根孫從沒聽說過這種病,立即上網查詢。網上介紹,β重型地中海貧血症又稱Cooley貧血。患兒出生時無症狀,至3~12個月開始發病,呈慢性進行性貧血,麵色蒼白,肝脾大,發育不良,常有輕度黃疸,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日益明顯。由於骨髓代償性增生導致骨骼變大、髓腔增寬,先發生於掌骨,以後為長骨和肋骨,一歲後顱骨改變明顯,表現為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顴高、鼻梁塌陷,兩眼距增寬,形成地中海貧血特殊麵容。患兒常並發氣管炎或肺炎。當並發含鐵血黃素沉著症時,因過多的鐵沉著於心肌和肝、胰腺、腦垂體等髒器而引起相應症狀,其中最嚴重的是心力衰竭,它是貧血和鐵沉造成心肌損害的結果,是導致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如不治療,多於5歲之前死亡。
網上文章接著介紹說,若夫妻為同型地中海型貧血的基因攜帶者,每次懷孕,其子女有1/4的機會為正常,1/2的機會為帶因者,另1/4的機會為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
沈根孫和向小英通過檢查,果真都是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
主治醫生也進一步證實說,孩子本身存在造血功能缺陷,需要立即輸血治療,以後也隻能依靠輸血維持生命。但輸血隻能治標而不能治本,要想根治,唯一的辦法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否則孩子的生命維持不了幾年。
聞聽此話,向小英當即哭得死去活來,頓時癱倒在地。
幸虧沈根孫還沒有徹底崩潰,因為他還懷有一種僥幸心理,就是醫院也許搞錯了。他不相信女兒真的會患上這種病。
回到益陽,沈根孫又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獲悉診斷這類貧血症,廣州的南方醫院是很有名氣的。沈根孫籌措了一些資金,於2008年5月帶著女兒來到廣州。
現在到處都是看病難,到大醫院看病更難,沈根孫一家三口在廣州待了一個星期也沒能住進醫院,排隊等候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危難時刻也就顧不得什麼麵子和尊嚴了,沈根孫就天天到醫院求情講好話。南方醫院也被他的真誠和執著所感動,終於讓他們提前住進了醫院。
檢查結果出來了,和湖南省兒童醫院的結果一模一樣,還是β重型地中海貧血症!
這一下,沈根孫被徹底擊倒了。他原本指望湖南省兒童醫院的結論是錯誤的,現在連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他緊緊地抱著女兒失聲痛哭,隻覺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轉。
等他蘇醒過來,淚眼模糊中,他突然看到醫院牆壁上一幅畫,一幅很大的畫,畫的是一個父親用堅強的臂膀托起自己幼小的孩子。
沈根孫立即受到啟發,受到鼓舞。是的,自己現在已經是一位父親,做父親就是一份責任,做父親的一定要堅強起來,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醫治好自己的兒女!
02、永不拋棄永不放棄
小萱萱的病算是徹底查清了。在南方醫院醫生的建議下,沈根孫帶著妻兒返回湖南益陽。
在回家的列車上,沈根孫沒有一點睡意。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山村田園,他的思緒也一下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沈根孫的老家在江西新幹農村,家有五子一女,他在家排行老四。也許是生活的重壓,也許是營養不良,沈根孫從小就個子不高,讀書時總是坐在教室的前排。但個子不高的人往往智商高,家裏唯有沈根孫讀書發憤,從小學到初中成績總是排在第一,初中畢業後免考進入新幹縣重點高中。高中三年下來,沈根孫的成績在班上一直靠前。
可是,當麵臨高考的時候,沈根孫猶豫了。家鄉地處貧困山村,家庭收入微薄,下麵還有兩個弟弟要讀書。到底是外出打工,賺錢幫助家裏,還是報考大學,繼續自己的求學夢想呢?
平日很少和兒女們交流的父親,知道了兒子的憂慮。他把沈根孫叫來,當著全家人的麵,說:“你還是參加高考吧,家裏不要你擔心。隻要你有本事考上了大學,我就是去撿垃圾,也會供你讀完大學的!”
父親的話讓兒子落下熱淚。沈根孫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參加了1995年的高考,被南京河海大學城市水文與水資源專業錄取。在大學的4年期間,父親任勞任怨地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一邊種地一邊撿垃圾,硬是供兒子上完了大學。